第286章

農村人看重土地。

張成提出來將土地整合,將土地交給想要回來創業的年輕人。

這個提議還沒有說完,他自己都覺得不可行了。

比較可行的辦法就是租地。

外面幾個村子,還住在村子裡的人,年齡五十歲以上的佔多數。

五十多歲的人還能幹活。但還有好些,六十多歲了。五十歲以下的,比較少。

當然,這一情況主要是在山區。往外面走,在大河谷的村子,情況要好很多。

聊了一個多小時,啥也沒有聊出來。

政府那邊先行工作是整合土地,然後重新分配。將小塊的土地變成大塊的土地,這樣的話,這些土地不管用來種植水果,還是搞點別的,都比較方便。

至於說想要養羊的家庭,陳墨他們這邊可以提供教學。只要還有勞動力的,一家兩口人,養一百隻羊,問題不是很大。

有技術的養一百隻母羊,一年下來賺十幾萬沒有問題。

沒有技術的,養肉羊,就少賺一些。

不過吧,養殖也有風險。

這些事情還很遠,暫且不說。

陳墨回到家,張成隨後開著車子過來:“合併村,可以選村長。”張成說:“你選個村長喂。”

陳墨擺手:“我才懶得搞這些事情,麻煩得很。”

“你不競選的話,我問一下其他人,如果沒有人競選,我就去競選了。”張成道:“這個村長的位置還是在咱們自己手上的比較好。”

陳墨笑著點點頭:“去競選嘛。”

“你說要是合併村了,能不能在外面的村子也搞我們這邊類似的牧場?”張成說。

陳墨搖頭:“土地是一個問題,然後就是資金。”

“合夥呢?”張成說:“建設村集體牧場?”

“村集體牧場是一個思路,但必須要有人牽頭。牽頭的這個工作,我感覺是那種吃力不好的……”陳墨道。

“去年在這邊拿土地的時候,你可承諾過要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張成道。

“我只說今後每年買一些便宜的小羊給當地。”陳墨道:“建設集體牧場,這個思路是可以的的,但是要找到那個可以帶頭做事情的人。”

“釣魚去。”張成說。

“走嘛,老瓦山水庫。”

“來我家接一下我,我回去停車子了。”張成說:“坐你的車子過去。”

“行。”

陳墨回去換了邁巴赫。

他的魚箱,魚竿等等,都在車上。

將車子倒出去,來到張成家,張成提著漁具包和魚箱正在往外面走。

陳墨下車開啟後備箱,周福瑞開著車子過來:“大哥,張哥……你們去哪裡釣魚?”

“老瓦山水庫,去不嘛。”陳墨說。

“我去縣城買一些東西,等下過去找你們。”周福瑞道。

“行。過來的時候給我們帶幾個披薩,做午飯。”陳墨說:“今天要決戰一天。”

“要的。”

陳墨關上後備箱,周福瑞也發動車子離開……

張成說:“我開車。”

“行。”陳墨坐在副駕駛位上,繫好安全帶。

“你這個車子操控感比唐哥的攬勝要安逸。”張成輕踩油門,車子動了起來。

車子走竹林溝,經過雲山鎮……然後再走幾公里來到老瓦山水庫。

這個水庫有一千多畝,一個山體水庫。

水很深,水質清澈。

這裡的鯉魚,草魚,鰱鱅,前段時間陳墨和張晨來釣過一次,用紅薯,釣了一條11斤的大草魚,拿回去弄個水煮魚,吃安逸了的。

水庫這邊好幾個釣友了。

陳墨和張成找了個位置,打好窩子,搭建釣臺。

今天釣玉米。

陳墨釣玉米,張成抽鰱鱅……

陳墨釣臺快要搭建好的時候,對面一個衝鋒舟開過來,繞了一個大圈,靠岸。

“唉,陳老闆,張老爸。”

陳墨看了過去,是宋立書:“宋老闆。”陳墨笑著喊道。

“我剛才對面看到你們,不太敢確認的……”宋立書笑著說:“我在這邊打個窩子啊,對面釣不到魚。”

陳墨點點頭,張成道:“你也喜歡釣魚啊。”

“最近剛入坑。”宋立書說:“看我這個膚色,最近可是曬了好多。”

宋立書,霧山的牧場主,有兩千畝土地,之前在陳墨那邊買過兩百隻黑山羊。

老瓦房是水庫是距離霧山最近的一個可以釣魚的大水庫。

陳墨和張成來過這邊好幾次了,這裡的環境好,水也好。裡面的魚,特別好吃。

“我看你在群裡發一些車子的售賣資訊,你是賣車的?”張成問。

“在成都經營了三家車行。你們今後要是買車的話,找我提車哈,保證是行業最低價。”

“你昨天發的那個2020年的蘭博基尼敞篷版小牛,多少錢?”張成問。

“1500公里那臺?”

“對。”

“對外報價是280萬,你要的話,成本價……245萬。”

張成擺擺手:“我就是好奇問一下。”

陳墨整理好線組,掛號玉米,拋竿。接著就是等待了。

今天大太陽,陳墨回去拿了遮陽傘,將遮陽傘開啟,然後就躺在椅子上玩著手機。

玉米收大魚,慢慢等了。

陳墨現在釣魚佛系得很,出來釣魚,享受的就是那個靜謐,景秀山水。

微信震動了幾下。

陳墨掏出手機,這個是工作群。

工作群裡面有周浩,王興,郭志,林峰。

郭志是新面孔,沐山大牧場飼料廠的廠長,同時負責牧草的種植,收割,青貯飼料製作等等。

“1萬畝甜象草種植完成,剩下的種子還夠兩三百畝了。”郭志在群裡發言,並且彈了兩下。

陳墨髮了個大拇指出去:“幹得不錯。青貯飼料槽裡面,現在有多少青貯飼料?”

“4個青貯槽滿了。還有一個青貯槽,有大半。”郭志道。

“9萬噸?”陳墨道。

“差不多。”

“我們牧場,現在每天消耗多少青貯飼料?”陳墨問。

“大概……12噸。”王興道。

“每天才消耗12噸?”陳墨說。

“12噸已經很多了。”王興道。

1天12噸,一個月才360噸。

料槽裡面可是有9萬噸的青貯飼料。

沐山大牧場的慶祝提供給程唐,還有霧山的牧場,還剩下9萬噸……等到甜象草長起來,沐山大牧場的牧草,恐怕要面臨產能過剩。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休以靈能安天下

雨過天晴啊

農門醫女:撿個將軍來種田

潤兔兔

紅髮仁獸撕

何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