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仲文和麥鐵杖的調動,很多人都察覺出一絲不對勁,而楊廣的藉口,是說軍餉沒有發完,怕將士們鬧情緒,讓這兩人下去安撫。

這是真實情況,江都平叛以及荊州平叛,繳獲的物資,朝廷拿了一半,剩下的楊廣重賞了宇文述、來護兒、薛世雄、董純,吐萬緒、張須陀、李世民等人,歸到將士們手裡的,已經沒多少了。

不像楊銘上一次,主將拿的不多,大頭是撥給下面的。

然後楊廣裝模作樣的在朝會上痛斥裴蘊,讓他想辦法籌集軍餉,給將士們補上,等於將軍中的不滿情緒引到民部身上,順利轉移矛盾。

頡利可汗的可賀敦義成公主,以及兒子奧射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眼下被安頓在了洛陽。

義成公主幾次請求覲見皇帝,都被駁回去了,主要是她的兒子不爭氣,在突厥沒有威望,不然的話,大隋扶持奧射設其實是最合適的。

和親公主嘛,本來就是一枚棋子,一旦沒有了,就徹底沒用了。

這一次給突利選的和親公主,是已故的右武衛將軍楊旻的庶女,模樣標緻,也是個可憐人。

爹媽都死了,嫡母不待見她,交給朝廷和親,不過朝廷這邊也要經過一番培訓,才能讓她上崗。

因為首先要讓她明白,你去了那邊,是幹什麼去了,培訓是需要時間的,所以突利這邊還沒有動身。

身在偃師的董純,眼下的心境很複雜。

他算是楊廣的心腹,要不然也不會在左翊衛,他察覺出朝堂上即將風雲突變,皇帝與東宮的關係正在惡化,不遠的將來可能有一場大變故。

那麼這種時候,怎麼選,都不夠保險,最好的辦法就是置身事外,別摻和進去,等到塵埃落定,再從容回來。

於是他藉口巡視大營,故意騎馬從馬上給摔了下來,骨折了。

左胳膊骨折,右腳腳踝也給崴了,這就不能主持兵事了啊,於是董純趕忙上奏朝廷,說我得養傷啊,您換個人吧。

左翊衛,一個他,一個陰世師,陰世師一直在皇城內,負責排程換防的左翊衛,楊廣不能放人,那麼就只有一個人,能夠暫時管理左翊衛。

還是源於古代的那個風俗,門生子弟。

左翊衛大將軍,一直都是宇文述,軍府內部的將領要麼是宇文家的子弟,要麼就是宇文述的門生和舊部,換誰來接手,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宇文化及,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左翊衛。

還是那句話,在大隋,恩公要是死了,那就是跟著恩公的兒子混,改換門庭別人也不認你。

所以楊廣下旨奪情宇文化及,令其就任左翊衛大將軍一職。

畢竟給自己當過千牛備身,雖然楊廣覺得化及是個笨蛋,但是他同時覺得化及對他的忠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楊銘這段時間參加朝會,衣服內,也是帶著甲的,他知道這種事情能瞞一兩次,瞞不了四五次,早晚被人看穿。

不過他每天在進入乾陽殿之前,會悄悄換掉,不然坐著非常不舒服。

所以這天路過玄武門的時候,他主動將楊和叫過來,讓對他摸了摸自己胸前。

楊和頓時愣道:“太子如此小心嗎?玄武門重兵把守,城牆上遍佈弓矢,沒人可以傷您分毫。”

“小心一些總是對的,兄長幫我個忙,”楊銘道。

楊和點頭道:“殿下儘管吩咐。”

楊銘指了指遠處的陶光園,道:“我要十把短弩,你給我埋在園子裡,平時我不會碰,萬一有變故,你告訴我埋弩的地點,也好讓我有一些防身之物,當然了,但願永遠也用不著。”

十把弩在這裡能幹什麼?什麼也幹不了,楊和點頭道:

“您放心,我會安排妥當,看樣子殿下還是很憂心啊,我會跟底下的兒郎們打招呼,讓他們最近都注意一點,有任何可疑之處,我都會排查干淨。”

楊銘跟他說這話,是沒把他當外人,楊和自然會痛快答應,畢竟埋弩箭的地方,不出事,就不會告訴太子,兵器依然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也不算壞了規矩。

實際上,只要對方肯埋,楊銘就會知道埋在哪,因為眼下的玄武門,都是宗室子弟,楊智積的兒子楊道玄會搞清楚的。

也就是同一天,楊暕手下的一個幕僚,帶著兩個人要從玄武門出去,說是要去偃師一趟。

但是他們在陶光園駐留的時間有點久,這讓楊和起了疑心,既然要去偃師辦公差,你們在陶光園呆那麼久幹什麼?

等到幾人走後,楊和悄悄派人跟蹤他們,接著就發現玄武門以北八里地的一片林子裡,還有一群人,正在那裡掩埋兵器。

這下好了,楊和徹底慌了。

尼瑪啊,謠言是真相,你真想在玄武門襲殺太子啊?

