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楊廣辦的祈福大典,主要作用是告訴天下人,皇帝病重了,很重,很可能快不行了,所以朝廷才會請嘉祥大師祈求上蒼賜福皇帝。

那麼接下來,還要為這些年來陣亡的將士辦超度法會,道家那邊也沒閒著,也擺祭壇告慰亡靈。

一時間,整個東都煙霧繚繞,走到哪都能聞到一股子焚香味。

而這段日子,是整個洛陽治安最好的一段時間,因為兩邊都在請神,如今神仙在洛陽,誰也不敢造次。

楊瑾的婚事,也辦完了,楊銘又一個兒子搬出了東宮,住進了魏王府。

四月份的時候,白馬寺和老子祠都修繕完畢,楊銘藉著楊廣總持菩薩和萬壽帝君的名義,命鴻臚寺卿蘇夔,查閱天下道觀、寺廟的度牒僧籍,他要對出家人開刀了。

據崔民燾調查,這幫出家人佔據的良田,多達九百多萬畝,實在是一個令人心驚的數字。

能拿回來一半,國家也富裕了。

所以一場波及天下僧道的大查閱,於大業十五年,在全國鋪展開來。

今年上來的舉人,全部入仕,進入地方,做主官的沒幾個,大多是僚屬,楊銘為了給這些人信心,給他們加了一道光環:天子門生。

意思我們都是陛下的弟子,你們這些地頭蛇敢欺負我們,自有陛下為我做主。

楊銘登基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東北之地,是時候併入版圖了,都護府為漢胡自治,地方權力其實還是在那群蠻夷手裡,”崔民燾道:“千里沃野,若能開墾為良田,國庫豐盈,我大隋再無缺糧之弊。”

朝會上,崔民燾提議對東北瓦剌室韋用兵,一舉佔領整個東北地區,然後大量遷徙人口,開荒屯田。

這塊平原地區,是一塊大肥肉,但是那裡的民族形勢太過於複雜。

“不妥的,”裴矩搖了搖頭:“時至如今,高句麗舊地仍時有叛亂,此地不穩,難以向北用兵,周法尚年老,該換個人繼續鎮撫,想要將東北苦寒之地納入版圖,當今國力,難以支撐。”

崔民燾道:“那麼好的地方,卻被蠻夷所據,不通農耕之事,卻以遊牧為生,實乃暴殄天物,眼下就算不能用兵,總還是有辦法要點土地的。”

裴矩還是搖頭:“對外之事無小事,如今東北邊境安穩數年,不宜再起兵戈,這個地方不能打,只能徐徐圖之。”

說罷,裴矩看向楊銘,道:“可以於邊境設立幾處通商之所,促進漢民與蠻夷的貿易交流,若有嚮往中原者,可為其辦理戶籍,逐步吸納人口,以此為交換,促成漢民進入靺鞨室韋等地區開闢田畝,落戶當地,時間久了,其自歸也。”

楊銘深感同意。

其實就是移民,那地方的人活的非常困難,他們能不願意來中原嗎?願意的很,而且移民過來的,肯定也是在部落當中本身就混的挺好的那撥人,因為混得不好的人,不懂得改變。

大隋的戶口是很值錢的,直到現在,很多在中原經商半輩子的胡人,都沒能取得大隋戶籍,而大隋呢,也沒有向外面開放過本國戶籍。

裴矩之所以這麼建議,是因為他對外的經驗非常豐富,知道那些外族人,最想要的是什麼。

見過中原的繁華之後,你很難不留戀這裡。

但是裴矩的這個建議,反對的人還是很多的,還是老一套,非我族類。

楊銘這一次,可不會顧忌大多數人的想法了,裴矩的這個法子,是最好的,兵不血刃就可以拿下東北,沒有哪個民族,能像漢人一樣相容,歷史上任何民族的融入,最後都是或主動或被動被漢族滲透同化。

我們現在有a、b、ab、o四種血型。

b型血佔總數的20%,主要是由匈奴、突厥、鮮卑、女真、契丹、西夏融入於漢族的血液中造成的。

a型佔40%,主要分佈在南方,是由楚苗南蠻等古老民族融入華夏演變而來。

ab型是b型人南下跟a型人繁雜而成。

o型是最早的漢人血型,主要分佈在中原,血緣來源是黃帝和東夷。

這本身就是一場民族大融合,楊銘是非常樂意這麼做的,大隋現在認為的蠻夷,在後世都是一家人,俺們都是龍的傳人。

於是楊銘果斷支援裴矩,將這件事全權託付給他,讓裴矩負責在兩年之內,辦妥開放戶籍的事情。

其實還可以對西突厥等西域部族,以及吐蕃地區施行這個辦法,但是不能著急,在古代這種條件下,辦事是按年來算的,急不來。

歷史上,吐蕃在這一時期,應該已經冒頭了,跟唐朝開始交惡。

但是眼下不會,吐蕃要進大隋,得走河西走廊,西突厥那邊現在乖的很,對大隋已經是服服帖帖,吐蕃要是敢來,怕是會被群起而攻之。

六月份的時候,楊廣快不行了,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

這都要感謝楊麗華,她的那些仙丹,把楊廣吃的臉色都變了,成黑的了,一看就是肝中毒。

估摸是肝硬化了,這誰也救不了了。

蕭皇后、楊麗華楊銘等一干宗室及宮眷,如今都在殿內。

楊麗華黯然垂淚,不停的哭。

楊秀不管以前對楊廣有多大的恨,如今見到他這副慘樣,也是不停的嘆息,終究是親兄弟,他的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天,大家也都知道,楊廣隨時都會嚥氣。

