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來的太醫,也不是每時每刻都盯著楊銘。

盯楊素、盯楊約,是皇帝的旨意,但是這次皇帝可沒有這個旨意,只是讓他們看病。

畢竟楊素楊約得病,基本是快死了,但是楊銘可不會死,楊廣心知自己這個兒子嗅覺敏銳,又比較敏感,自然不會亂來。

每日早中晚,以及楊銘午休起身之後,才會有太醫進來檢視病情恢復的如何。

“再養十日,殿下必能痊癒,”孫思邈道:“再過五日,給殿下把藥停了。”

楊銘微笑搖頭:“今日就停,是藥三分毒,我不想吃那麼多藥。”

孫思邈點了點頭:“太子是懂醫理的,那麼晚上這副藥,就不進了?”

楊銘笑了笑道:“我聽說很多人看病,先看命,命硬者用猛藥,好得快,但也容易留下病根,你給我用的這些藥,還算柔和,那麼什麼叫猛藥呢?”

孫思邈笑道:“適當加重劑量,又或者以藥力剛猛的同類藥材替代,便是猛藥,太子的藥理,也是在秘書省看來的?”

“自然,”楊銘笑道:“你是太醫署最懂用藥的,藥治人,也能治死人,宮內女眷濫用補藥的情況,還挺嚴重,你們太醫署沒有給她們講過這個道理?”

孫思邈笑道:“貴人們最珍愛的便是自己的身體,這是勸不住的,你勸,反而會受責備,只能減輕藥量,以求將藥物對身體的損害降到最低,補藥嘛,身體不缺就沒必要補,缺了也是適當的補,不可心急,東宮的貴人們用藥,還是很有節制的,可見是聽了太子的勸告。”

楊銘笑道:“聽說你喜歡煉丹?當年躲在終南山,就是在鑽研煉丹之術,對吧?”

孫思邈點了點頭:“是的,臣所著《丹經內伏硫黃法》有記錄一些新奇的煉丹之術,可以祛除藥物中的猛毒,使其更為純粹。”

楊銘咧嘴一笑。

孫思邈精通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各科,但唯獨煉丹一道,火候還不行。

不是孫思邈本身不行,而是煉丹這一行眼下還處在發展階段,是經歷華夏幾千年醫者的學術沉澱,方才大成。

眼下在大隋,吃丹藥,等於找死。

歷史上單是因為服用丹藥而中招的,唐朝就有唐太宗、唐憲宗、唐穆宗、唐武宗和唐宣宗。

因為丹藥起源於道家,煉製的初衷是想成仙,這玩意被稱為延年之藥,也就是長生藥,沒有哪個皇帝能抵禦這種誘惑,李世民也不例外。

而孫思邈的《丹經內伏硫黃法》用的什麼材料呢?

硫磺、硝石各二兩,配以木炭,這是劇毒藥,煉丹就是以伏火的方式將藥物中的劇毒加熱處理,在其藥性不揮發的情況下,除其毒性,達到人體可以服用的地步。

肯定大毒啊,因為這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關於火藥的配方。

什麼叫火藥?可以著火的藥,關鍵是,它是個藥。

我國古代火藥的發展,離不開那些煉丹家,也就是道教,煉長生藥煉出一個沖天大殺器。

“那你煉的那些丹藥,有作用嗎?”楊銘笑道。

孫思邈想了想,撇嘴道:“應該是有用的,不過還沒有讓人服用嘗試過。”

你可不能讓人用啊,那是草菅人命。

楊銘道:“東晉葛洪所著《抱朴子》一書記載:金丹之藥,燒之愈久,變化愈妙,百鍊不消,畢天不朽,人若服之,不老不死,你若能煉出金丹,以獻陛下,可稱神仙矣。”

孫思邈雙目放光,表情出現一絲嚮往。

像他這種古代的醫者,如果說他們都有一個同樣的願望,那就是煉出長生不老藥。

畢竟古代是講迷信的,大家都以為自己死了還有來世,歷史上一些失蹤的名人,也被傳的挺玄乎,說是什麼羽化成仙,實際上就是不知道死到哪了。

後世每年還有失蹤人口呢,古代失蹤,那不是很正常嘛。

孫思邈被後世尊為藥王,但他畢竟沒有後世的眼界,他不知道丹藥那玩意,會要人命。

於是被楊銘忽悠的暈暈乎乎,帶著對煉丹之術的嚮往和追求,離開了房間。

煉吧煉吧,你負責煉,我負責給你造勢,到時候送給楊廣,讓他嚐嚐。

楊銘是不敢殺他爹的,逼宮之後,也是假傳聖旨,自己登基,然後尊楊廣為太上皇。

兒子殺親爹,普天之下,沒有人會同意。

那麼被控制之後的楊廣,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隱患,朝中會有很多人想著扳倒楊銘,復辟楊廣,那麼就必須讓楊廣儘快去死。