“埋了有多少?”楊和悄悄詢問探子道。

探子搖頭道:“不敢深入,總之影影綽綽,人數不少。”

楊和雙目一眯,第一反應就是去告訴皇帝,但是轉念一想,捉賊要捉髒,自己要是這麼唐突的過去告狀,萬一告不倒,自己反受其害。

齊王畢竟是嫡子,自己在皇帝那裡人卑言輕,還是謹慎一些為好。

以免打草驚蛇,所以他一直在城門口,焦急的等待著下朝會的楊銘。

而楊暕派出去的那倆人,確實是要去偃師,他們是去等待即將回來的宇文化及,奉皇帝的旨意給宇文化及傳信,順帶檢視一下陶光園的地形,以及郊外埋藏兵器的地方。

他們這一看,就給暴露了。

楊暕也不是傻子,襲殺太子,需要有人背鍋,他心裡清楚,老爹絕對有那個心弄死老三,自己幫忙的話,老爹肯定是願意的,但前提是事情要做的滴水不漏,不能牽扯到自己身上。

那麼宇文化及就是那個背鍋的,因為朝野皆知太子看不慣他們兄弟仨,況且宇文化及是皇帝召回來的,那麼太子一旦出事,很多人也會往皇帝身上聯想,自己就可以成功跳出去。

楊廣肯定不能讓人懷疑是自己對付兒子,所以宇文化及必須死。

楊暕判斷,老爹很有可能是讓宇文化及從偃師出兵捉拿太子,那麼玄武門外必有一戰,他的人會裝扮成左翊衛,襲擊楊銘騎隊。

如果不能擊殺楊銘,讓他順利進入玄武門,那麼在陶光園,他會埋伏二十名死士,這二十人會藏在暗中射殺太子,事後他們就會自盡。

妻兒老小,楊暕會贍養。

屆時所有事情都可以推給宇文化及,再殺了宇文化及,那麼事情就結束了。

一路快馬加鞭,風塵僕僕從京兆趕回偃師的宇文化及,剛剛召集諸將議事之後,便見到了楊暕派來的那兩個人。

只見他皺眉道:“陛下旨意,為何你們傳話?”

領頭的宋文背誦了幾句楊廣讓宇文化及回洛陽的詔書內容,化及這才放心,畢竟聖旨內容,楊暕的人應該是不知道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宇文化及皺眉道。

宋文道:“大將軍不必多問,陛下只是讓我告訴你,調撥兩千絕對忠於你的將士,隨時聽候陛下調令。”

“然後呢?我調軍幹什麼?”宇文化及問道。

宋文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您只管聽令就好,下一次來,會給您虎符,左翊衛可全權聽受延壽公(於仲文)調派。”

宇文化及點了點頭,既然都有虎符,那肯定是陛下的意思了。

送走宋文等人之後,宇文化及一腦門的冷汗,獨自坐在大堂沉思。

他自己的腦袋,是猜不到會發生什麼事的,但是宇文述臨死前,卻跟他交待過。

所以化及大概明白,陛下很可能是要對東宮下手了,洛陽沒有兵事,董純落馬,完全可以在大營養傷,何必千里迢迢奪情將他召回。

這說明洛陽將會有大事發生,所以必須有人接替董純,東都周邊十餘萬大軍,皇城內還有近十萬,什麼樣的事情,能在洛陽掀起風浪呢?只能是太子了。

虎毒不食子,你還真動你親兒子啊?

宇文述一輩子嬌慣三子,以至於把三個兒子都給慣壞了,但化及可不是逆子,雖然經常嗆他爹,但他們兄弟對宇文述,那是非常孝順的。

所以在化及這裡,接受不了老子弄兒子,因為宇文述永遠都不會對付自己的兒子。

半輩子沒聽父親的話,吃了半輩子虧,這一次,宇文化及選擇聽從父親的遺言,打算站在太子這一邊。

宇文述對楊廣是死忠,但這並不代表他認可楊廣,人家比誰都清楚楊廣是個大禍害。

他這輩子效忠楊廣,但兒子效忠誰,他就不會管了,臨死前已經看開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們自己選擇吧。

於是宇文化及將自己堂弟宇文聰叫來,讓他回洛陽準備一份禮物,以入宮求見陳良娣的名義,將這件事務必親口告知太子。

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要麼跟著太子一塊死,要麼後半輩子風光無限。

皇帝和齊王總是讓他背鍋,他已經厭煩了這種日子了。

現在的化及比李靖他們都清楚,太子是要跟皇帝正面對決,而不是齊王。

齊王很多年前,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宇文化及喃喃自語。

這小子膽子是非常大的,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弒君。(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妖孽皇子:從絕色才女閨房開始

小沐魚

穿越後我靠著祖傳玉佩策馬奔騰

一隻大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