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鳳兒生下來的這個男孩,是楊銘的第八個兒子。

楊銘給取名楊玘。

八個兒子,兩個閨女,比例嚴重失衡啊,兒子多了肯定有好處,但壞處也不小,尤其是在皇家。

遠了不說,除了楊瑞之外,其他人早晚都得封王,這對國庫來說,是非常吃不消的。

楊銘帶有後世的認知和價值觀,並不會覺得自己的兒子,就一定要讓他們過的有多好,實際上縱觀華夏五千年曆史,藩王想要混個自然死,最好還是貧窮低調一點。

楊銘不會天真的以為,楊瑞是個大善人,不會殺弟弟,血淋淋的歷史已經證明,骨肉相殘在皇家是家常便飯。

老大楊瑞、老三楊琦、老五楊璨,這是一個媽生的,真要有了權利之爭,親兄弟也會下狠手。

所以楊銘破例,給老八起了一個小名:平安。

榻上,楊銘先一步躺下,而楊茵絳則是在媵女楊玉茹的服侍下洗腳,

“鳳兒也是真爭氣,生的很順利,孩子白白胖胖的,模樣與郢回小時候還挺像呢。”

楊銘嗯了一聲,便沒了下文。

楊茵絳好奇道:“平安這個小名,夫君寓意何在啊?”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楊銘閉著眼睛,淡淡道。

楊茵絳抿了抿嘴,點頭道:“我是孩子們的嫡母,雖然除了郢回他們三個,其他並非我出,但我不會薄待他們的,心裡也盼著他們能夠平平安安。”

說罷,楊茵絳給自己的陪嫁女使了一個眼色,後者趕忙來到塌邊,隔著被子給楊銘揉捏雙腿。

楊茵絳是不打算再生了,三個兒子足夠保障她這個母親的權威,而且生的孩子太多,對身體影響很大,會導致他的姿色面板加速衰老。

這是事實,這就為什麼後世很多女星選擇代,孕,生孩子會極大的影響身體結構,對於靠青春吃飯的她們,不划算。

而楊茵絳生了三個了,都是大胖小子,中間間隔時間又短,身材還沒恢復就又生,以至於她的屁屁已經沒有從前那麼緊緻了。

她有個不好的習慣,喜歡摸女人的身體,這個楊銘是知道的,近來楊茵絳發現自己的陪嫁女楊玉茹身體仍是如少女一般,摸摸對方,再摸摸自己的,不免有些黯然。

女人嘛,最怕容顏早衰,所以她不打算生了,太子妃的位置穩如泰山,她不希望自己以衰敗的身體逢迎自己的丈夫。

所以陪嫁女來生孩子,對她好處最大。

“進被子裡面伺候殿下,”楊茵絳吩咐一聲後,便脫鞋子上塌,躺在丈夫身邊,而楊玉茹,已經從下面鑽進了被子,至於她會幹什麼,只有楊銘和楊茵絳知道。

“玄邃他們明天就要走了,你還有什麼要囑咐的嗎?”楊茵絳半趴在丈夫身上,小聲道。

屋子裡還亮著燈,有專門負責掌燈的侍女跪在殿外走廊,等到亥時就會熄燈。

“該說的都說了,沒什麼囑咐的了,”楊銘淡淡道。

楊茵絳鼻尖擦在楊銘臉頰,輕輕的嗅著,道:“獨孤纂的那個兒子,你真打算讓他去門下省嗎?”

楊銘呼吸粗重道:“獨孤寅十五歲入仕,理政經驗頗豐,吏部的考評也不錯,可以去門下省試試。”

“噢”楊茵絳右手亂動,繼續道:

“郢回總是吵著搬去秦王府居住,我本不願意,但是叔公和父親,認為有此必要,畢竟是嫡長,早早獨當一面,對他有好處。”

楊銘睜開眼,皺眉道:“可以倒是可以,但是每隔三日,必須入宮給你我請安,也方便探知他在外面都幹了些什麼。”

“他想要開府,”楊茵絳道。

楊銘頓時挑眉:“這麼早嗎?可以給他找個長史,其他暫時沒有必要。”

“我也是這麼想的,那麼這個長史的人選,需要好好斟酌了,你心裡有沒有合適人選?”楊茵絳問道。

這個位置,不能用性格強勢的人,楊瑞眼下正在成長期,強勢的人輔佐,會導致楊瑞性格偏弱,不利成長。

最好是有學問有謀略,又本分的人,薛道衡不合適了,人家年紀大了,你不能往死了用。

楊銘愣道:“你是不是已經有屬意人選了?”

楊茵絳笑道:“什麼也瞞不過你,我是覺得,郢回與那個韋珪,除了年齡之外,其實算是良配,既然你有意放任,那郢回的長史就從韋家選吧,京兆韋氏,百世卿族,舒國公韋匡伯是韋珪的親二叔,德才兼備,他來做郢回的秦王長史,你覺得合適嗎?”

楊銘一臉驚訝:“我以為你會從你們家選?”

