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西突厥的問題,楊廣的旨意終於姍姍來遲,裴矩給出的主意。

設定遼東都護府,以鄧暠為大都督,集遼東與涿郡之兵,攻略室韋,靺鞨、契丹、奚、霫等東北部族。

其實這幾個遊牧部落,本來就是臣服大隋的,但是他們也臣服突厥,屬於兩邊都在討好。

因為兩邊經常欺負他們,而他們扛不住。

楊銘本來一直在擔心,裴矩會像歷史上那樣,出餿主意分化東突厥,幸好沒有。

裴矩還是厲害的,楊銘都沒有想到這一招,趁著始畢往西打的空擋,把東北地區徹底拿下,等於是斷了東突厥往東擴張的可能性。

而這幾個部落,非常好對付,屬於那種一打就會投降,但是,打下來,大隋也不會花大力氣去管,因為那邊太冷了。

而打的目的,其實就是將藩屬國納入版圖,那麼今後,突厥就不能再將這裡當成自家後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而東北地區的資源有多麼豐富,楊銘是一清二楚的。

這個主意絕了。

先拿下再說,要徹底管理好,那得好幾百年。

所以楊廣的旨意裡,已經在安排拿下之後的事情。

東北地區設定五座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在平壤,周法尚為大都督,遼東都護府在遼東城,鄧暠為大都督。

拿下靺鞨之後,設定敖東都護府(吉林敖東),以靺鞨粟末部首領大乞乞仲象為敖東大都督,再設龍泉都護府,以靺鞨黑水部首領阿固郎為龍泉大都督。

拿下契丹之後,以契丹部首領大賀窟哥為松漠都護府大都督(內蒙古林西縣)。

以此五座都護府,鎮撫東北。

而裴矩已經親自前往涿郡,與靺鞨部、契丹部的三位首領接洽去了,能讓對方心甘情願的歸入大隋,肯定比真刀真槍打一場實惠多了。

畢竟靺鞨部原來還是臣服高句麗,而高句麗都被大隋給滅了。

“涿郡的糧倉,還囤積有一些糧食,足夠保障鄧暠對東北用兵了,何況裴矩已經去了,有他在,大事可成,”朝會散去之後的小朝會,楊約如此說道。

宇文述苦笑搖頭:“世矩之謀劃,每每出人意表,誰能想到他會這番安排,如果始畢沒有往西,肯定不會坐視我大隋侵吞東北,如今嘛,鞭長莫及嘍。”

東北地區其實在唐朝時候,有一個叫大祚榮的人建立了渤海國,他是大唐雙龍傳小說裡拜紫亭的原型,只是時間上有差異,小說裡渤海立國是李世民時期,實際上是李隆基時期。

渤海國的地盤包括吉林黑龍江、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疆域不算小。

而大祚榮就是當下靺鞨粟末部首領大乞乞仲象的兒子,也是朝鮮半島峽溪太氏的始祖。

至於契丹部落,在唐朝武則天時期,有過一場營州之亂,帶頭反唐的就是契丹部落的兩位首領李盡忠和他的妻兄孫萬榮。

這倆人本姓大賀氏,李盡忠就是眼下契丹首領大賀窟哥的孫子。

而李盡忠敗亡後,他的手下李楷固歸順大唐,在神探狄仁傑裡面,出場非常多,因為歷史上,這小子當時差點被弄死,就是狄仁傑救了他。

而李楷固有一女婿叫李楷洛,聽名字跟兄弟倆差不多,其實不是,為什麼要提他這個女婿呢?

因為他的女婿有個兒子,在平息安史之亂中,被稱為“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的一代名將李光弼。

他們都是契丹族。

楊銘笑道:“還是不能大意啊,此番攻略東北,重在裴矩,鄧暠不過是個馬前卒,如果一切順利,始畢能氣死。”

“哈哈,就是要氣死他,”楊玄感笑道:“他肯定想不到,我們會在他的屁股後頭放把火,不知道他收到訊息後,會不會撤兵呢?”

楊約搖頭道:“這就是為什麼陛下將左武衛和右武衛的虎符給送來了,始畢盛怒之下,或許會聯合西突厥,侵犯我西境,陛下先見之明,令人歎服。”

楊銘笑道:“先別急著歎服,虎符是有了,但是徵調兩衛大軍,沒錢沒糧也是白搭。”

崔仲方道:“長孫安業抄家之後的錢,以及其他監門將軍認繳的錢,有兩百多萬貫,已經陸續往下撥了,既然如此,那就先撥給左右武衛。”

“這個主意對,應該先給他們撥,萬一出事,他們是要往西走的,”宇文述感嘆道:“聽說太府寺的棉布,已經織出來了,太子腹中所學,令人歎為觀止。”

楊銘笑道:“幼時無事,常常讀書所致,你們大家還沒有見過新織棉布吧?”

