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蠻子

荊州長江南岸,是糧食非常富足的地方,但和北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蠻子。

北岸是湖北,南岸可是湖南,這裡是湖南蠻子的主要聚集地。

蕭銑肯定是要佔領南岸這些郡縣的,但也是非常之不容易,因為他的叛軍,大部分也是烏合之眾,戰鬥力不比蠻子強多少。

荊州地區的賦稅,北岸貢獻了七成,南岸佔據荊州七成的面積,貢獻了三成賦稅,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楊銘主政荊州的時候,都沒敢去過南岸,那地方地廣人稀,一個縣跟一個縣之間的距離,一二百里,只有縣城在朝廷控制範圍,出了縣城,朝廷就不好管了。

蕭銑對南岸的征服,肯定得打蠻子,因為蠻子有糧食,縣城周邊沒多少糧食了,朝廷已經將歲糧收上去了。

南岸分佈著的蠻子,有幾大部落,朝廷分別以其主要聚居地來命名:零陽蠻、長沙蠻、武陵蠻、湘州蠻、零陵蠻、衡陽蠻等等,也就是土家族、苗族、瑤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祖先。

現在仍屬於半開化階段,你跟他們好好說話,都行不通,何況想要人家的糧食。

他們的屯糧數量,是相當可怕的,但是朝廷一直以來,都沒有打過他們的主意,因為蠻子,佔荊州南岸人口的十分之六。

你敢打人家主意,人家就敢搶縣城,所以荊州南岸歷來的地方官,都需要跟蠻子搞好關係,意思是大家相安無事,各過各的,你也別打劫我,我也不打伱主意。

即使這樣,蠻子劫掠的事情一直都有發生,只要他們沒吃的,就會出來搶。

不過這幾年,官府窮了,但是蠻子富了,人家的糧窖裡面都是滿滿登登的。

蕭銑自己坐鎮江夏,改江夏為總督府,沈法興坐鎮武昌,繼續想辦法造船,剩下的共派出十餘名將領,分往西、南,攻略洞庭湖以南地區。

“我們走的還是及時的,來護兒已經大敗杜伏威,拿回了丹陽和歷陽,許萬徹與萬瓚,做朝廷的狗腿,也做的風生水起,”軍師沈叔義在江夏城總督府說道。

沈家因為沈婺華的原因,其實在朝廷混的不錯,沈叔義的親大哥沈遵禮,就在十一寺之首的太常寺,擔任主薄。

你說沈叔義對蕭銑有多忠心,其實說不準,他是沒辦法,當初被封了一個鷹揚郎將,跟著來護兒去打突厥,本來是混功勞的,結果成叛軍了。

蕭銑造反的時候,他要是不低頭,歸附蕭銑,早就被殺了。

而蕭銑呢,看上對方家族在江南的影響力,所以拜為軍師,名義上等於叛軍的二把手,把沈叔義牢牢綁在他這輛車上。

這個人,要是楊銘來招安,一招一個準,但很可惜,沒有自由,蕭銑不會讓他離開身邊。

左將軍張鎮周道:“長沙郡有個周法明,此人是知兵的,我們現在急迫的想要建立威勢,重拾士氣,殺了這個人,有助於鼓舞將士。”

他們為什麼沒有士氣呢?因為是從江南跑過來的,躲來護兒呢,再加上襄陽水軍從他們眼皮子底下極為囂張的從長江駛過,這是非常打擊人的。

我看著他們在船上罵我,但我什麼都做不了。

周法明是誰呢?聽名字也知道,周法尚的三弟,長沙太守。

大將公孫上哲說道:“長沙郡有郭華,楊道生、陳普環三路大軍總計兩萬人,收拾周法明綽綽有餘,但是我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糧食,長沙郡下設四個縣,長沙、衡山、益陽、邵陽,去年的賦稅肯定已經交上去了,我們耗費大量時間攻城,不太妥當,還是應補充糧草之後,再作圖謀。”

他們倆的建議都對,一個是先吃飽飯,一個是收攏軍心,都沒有問題。

但是有一個問題,到底先打哪個?

先打長沙蠻子,周法明很可能在屁股後面陰你,但是先打周法明,蠻子是會坐視不理的。

所以蕭銑斷然道:“先拿縣城,就算庫裡沒有糧食,那些商人士族手裡總是有的,不要劫掠平民,本將這一次是要在荊州長久經營,絕不可失了民心,拿下縣城之後,要以安撫為重,絕不能學杜伏威之流寇作風。”

大將雷世猛道:“杜伏威如果被滅了,對我們來說,大為不利,我們需要時間在荊州站穩腳跟,屬下認為,應該派兵支援杜伏威。”

“有道理,”蕭閬道:“杜伏威如果完蛋,江南剩下的義軍就是一盤散沙,很容易被朝廷剿滅,我們不能讓杜伏威死,現在是結盟的好機會,屬下願意出使,促成此事。”

“你不要去,”蕭銑道:“讓徐德基徐先生去。”

你姓蕭,我怕你去了江南,就不回來了。

蕭閬點了點頭,心裡直罵娘,他也算是被裹挾的,跟沈叔義一樣,不聽話,早就死了,以他的出身,如果歸順朝廷,多半是沒事的,畢竟在蕭銑的叛軍當中,沒啥實權,也名聲不顯。

從犯嘛,是可以從輕發落的。

河北自從被太子平定之後,蕭銑軍中已經不穩了,他們就是從河北下來的,難道還不知道河北那幾支叛軍有多猛嗎?