最好的辦法,就是吃丹藥了。

別人不知道這玩意有毒,但是楊銘知道。

等到孫思邈走後,楊銘將紫微宮的宮城地圖拿了出來,仔細的研究著。

洛陽是他和楊素宇文愷修的,手裡自然會偷偷留一份構造圖,說不定楊素家裡也藏著一份。

要想在紫薇宮,也是皇城太微城內收拾楊廣,要比在京師大興宮簡單很多。

因為楊廣最喜歡呆的徽猷殿,是紫微宮最北面的一座宮殿,徽猷殿有五座城門,其中只有一道城門,也就是正南門,才可以進殿,剩下四個門,只能進入徽猷殿兩邊的隔城,隔城之內有重兵。

但是徽猷殿北面是一座皇家園林,叫陶光園,東西八里,南北七里,內有廊房建築、水渠、花圃。

這個園子再往北,有座城門,是整個皇城最北端的一座城門,它也叫玄武門。

楊銘的東宮,想要進入徽猷殿,必須走玄武門,因為太微城的東宮,只有南北兩座城門可以進出,北安寧門出去就是野外,南重光門出去,就是洛陽,等於他的東宮跟皇帝的宮城,是完全分隔開來的。

歷來東宮的構造,就是特麼的防太子,因為太子有左右衛率。

出重光門,然後率兵打太微城的正門,那特麼是腦子被驢踢了。

所以還是北出安寧門,繞到玄武門,從這裡攻。

玄武門的守將,是左監門府將軍羅榮,這裡少說都有一千來號人,一旦城門有變,隨時會有數千人趕來支援。

不是隻有李世民知道玄武門重要,但凡長眼睛的都知道玄武門是個大關口。

強攻玄武門,那是做夢,這裡是打不進去的,只能正常進。

正常進不能帶太多人,所以還是得控制這座城門,不然進去之後,就是四面包圍的局面,如果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楊廣,楊銘就得掛在陶光園。

歷史上李世民也是靠著玄武門守將常何,才能順利兵變,所以這個位置不能是羅榮,楊銘跟羅榮一點都不熟。

那麼怎麼換掉這個人呢?

楊銘左思右想,叫來了崔謂,小聲囑咐道:“你想辦法在洛陽傳播一種言論,就說齊王與羅榮勾結,欲在玄武門殺死太子,不要跟任何人說,太子妃也不能知道,明白了嗎?”

崔謂嘴角一抽,我了個大草,這謠言是不是有點大了?

他本來就是跟著楊約混的,怎麼造勢熟門熟路,雖然有點膽戰心驚,但還是下去安排去了。

等他走後,楊銘又叫來單雄信,道:

“你悄悄出城一趟,不要多帶人,於野外打造一些登牆梯子,要八丈高,做好之後,埋在玄武門正北方向,一定不要被人發現。”

“卑職領命,殿下放心,”單雄通道。

如果讓單雄信和崔謂一合計,或許他們會認為太子要在玄武門弄死楊暕,但是他們不能合計,因為楊銘吩咐了,不要跟任何人提起,只管辦事。

做事情就是這樣,分工明確就好,不要讓他們知道的太多,你們只能知道你們應該知道的。

玄武門,你有梯子也爬不上去,但是楊廣經常去的徽猷殿南端城牆,高八丈,又沒有後門可以進,所以用登牆梯,是合適的。

你總不能繞到徽猷殿的正門進去吧?帶著那麼多人繞道,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造反?

之所以詆譭羅榮,是因為楊銘認為老爹在聽到這樣的謠言之後,一定會在玄武門放一個絕對信任的人。

或者說,叫第一信任人選。

除了兒子,還有誰?多半就是應王楊和,而楊和與楊銘是有香火情的,也好忽悠,因為對方比較信任楊銘。

病情一天天恢復,皇帝派來探視的內侍省宦官,也一直在計算著楊銘入宮的時間。

楊銘不願意這麼早回去,所以讓崔謂傳播的謠言,就是給自己一個拖延的藉口。

爹啊,不是兒子不肯回,老二打算在玄武門弄死我,我不敢回,你先把事情查清楚了,我再回。

如今什麼都沒有安排好,楊銘肯定是要拖的,而且理由也很正當嘛。

朝會上,負責風聞奏事的御史臺,也將這起謠言講了出來,百官的眼神唰的一下,全都集中在了楊暕身上。

楊暕目瞪口呆:“你們看我幹什麼?這樣的謠言你們都敢信?”

說罷,楊暕看向皇甫無逸,怒道:“你現在是東都尹,你瞧瞧洛陽現在都成什麼樣了?謠言滿天飛,全是衝著皇家來的,你要是查不清楚,殺人總會吧?誰傳過這種話,全給我殺了。”

皇甫無逸看向楊廣,等皇帝拿主意。

楊廣淡淡道:“召羅榮覲見。”

緬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