“新織棉布,確實還沒見過,”眾人紛紛搖頭。

楊銘起身道:“走,我們去太府寺瞧一瞧去。”

太府寺的官署,就在皇城,這裡本來就有皇家司染署,一應紡織器械都有。

其實楊銘也沒見過這種古法織布的方式,今天也趁此機會見識一下。

事實上,他比宇文述等人,更為驚訝。

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實在是太厲害了,整個織布過程,非常之複雜,工序極多,每一個小巧的工具,都有其大作用。

這裡除了彈棉花的那個大木弓見過之外,其它他都沒見過。

“叮~~~叮~~~~叮~~~~叮~~~~”

彈棉花嘞~~~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

這是一個樂器。

雲定興跟在一群大佬身邊,為眾人一步一步詳解道:

“此木棉春種秋花,花先綻者逐日摘取,取不一時,棉絮和棉籽是粘在一起的,以此軋花機將其分開,去籽取棉,以懸弓彈化,再以木板搓成長條,以紡車紡成棉紗,最後繞在籰(yuè)上,紡於棉錠.”

楊銘觀摩著整個紡織過程,多少有點開眼了,因為他前世也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東西。

看來看去,其實就是一縷縷的棉線緊密的交叉在一起,織成一張棉布,而這個棉布很柔軟,保暖效果也好。

如果棉線粗大一些的,可以織成厚重的棉衣,更為禦寒。

這可是好東西啊,古代過冬如過關,有了禦寒神器,冬天也沒有那麼可怕了,因為還可以做棉被噢。

“棉區在黃河、江淮,那麼織布坊,還是要多設定在這幾處地方,”楊銘邊觀摩邊問道:“你們有沒有選址?”

元壽趕忙道:“回殿下,有的,河北以清河郡為宜,河南以洛陽為宜,江淮以江都、餘杭(杭州)、吳郡(上海一帶)、丹陽郡(蕪湖)為宜。”

楊約皺眉道:“南方不宜過多,還是要在北方多增設一些。”

宇文述趕忙道:“其實很合理的,紡織本來就是江南最興,工藝也最好,何況陛下最喜江南。”

楊約頓時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對對對,江南好。”

元壽微笑解釋道:“其實這樣選址,是因為江南的織坊本來就是分佈最多的,只需稍加改制紡機,就可織布了,河北的織坊雖然也不少,但不在朝廷手裡。”

“崔家?”楊銘問道。

元壽點了點頭。

“只要能織布,木棉也是可以賣給這些民間織紡的,咱們不是留種了嗎?大概需要多少年,無需再對外購種?”楊銘道。

元壽答道:“一株可留種六粒,栽種之後半數存活,以當下棉區擴充的速度來算,至少還得五到八年。”

“那就買,能買多少買多少,直到我們自己的留種足夠用了,”楊銘道。

元壽道:“種子漲價了,咱們的棉種全部購買於高昌,眼下西域動亂,貨物進出不易,數量較之從前銳減,量少而價高。”

不管怎麼說,西域那邊是打起來了,所以有些商隊為了規避風險,肯定會選擇暫停貿易。

眼下駐留在京師的胡商,數量非常巨大,他們知道西北有戰事,所以都不敢回去了。

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你就算鼓勵人家回去收購貨物,他們也不敢。

“除了高昌,哪裡還有?”楊銘問道。

元壽道:“龜茲國也有一些,但是價格更高。”

“能高多少?”楊約插嘴道。

元壽道:“一斤棉種大約五百金。”

“讓楊玄挺帶兵去買,能買多少買多少,讓他把錢先墊上,日後國庫撥還,”楊銘道。

楊約頓時錯愕,你老人家想讓我花錢就直說嘛,什麼墊不墊的,我將來還真敢跟你要這個錢啊?

玄挺是他的兒子,楊約將來掛了,家業是玄挺繼承的,他的錢就是玄挺的錢。

楊約趕忙道:“臣立即派人傳令,不過嘛萬一玄挺的兵員調動被東西突厥誤會怎麼辦?”

“買點東西誤會什麼?”宇文述笑道:

“買完就走,沒人會在意的,若是被突厥人問起,玄挺大可質問對方,你們擾了商路,害我買不著貨物,還好意思來問我?”

楊銘擺手道:“楊司隸的擔憂是有必要的,這個得看人的性格,玄挺性直要強,不肯吃虧,若是與突厥起了衝突,確實不妙,那就跟李靖也打個招呼,讓他盯著點玄挺不要亂來。”

“這個招呼非常有必要,”楊約道:“我終究是在京師,鞭長莫及,藥師來約束的話最為妥當。”

“那就這麼定了,”楊銘突然皺眉道:“他不會擔心我黃了他的錢,捨不得多買吧?”

“不會不會,不差這點錢,”楊約哈哈笑道。<BR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最強太子爺

都門帳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