他們都在等那一刻的到來,禮部和宗正寺已經在張羅了。

“還是要回京師的,父皇母后都在那邊,阿摩不能離他們太遠,”楊麗華說完這句話之後,失聲痛哭。

楊銘趕忙點頭道:“這是自然,已經通知京師,就在泰陵以南十五里的武功縣西塬上,修建帝寢,與泰陵乃一脈之穴,遙遙相望。”

古代的皇帝,其實比較流行活著的時候就給自己修陵墓,楊堅便是如此,但人家楊廣沒有。

估摸著還在幻想自己的千秋大業,還想要大展宏圖,覺得自己還能活很久。

所以他的陵寢修建,比較倉促,京師那邊緊急徵調十萬民工,正在加班加點的幹,就算楊廣現在死了,也不耽誤進墓穴,封了墓穴,後續壁畫封土石刻等等,可以慢慢來。

反正規格肯定不會小。

楊麗華看向楊恭仁,道:“你和楊玄感都回京師,主持大局,交給別人我不放心。”

楊恭仁趕忙點頭:“我明日便動身。”

如今在殿內的這些,都是一家人,也是大隋最大的門閥,家主楊廣死了,自然還是自己人籌辦陵寢工程,才讓人放心。

這些人裡面,傷心的沒幾個了,楊廣已經把他們心都傷透了,或許也就是他的那些女人,最難過吧。

畢竟沒了楊廣,她們的後半生會非常悽慘,生活水平不用擔心,但男人是別想了,其中很多尚在妙齡,楊廣一死,就得守寡。

比如琅琊王茁靈,今年還不到三十呢,水靈靈的一個大美人,後半生只能自己解決問題了。

至於蕭皇后,快更年期了,對這類事情,基本不太感興趣了,實在感興趣的話,楊銘肯定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但是其她人不行。

“太醫說,那個藥丸有點問題,毒性並未煉化乾淨,遠不如孫思邈所煉丹藥,母后和姑母,還是停了吧?”楊銘道。

自從楊廣失去意識之後,楊銘便允許太醫署的人進殿探查楊廣病情,包括巢元方。

巢元方一看,就知道這特麼是中毒了,於是開始檢查楊廣每日飲食之物,最後把那些藥丸給揪出來了,幾十名太醫每人都嚐了一些,判斷出這種丹藥內的丹毒,根本就沒有煉化乾淨,是陛下中毒的罪魁禍首。

這下好了,楊麗華懵逼了,叫來巢元方詢問一番後,勃然大怒:

“讓禁衛去飛雲觀,將那些天殺的臭道士都給本宮抓來。”

當然,不會有任何人埋怨楊麗華,畢竟人家是一片好心,她自己都吃了。

楊麗華趕忙看向蕭皇后和楊銘:“你們倆趕緊都扔了,勿要再服用。”

這還用你說嗎?蕭皇后也嚇著了,生怕自己也快了。

巢元方道:“臣會在太醫署針對此藥丸,研究解毒之物,皇后長公主請放心,陛下體弱又是長久服用,才招致肝毒,二位面色,並無中毒之象。”

楊麗華她們這才鬆了一口氣。

楊銘道:“丹藥一途,還是要看孫思邈,指望他煉不出來,其他人更煉不出來,姑母今後切勿輕易嘗試了。”

楊麗華膽戰心驚的點了點頭。

半夜的時候,眾人紛紛散去,但並未離開,暫時都住在徽猷殿,他們得守著楊廣。

大殿內,只留下楊銘一個人,坐在楊廣的病榻前,俯視著眼前這位此世的親生父親。

其實以前,楊廣對他真的是非常好,三個兄弟在楊廣這裡,都感受到了父愛,沒有楊廣,就沒有楊銘的今天。

可惜世事無常,他太能亂來了,攪和的天下大亂,而楊銘多年以來的縫縫補補,將楊廣失去的人心,都聚攏在了他的身上,以至於父子之間的矛盾,逐漸到了不能緩和的地步。

“父皇若是一位清嘉名士,必是千古留名之人,可惜了”楊銘嘆息一聲:“請父皇安心退位,兒臣會料理好一切的。”

病榻上的楊廣,手指微動。(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殺服不服

青衫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