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楊暕南下江都的事情,一直議了三天。

第一天阻力最大,第二天稍微好點,第三天也就差不多了,這就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差不多,大家已經沒力氣反對了。

崔仲方這麼一氣,直接躺床上下不來了。

本來這個位置,大家舉薦楊恭仁或者韋貞暫領,但是楊廣屬意宇文述,其他人就爭不過了,畢竟宇文述現在級別太高了。

但宇文述把話撂明白了,他們這一路,絕對不能越過太子,必須歸太子總領,他比誰都清楚,一旦越過太子,下面的將領都不會樂意,朝中大臣更不會同意。

瞧瞧大家議出來的將領人選:

衛玄、史萬壽、宇文化及兄弟、王世充、羅藝、李琛、沈綸、周仲牟、周仲安,這特麼一半是太子的人。

楊廣封楊暕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長史宇文述、司馬韋雲起,參軍崔弘峻。

瞧見沒,楊廣也知道自己這個二兒子是個棒棰,安排的輔佐都不差。

等於是下去分太子的功勞,否則太子平叛天下,勢力暴漲,楊廣難以接受。

雖然名義上歸天下兵馬大元帥節制,但是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也不好節制啊。

楊暕爽的一批,本來已經被遣散的幕僚,重新被他招募回來,藉著出征,又網羅了兩千部曲與宇文述等人在準備了五天之後,往洛陽去了。

楊廣同意讓他用含嘉倉用多少,獨孤纂就得補多少至於怎麼補,那就是獨孤纂的事情了。

楊銘想要藉著平叛壯大自己,楊廣也防了他一手,臨行前囑咐楊暕,務必遵照宇文述的意思辦。

宇文述還是牛逼的,這一點絕對不能否認。

結果還沒到洛陽,就傳來了玄縱大敗的訊息,楊暕爽爆了,半路上就寫了一封奏疏,狀告玄縱是個窩囊廢。

玄縱為什麼會敗?

他過了永濟渠之後,遇到的不只是謝稜,高士達帶著主力全來了,十萬人幹他,就在清漳水與永濟渠中間不大的平原地帶,玄縱硬是以一萬人,跟十萬人幹了六天,自己也身負重傷。

北面張須陀及時趕來,南邊的崔世樞收到訊息後,及時往北接應玄縱,才將玄縱的殘部帶回了平原郡,張須陀繼續退往清池縣。

這就是高士達聰明的地方,他知道長蘆和景城不能丟,戰事一起,他便緊急帶著大軍過來幫忙,務要以最快速度滅了張須陀,這樣一來,東面的隱患就不存在了。

但是他沒有想到玄縱這麼硬,差點把他的本部大軍給打潰。

這就叫勝敗只在一線之間,如果崔世樞來的更早一點,或者玄縱和張須陀出兵晚一點,說不定長蘆的這場大戰,直接就能把高士達打廢。

六天大戰,單是清理戰場,就得四五天,畢竟戰場上有精煉兵械,大家都在搶,就看誰手快了。

因此,高士達被拖住了,而收到訊息的楊銘,立即派遣吐萬緒、皇甫無逸、楊玄挺直插信都,而與此同時,西邊的李靖、張定和、陳君賓,也已經順利進入趙郡。

河北大戰,一觸即發。

“你不是一直都想做個總管嗎?帶上我的三千部曲去平原郡接收你二叔的大軍,”楊銘安排道。

楊玄縱傷了,肯定不能再領軍了,而他的麾下,只有楊玄挺和楊元慶能鎮得住,但是楊玄挺已經主攻信都去了。

楊元慶搖了搖頭:“我不能走,我必須留在殿下身邊。”

“現在就給我滾,速去接手,延誤軍機,以軍法處置,”楊銘厲聲道。

楊元慶一個哆嗦,趕忙點了點頭。

楊銘將喬淳已、劉弘基安排在元慶麾下,為司馬、參軍。

玄縱真的敗了嗎?以區域戰事來看,是敗了,但是以大局來看,他將囤積在信都郡的高士達主力給吸引走,這是戰略上的勝利,不以一時論得失,玄縱敗也敗的漂亮。

因為楊銘的策略,就是要主攻信都,眼下是最好的機會。

所以攻打信都的大軍,足足九萬人,吐萬緒為攻堅主力,皇甫無逸和玄挺為策應。

大堂內,一眾人正在圍繞著沙盤,研究著戰事。

“高士達一定會速退,玄挺這一路,是不是應該在其退路上設防,以阻緩其回援速度,給吐萬緒提供時間,”房玄齡道。

李建成參謀道:“玄挺攏共才一萬人,攔不住的,這個高士達也是厲害,援救長蘆竟然會這麼快。”

“張須陀在這裡呆的時間太久,對方早有提防,一定是時刻注意著這裡的動靜,才會有這麼快的反應,”薛收道:“玄縱還是急了一些,若是按照殿下的意思,五月初再出兵,那時候李靖正好打趙郡,高士達絕對沒膽子率主力離開信都郡。”

