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重在民部

正月十五上元節,花了國庫三百萬貫,這就叫一切從簡。

這個節日的熱鬧,會持續到正月十八,好好的過個節,其實對百姓來說也是好事,一年到頭苦逼的過日子,也就這幾天能夠開開心心的。

所以楊銘對大辦節日,並不排斥,錢確實花了不少,但是從上到下都開開心心的,這比什麼都強。

快樂,真的是非常寶貴的。

五鳳樓,大雪,楊銘披著一件斗篷坐在簷角下,望著東都內的盛景。

他很清楚,今後的自己,將會內心孤獨的過完此生,他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但他沒的選擇。

“袁天綱卦算的日子,是正月二十八,”一旁的楊茵絳道:“郢回已經要成家了,時間過的好快,尤記得當年我懷著他,跟著夫君一起從荊州往京師趕,那一路可真是煎熬。”

楊瑞笑呵呵道:“聽外祖說,阿孃年輕時候,是京師第一大美人,我覺得膚淺了,應該是天下第一大美人,跟裴姨妃並列第一。”

裴淑英頓時挑眉:“你拉上我幹什麼?你外祖那是瞎說,你陳姨妃才是大美人。”

“過獎過獎,”陳淑儀撇嘴笑道。

城樓上,楊銘的子女原本都在這裡,不過有一些想去城裡看熱鬧,陸陸續續走了,如今只剩下楊瑞、楊瑾和楊翼軫。

楊瑾雙手託在城門的女牆上,頗為豪氣的望著洛陽城,說道:

“兄長是從荊州回京師,我是從洛陽回京師,都是苦了母親,今日上元佳節,該給母親們磕個頭。”

說罷,楊瑾轉過身來,朝楊茵絳和裴淑英跪下,磕了三個響頭。

而楊瑞呢,則是給他爹跪下了:

“孩兒就要娶親了,娶了妻子,就要搬出東宮,父王要珍重身體啊。”

我才三十一,日子且長呢,現在談珍重身體,是不是太早了些,楊銘笑道:

“記住,要善待自己的妻子,但是不論內外,拿主意的是伱,這一點我不擔心楊瑾,只擔心你。”

楊瑞是個舔狗,楊瑾是個地地道道的大男子主義,指望他聽媳婦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楊瑞嬉皮笑臉的點了點頭。

楊茵絳道:“如嫡的婚事,也要當緊了,他只比郢回小一歲,如今也該張羅了。”

楊銘點了點頭:“這事母后想要做主,你們也不要抱怨,由著她老人家安排吧。”

楊茵絳和裴淑英頓時皺眉,蕭皇后想做主,多半是從蕭家裡面選姑娘,這對於她們兩個北方人來說,是不樂意的。

南北的生活習慣差異很大,楊、裴二人與蕭皇后就經常聊不到一塊去,反倒是沈婺華和陳淑儀,與蕭皇后很有共同語言。

去年南方叛亂,江南世家受創,尤其是蕭家出了一個大叛賊蕭銑,關中這邊對南方人還是不信任的,覺得靠不住。

雖然楊茵絳心裡很清楚,楊銘有心促成南北融合,這也是國家大事,但是她覺得,裴家絕對不希望楊瑾娶一個南方姑娘。

這時候楊瑾突然道:“兒子也有中意的姑娘,父王能不能在皇祖母那邊幫我求求情?”

眾人頓時愣住了,好傢伙,真是長大了啊,找物件的事情是一點不用家裡操心啊,你也有了?

楊銘忍不住笑道:“說說看,誰家的姑娘?”

楊瑾道:“固安公(崔仲方)的孫女,民部崔民燾之女,崔奕。”

裴淑英目瞪口呆,心知楊瑾這邊絕對是父親打了招呼的,因為崔民燾現在是民部戶部司侍郎,是公認的民部最為通曉天下政務的大才,也是楊銘心中未來的八座候補。

楊銘忍不住嘴角一動,你可真會找啊,博陵崔氏第二房,唐初門閥第一等,中晚唐時期的天下士族之冠。

你找的是歷史上唐朝宰相崔敦禮的親妹妹啊,裴矩啊裴矩,你算的挺長遠啊。

崔仲方這一家子,是特別厲害的,主要還是崔仲方太牛逼,北周滅齊之策,制定大隋皇朝屬五行之中的火德,三省六部的官制,平陳之策,荊州賑災之策,都是他的手筆。

本來按制度,直系親屬不能在同一個部門任職,但是楊銘還是讓崔民燾去了民部,因為這個人是民政和財政方面的超級人才。

別看裴蘊現在是民部尚書,楊銘早晚會讓崔民燾上去。

楊茵絳也是一臉詫異,崔奕這個姑娘她是知道的,今年十四歲,她早就盯上了,想著給老三楊琦留著,誰能想到,楊瑾看上了?