可如今呢,全作古了。

蕭銑從江南跑的這麼快,就是怕太子南下江都,好在坐鎮江南的是楊暕,才給了他們逃出生天的機會。

但是很多人現在已經生出異心了,蕭銑心知肚明,早有防範。

不給你權利,不讓你外出,你還能幹什麼?

襄陽水軍進入荊州之後,便是龍入大海,除了留給來護兒一支五牙艦隊之外,還有七支來了荊州。

這些艦隊會輪流返回自己的老巢襄陽碼頭,補給休整,然後天天在長江上晃盪,把長江控的死死的。

“武昌竟然在造船?想法是好的,就是有點可笑,”周仲牟下船之後,在漢陽城,與眾人商討軍情。

楊玄獎摸著自己的鬍鬚道:“所以現在不讓仲牟去攻,等他們的造船大業有些眉目了,水師再一舉蕩平,這樣才是誅心。”

“沒有那麼容易吧?”達奚暠皺眉道:“武昌碼頭在舊陳時期,就是江夏地區僅次於襄陽的水軍碼頭,作用是拱衛江夏,雖然被銷燬,但是當地懂得造船工藝的應該不少,如今又有重兵囤積,不是那麼好打的。”

江夏碼頭是規模非常大的貿易碼頭,不是軍用的,先不說放不下軍用的,古代歷來的重地,都是在周邊佈防,而不是直接部署在門口。

就比如江都,軍用碼頭在江陽縣,貿易碼頭在山陽縣。

周仲牟笑道:“不難,當年長江流域,舊陳水軍船隻六千餘,還是輸給了越公的十七艘五牙大艦,如今我們有七艘在荊州,卻已經沒有舊陳艦隊了,武昌碼頭那點船,於我而言,予取予求。”

楊素造的十七艘五牙,打陳朝損毀七艘,剩下十艘,三艘在巴東郡,兩艘在襄陽郡,五艘在江都郡。

巴東那三個一點朝廷撥款都沒有,爛透了,江都的五艘,改成了楊廣的巡遊船,襄陽這幾年在楊銘的大力扶持下,造了五艘,加上楊俊私藏的那艘,一共八艘。

十七艘能打整個南方,七艘還打不了武昌?

歲月如煙,世事無常,當年隋滅陳之戰,楊素總領大隋水軍,而陳朝水軍總管,是周仲牟的爹,周羅睺。

眼下玄獎和周仲牟坐在一起,成了一夥的。

楊玄將驕傲道:“五牙大艦,江中無敵,有水師在,蕭銑別想跨過長江一步,當然了,我們是能過去,就是過去了,怕回不來。”

眾人紛紛大笑。

如今荊州地界,楊玄獎為大軍總管,人家家裡都是為太子的服務的,忠誠沒的說。

楊老四在歷史上,也是跟著玄感造反被殺的,但是他的兒子楊臺,活下來了,也是唯一倖存的楊素系男性子嗣。

後來楊臺的姐姐楊氏進了李世民的後宮,封為貴妃,生下了李世民十三子趙王李福,李福被過繼給了已經掛了的李建成為嗣子。

“榮國公打的可真順,八個郡就這麼回來了,”慕容三藏道:“江南要是被他打下來,太子恐怕會不高興吧?”

獨孤凌雲挑眉道:“不要亂說話,太子怎麼會不高興呢?”

他的品級跟人家慕容三藏差遠了,但說話卻是老氣橫秋,因為在坐的,只論與太子的親疏關係,不論品級。

這就是千牛備身的牛逼之處,領導的警衛員。

龐韜笑道:“榮公想要繼續打,首先齊王就不會同意,軍輜在齊王手裡,斷了軍輜,榮公想繼續也不可能了,而且齊王一定會這麼幹。”

楊玄獎看向龐韜,道:“你的妻子,出身江陵沈氏?”

“嗯?是啊,”龐韜道:“仲牟的兩個兒子,也是娶的沈家姑娘。”

楊玄獎撇了撇嘴:“那你去打招呼,再要點錢吧。”

龐韜目瞪口呆:“我說清河公,沈家做主的沈夫人,去東宮也是非常禮遇的,我算什麼啊?哪有資格跟人家開這個口?”

慕容三藏看向玄獎,點頭道:“還是得您親自派心腹去啊,您是總管,我們出面不合適,顯得看低人家沈家。”

楊玄獎摸了摸鬍子,看向兒子楊臺:“那你去一趟吧,跟人家客氣一點,畢竟沈家已經給的不少了,我都有點張不開嘴了。”

楊臺笑道:“今日取之,它日予之,將來朝廷會補償的,有什麼張不開嘴的?我去就我去。”

沈家從一個小家族,在楊銘的扶持下,短短十餘年,已經是荊州第一大族了。

以玄獎的出身,都得給面子。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革命軍委員會

遊厲江湖的小生

穿越大秦:我靠手機逆轉國運

三個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