楊銘沉聲道:“玄縱沒有做錯,出征之前,我便囑咐他,凡事可以自決,此番長蘆之失,絕不算敗。”

很明顯,太子這是袒護玄縱呢。

玄縱打成這個樣子,是真玩命了,被十萬人猛攻,還能帶著一半人跑回來,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樣的臣子,是絕對不會被問罪的,楊廣也不會。

至於阻止高士達回援,不是玄挺的事情,而是元慶、張須陀、崔世樞的事情,他們三部加起來五萬人,夠看了。

“玄縱這一次打的非常漂亮,”薛萬述道:“高士達這股叛軍雖勝猶敗,士氣已然受損,以後再撞上我大軍,必然膽怯。”

李孝恭道:“話不能這麼說,我們知道高士達是十萬人打一萬,打成這副德行,但是高士達手下的叛軍,是不會知道的,也許高賊還會對他們說,是十萬對十萬呢。”

杜如晦笑道:“正是此理,高賊若回援,張須陀必然強攻長蘆,元慶已經過去了,只要拿下長蘆和景城,高士達就算完蛋了。”

所以說,有時候的戰場,可能就是一個縣城的易主,就能決定整個大局。

九萬大軍強攻信都,張須陀、崔世樞、元慶強攻長蘆,趙郡的竇建德如果再敗給李靖,高士達就是覆滅之局,只能往北逃跑與格謙匯合,或者格謙南下救援,後者可能性不大。

來護兒是幹什麼的?就是等著你南下呢。

竇建德在歷史上也是一代梟雄了,但是他十幾萬人被李世民三千五百人打爆,你也不能說他有多牛逼。

他現在的水平,還不如張定和呢。

抵達洛陽的楊暕,讓當地的官員們都懵逼了。

這是鬧著玩呢?北方戰事正焦灼,皇帝怎麼能來這麼一手?

“要動含嘉倉?”獨孤纂瞠目結舌,看向其餘眾人。

竇抗長嘆一聲:“既然許公暫領民部,有你的批文,你們該調撥,調撥吧。”

宇文述笑呵呵道:“我們只拿五十萬石,陛下催促趙國公儘快收繳賦稅,會補盈糧倉的。”

“現在洛陽,我們說了不算,東都留守皇甫都上前線了,”楊義臣道:“這種大事,最好還是問問太子。”

楊暕坐在主位上,嗤笑道:“本王有陛下旨意,用得著問他?”

獨孤纂頓時皺眉:“陛下旨意,也是你歸太子節制,我不是不讓你動含嘉倉,但是太子必須先知道。”

在座的有三個國公,都是大佬,楊暕被打壓這麼多年,早就壓不住這些人了,他現在也就比楊慶之這類旁系親王強點,楊慶之連屈突通都管不了。

啪的一聲,楊暕猛的拍桌:“你只管給我準備糧食就行了,其餘的少廢話,去年的賦稅不能及時收上來,你這個東都尹也就幹到頭了。”

宇文述趕忙打圓場道:“確實應知會太子一聲。”

在外行軍,必須講人情世故,你的目標是平叛江南,為了能達到這個目的,要與各人好好協商,不能一上來就吹鬍子瞪眼。

史萬壽,是家裡的老三,因為馮盎的兩面三刀,現在他已經接手了馮盎的左武衛大將軍。

他為什麼能一下子蹦的這麼高的,宇文述舉薦的。

宇文述為啥舉薦,討好史萬歲唄,其實是討好楊銘。

只見宇文述給史萬壽使了一個眼色,後者道:“太子是兵馬大元帥,動含嘉倉,影響太大,必須讓太子知道,如果我們動了,導致太子軍輜出了問題,這個罪名,在座的誰也擔不起。”

竇抗雙臂抱肩,淡淡道:“南方現在暫時安穩,劉元進與汪華已經被招安,不急在一時,太子在清河郡,速速奏報,一來一回快馬加鞭也就半個月的事情。”

楊暕頓時有種被孤立的感覺,我特麼落魄這幾年,楊銘已經混到這個地步了?

誰都在幫他說話,連自己老丈人宇文述都不能全力支援他。

楊暕微笑點頭:“既然如此,速報太子吧,本王就在這等上半個月。”

下面一片安靜。

楊暕皺眉道:“你們沒聽到我說話?”

陳國公竇抗懶散道:“老夫是老了,又沒有聾,自然是聽到了。”

其他人臉上也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虎落平陽,被犬欺,”楊暕拂袖起身,冷哼離開。

等到他走後,竇抗看向宇文述,道:“這個差事你都敢接啊?小心晚年不保。”

他是外戚,又是國公,與宇文述年紀相仿,是一輩人。

宇文述挪開視線,望向遠處柱子,一言不發。

獨孤纂撫著鬍鬚道:“大家都是身不由己啊,各自幹好自己的事情吧。”(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黨魂

劍氣

大唐:我最強戰神!

青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