崔仲方是李密的親姑父,楊茵絳早就讓李密打了招呼,但是如今看來,你必須得讓一讓,不然丈夫和阿雲會不高興。

去年的河北之亂,明面上出了大力的是清河崔,但他們家多少有點養虎為患,坐觀形勢的意思,而博陵崔卻是一直在想辦法支援來護兒。

態度一開始就很端正。

楊銘苦笑道:“你自己去跟皇祖母說吧,她寵你,自然會考慮你的想法,我和你阿孃去說,都不合適。”

楊瑾沉默半晌,點了點頭:“那我現在就去。”

這小子就是那種風風火火的性格,隨了他媽,啥事都是說幹就幹,從不拖沓,是個很有主意的人,但也有欠考慮,容易出錯。

蕭皇后這邊呢,與一干近臣和宮內女眷,坐在紫薇城最高的一座望樓上,俯瞰大雪中的洛陽夜景。

“等到雪停,會有一段酷寒日子,棉服也就好賣了,”蕭瑀笑道:“不過今年的財政還是非常緊張的,太子也是忙的焦頭爛額。”

蕭皇后淡淡道:“好好的節日,別說這些掃興的事情,我難得放鬆幾天,你就不能讓我好好過個節嗎?”

“阿姐說的是,是弟弟多嘴了,”蕭瑀趕忙道。

十二歲的趙王楊杲突然指著遠處廣場上的一隊模糊行人,道:“那個身影好熟悉啊,好像是如嫡。”

蕭皇后眯眼望過去,嘴角微翹:“還算本宮沒有白疼他,知道過來陪陪我。”

蕭瑀趕忙道:“那麼魏王的親事,要不要今晚跟他提一提。”

“你來說,我看看這孩子的反應,他是個直性子,若是不樂意,他會直接說出來,”蕭皇后點了點頭。

那麼蕭皇后屬意的心中人選,又是誰呢?陳叔寶的四子,也是長城縣公爵位的繼承人,陳淵的閨女,陳淑儀的侄女。

歷史上他叫陳深,因為要避李淵的名諱,不過這一世不用了。

陳淵原本在枹罕郡做太守,如今已經去清河郡頂替謝文,出任清河太守。

謝文是楊廣的千牛備身,在楊銘這裡,已經不能用了,調任太僕寺出任少卿。

為什麼選陳淵呢?因為陳淵的媳婦,是蕭皇后另外一個親弟弟蕭璟的閨女。

那麼陳淵的閨女,等於是陳家和蕭家的共同血脈。

楊茵絳猜對了,蕭皇后就是要從南方給楊瑾選媳婦。

楊瑾登樓之後,先是給蕭皇后請安,隨後便坐在楊杲邊上說著悄悄話,他是性格直,但又不是傻,肯定不會一上來就表明來意,不然蕭皇后會覺得,你小子不是來陪我啊?是找我有事。

別看楊杲比楊瑾還小兩歲,楊瑾得管人家叫叔叔,楊杲做為蕭皇后的陪嫁女所生,基本等於嫡出。

聊了幾句閒話之後,蕭瑀直入正題,道:

“今年秦王就要大婚了,二殿下的婚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好傢伙,我還沒說,你先替我說了啊?楊瑾就著話題,點頭道:

“民部崔民燾之女,崔奕,靜容婉柔,性行溫良,可為王妃。”

蕭皇后姐弟倆頓時愣住了,你也有相中的?感情大孫子和二孫子,我都做不了主唄?

“不行!”蕭皇后斷然道。

如今的形勢,楊瑞的地位不可撼動,那麼其他孫子的婚嫁一事,不能強過楊瑞,別以為人家崔奕就差了,博陵崔家主的嫡親孫女,地位高的不得了。

韋珪終究是沒了爹的,出身再好,沒有親爹庇護,肯定比不了有親爹的。

蕭皇后心知自己老三就是佔了這個優勢,得到弘農楊與河東裴的全力支援,才把老二壓得十幾年抬不起頭來,楊瑾要是娶了崔奕,無疑會得到一份來自河北的強大助力,這對楊瑞來說不是好事。

楊廣沒事的話,這樁婚事是可以的,但是楊廣這不是出事了嗎?要知道楊銘可是從來沒有叫過楊瑾如嫡這個小名的,說明楊銘也是在保楊瑞的地位。

楊瑾愣住了,道:“祖母覺得不妥嗎?”

“不妥,”蕭皇后道。

楊瑾皺眉道:“為什麼不妥?”

“不為什麼,”蕭皇后不想解釋,她覺得也沒有必要解釋:“你的婚事祖母做主,長城縣公陳淵的女兒,我就覺得很合適。”

一旁的沈婺華也道:“魏王不妨先見一見,也許您會喜歡的。”

楊瑾眉頭一皺,不說話了。

裴淑英是猜對了,娶崔奕,就是裴矩的主意,裴矩這個人太厲害了,早就看出崔民燾將來一定會被委以重任。

為啥呢?以後不打仗了,國家將來十幾年,都需要休養恢復,那麼民部就是重中之重,他猜到楊銘有動裴蘊的心思,那麼後繼人選,八成就是崔民燾。

如果楊瑾娶了崔民燾的女兒,裴矩在民部的事情上,就會很好辦,而楊瑾師從王通,走的路線與將來的國策是一個方向,與崔民燾的政治路線是重合的。

未來誰能掌控民部,誰就是朝堂魁首。

這就是裴矩牛逼的地方,他在很多年前,就判斷出大隋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所以給楊瑾找了王通做老師。

王通現在已經被太子提拔為國子監祭酒,他的治國主張,將逐漸傳授給國子監的學子們,奠定國家未來走向。

而王通的媽,出身河東裴氏,是裴矩的族妹。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終極尖兵

裁決

重生之稱霸王朝

沉睡的龍

穿越秦末,我靠忽悠得長生

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