“實無必要,”楊茵絳坦誠道:“我那孃家,自然是全力支援郢回,用不著拉攏,而韋家是京兆望族,素來與我們家有些疏遠,藉著郢回或許能讓兩家走的更近一些。”

楊銘當然希望長子正妻的孃家,勢力足夠強大,這對楊瑞有好處,而楊茵絳的盤算也是如此。

自己的丈夫,可是有八個兒子,又刻意在淡化嫡庶之分,這對自己的兒子頗為不利。

所以楊茵絳認為,楊瑞也應該像楊銘年輕時候那樣,早早建立自己的班底,構建絕對權威,才能壓制住他那七個弟弟。

“行,那就他吧,”楊銘閉上眼睛,道:“我要睡了。”

楊茵絳趕忙在被窩裡推了楊玉茹一下,後者躡手躡腳的離開。

幾天後,蘇烈從嶺南迴來了,他沒有先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東宮跟楊銘彙報工作,而他的家裡,眼下有一位貴客。

裴淑英今天出宮,去王通的府上接楊瑾回宮,順帶去了唐國公府探望裴曦,然後呢,姐妹倆又去了蘇烈那裡。

蘇烈的妻子裴姝,在蘇烈去嶺南後的第三個月,便誕子了,還沒來得起起名字,小名餘慶。

生產時,裴淑英和裴曦就守在她身邊。

“我剛才聽建成說,定方回來了?”裴曦問道。

裴姝笑道:“還沒見著人呢,只是派隨從往家裡傳了個訊息,他現在應該在太子跟前。”

“他們是多年主僕,殿下見定方的日子,比見我的時間還久,”裴淑英笑道。

裴姝趕忙道:“阿姐玩笑了,殿下對你的寵愛有目共睹。”

裴曦八卦道:“聽說左備身府將軍韋匡伯,做了秦王長史,太子的兒子裡,也就瑾兒被封了魏王,阿姐是不是也該考慮瑾兒開府的事情了。”

“不著急,瑾兒還小,”裴淑英笑道:“今年才九歲,距離成年且遠呢。”

裴曦道:“總得在京師找塊地方,先將王府蓋起來吧?你是阿孃,這種事情是要早早計劃的。”

親王、包括郡王府邸,一般是在成年之前的三年內選址修建,楊瑾其實還沒到時候,不過這個不是死板的,可以靈活一點。

至於楊瑞,是撿了現成,他的秦王府,以前是他爹的。

裴淑英沉吟半晌,點了點頭:“是得提前挑一塊好地方,蓋不蓋王府先不說,地方總得先佔下。”

裴曦道:“不單單在京師,洛陽那邊你也得挑塊地方,東都光道坊,只有四家,秦王府、元壽、韋貞、郭榮,這座王府眼下也是人家世子的,瑾兒雖是庶出,終究是封王”

話沒說完,裴曦被裴姝的一肘子給打斷了。

裴姝趕忙笑道:“哪是什麼庶出?太子都說了,瑾兒是次子,你可不能亂說。”

“對對對,”裴曦也反應過來,趕忙道:“瑾兒可沒有叫過太子妃嫡母。”

裴淑英表情不變,笑道:

“你們不要亂想,也不要亂說,殿下的兒子裡,就屬郢回和瑾兒感情最深,他們兄弟和睦,打小一起長大,不會有問題,你們今後跟楊家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不要使臉色。”

“妹妹明白,”裴曦點頭道:“眼下京兆尹是宇文述,哪裡有空置的地段,還得找他問問,親王府規格怎麼也得四百畝,北邊裡坊,該遷走的就他們遷走,定要選個好地方。”

裴淑英蹙眉道:“國庫沒錢啊。”

“再沒錢,也不至於這麼點都拿不出來吧?沒錢親王府就不蓋了嗎?事關皇家顏面,阿姐要當回事的,”裴姝道。

裴淑英沉吟半晌,道:“那我改天先見見宇文述。”

“正該如此,”裴曦裴姝同時道。

當天晚上,回到東宮的裴淑英,去了陳淑儀的宜秋宮。

她得請陳淑儀做中間人,才方便見宇文述,她自己跟宇文述,是沒有任何交集的。

不過在此之前,她先跟楊茵絳說了一聲,楊茵絳自然是全力支援,與她一起去了陳淑儀那裡。

“一座親王府,怎麼也得一百多萬,眼下國庫確實是沒錢,”楊茵絳沉吟片刻,道:“但是咱們的庫裡有錢,要不從東宮出吧。”

“不妥,”陳淑儀斷然道:“一碼歸一碼,瑾兒的王府,必須國庫出,這不是有錢沒錢的事情。”

裴淑英嘆息一聲:“那就再遲幾年吧,這個時候我不想給殿下添麻煩。”

“糊塗,”陳淑儀道:

“瑾兒姓楊,乃殿下次子,怎麼能叫添麻煩?國庫每年都有七百萬的應急儲備,瑾兒的事,就是國事,他是你的兒子,還是陛下的孫子呢,他的事情,還輪不到你做主。”

“是這個道理,”楊茵絳點頭道:“明天朝會過後,讓宇文述來吧。”

說罷,楊茵絳握著裴淑英的手,道:“咱們三姐妹,是一條心,阿雲你最近也太謹慎了,不像你了。”

裴淑英笑了笑:“也許是年紀大了吧.”<BR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一百金

王草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