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妾妃

竇彥這次去山西,六部衙門都得出人跟著,方便在當地協調部署。

他是東京營造土木監,洛陽沒建成之前,當地的刺史太守,都歸他指派,再說了,人家還是工部侍郎,正三品的中樞大臣。

石料算是解決了,憑藉長平郡一個地方,就足保供應,太行之巔不是說著玩的,人家那邊扒開土地往下面挖個十來米,就全是石頭。

長平郡,下設丹川、沁水、端氏、濩澤、高平、陵川六個縣,治所在丹川,也就是山西晉城市澤州縣高都鎮。

六個縣裡面,只是一個陵川縣,就能保證洛陽的全部用料,因為這個縣城,坐落在太行山上南部山脈的絕頂位置,與河南的河內郡直接接壤。

這裡的石料硬度最高,材質最好,後世用重型機械開鑿,都特麼費勁。

關鍵是還有大理石,以及遍地的紅土和石灰岩。

取料是從這裡,但運輸,還需要從丹川縣方向下河南,因為陵川縣與河南之間,幾乎沒有路。

後世大名鼎鼎的掛壁公路,就是為了連通陵川縣與河南地區,現在可沒有。

眼下,人可以翻山越嶺,慢慢過去,馬過不去,這裡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半封閉地區,開皇初年剛剛立縣。

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木料了。

昨天竇彥已經動身啟程,帶了很多人去了長平郡。

今天的朝會,議論就是木料從哪搞。

事實上,像大隋這樣的封建時代,木頭是完全不缺的,植被破壞一點不嚴重,遍地都能找到大料。

但是好的木料,還得是南方。

太子楊昭的意思是,宮城,必須用好料,這是毋庸置疑的,至於其它地方,可以從周邊地區就地取材。

朝會期間,裴矩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武華,是山西地區最大的木材商人,可以由這個人供應一部分木料,朝廷不出錢,事後可以給他補個官,就當是彌補了。

裴矩這個人,還是正直的,如果換成楊素,還給你補官?做夢吧你,老老實實白乾就行了。

修建洛陽,是為國家修,那麼砍伐林木,自然不用花錢,但這種事情,是有講究的,你不能見顆大樹,論斧子就砍。

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幹,就像長平郡的磚灰窯,不是誰都能幹的。

商人,是底層人士,伱再有錢,那也是下等人,但是你花點錢可以做官,翻身做上等人,那誰都會樂意。

武華肯定也樂意,這個人,就是武則天的祖父,祖籍山西文水。

“我看行,”楊銘點頭贊同。

楊達也點了點頭:“這個人倒是可以試試,眼下就需派人立即徵調。”

太子楊昭笑了:“今日朝會的氣氛,還算和諧,接下來,我們再議宮城所用木料,應該從哪裡運送。”

臨近中午,也算是議出一個結果,宮城用料,由荊、揚二地供應,那裡有最適合營造宮殿所用的松木和杉木。

松木北方也有,但是材質和南方樹種區別較大,北松油性太大,不防火。

荊、揚部分地區有金絲楠木,在大隋,它就叫楠木,是比較珍貴的木料,大興宮裡面也有這種料,但不多。

四川也有好料,但是運輸太費勁。

商議來商議去,單是宮城木料的運輸,就要消耗人力二十萬。

歷史有記載: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轂終日不過進三二十里。略計一柱,已用數十萬功,則餘費又過於此。

楊銘也沒有辦法,他敢在這上面提意見,那就是不孝,畢竟宮城是老爹住的地方,真把楊廣得罪壞了,自己以後能不能參加朝會都是個問題。

所以他還是將十六條草案搬了出來,奢侈就奢侈吧,少死人就行。

木料這一項,主負責人是楊達,宮城木料,則是交給工部侍郎柳肅來負責。

歷史上,楊達也是因為修洛陽,和武家結成了聯姻,成了武則天的外祖父。

柳肅即刻動身,趕赴荊州豫章郡,主持工作,朝廷這邊如果有另外補充,會由官驛遞送給他。

楊銘這些天,忙的頭都大了,整個人非常疲憊。

回到家裡,已經是下午,探視過王妃和兒子之後,他叫來暖冬涼夏,給自己按摩身體。

這時候,徐景又進來了,

“唐國公長子建成求見。”

“就說我休息了,不見,”楊銘沒時間浪費在建成身上,難得的下午休憩時光,他不想浪費。

不大一會,他便睡了過去。

李建成見不到楊銘,只能悻悻然的返回家中。

剛進門,李淵便急切的詢問道:“怎麼樣?秦王答應嗎?”

建成搖了搖頭:“面都沒見著,殿下下朝之後,便一直在休息,聽管家說,殿下這段時間非常疲累,咱們能不能換個時間再去啊?”

“你懂什麼,”李淵責備道:“秦王現在被拜為東京營造大監,不日便會前往洛陽,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你阿姐已經十八了,錯過今遭,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建成在楊銘的撮合下,已經成功和裴蘊的女兒裴曦配對。

但是按照迷信說法,建成上面還有個姐姐,姐姐嫁出去,他再成婚才符合規制。

所以李淵打算將長女李秀晴許給楊銘,因為楊銘的王妃和正妃之下,還有個妾妃的位置空著呢,妾妃是從四品。

畢竟眼下的楊銘,聲勢如日中天,先封秦王,又平滅幷州之亂,如今有總督東京營造,女兒給人家做個妾,不虧。

有了這層關係,楊銘今後也可以幫著自己的長子建成安排安排。

建成老大不小了,現在還只是個候補官員,想要入仕,需要有分量的人舉薦才行,楊銘無疑是最佳人選。

但是建成,不好意思再去了,人家那麼累,哪有功夫見他這個閒人啊。

“唉”李淵不住嘆息:“臉皮子這麼薄,你能幹成什麼大事?”

但是建成在他爹這裡,臉皮是厚的,不管他爹怎麼埋汰他,反正就是不去。

傍晚時分,楊銘睡醒了,只覺得這一覺睡得特別舒服,醒來後神清氣爽。

於是他讓徐景跑一趟唐國公府,把建成喊來,瞧瞧這小子到底有什麼事。

李淵大喜過望,趕忙令兒子出門,臨行前還將女兒的畫像都準備好了。

殊不知,李秀晴什麼模樣,楊銘早就知道了。

“就為這事?”楊銘合上畫軸之後,哭笑不得,李淵還真是豁的出去啊。

不過這幅畫像,顯然出自名匠之手,竟然比自己當初在祖母獨孤伽羅那裡見到的畫像,更為逼真。

建成不好意思的點了點頭:“我阿姐還是美貌的,就是不愛說話,人挺沒趣。”

“哈哈.”楊銘被他這句話給逗笑了。

你是親弟弟嗎?哪有這麼揭自己姐姐短的?

楊銘笑道:“是唐國公的意思?”

建成趕忙點頭:“阿爺阿孃都願意,說楊家哥哥是皇室貴胄,阿姐許你,一點不虧。”

楊銘笑得前仰後合,當然不虧了,李淵也真是打的好算盤啊,也難為建成這麼實誠。

不過楊銘心裡清楚,建成在他面前實誠,在別人面前就未必如此了。

李秀晴給自己做妾妃,倒也沒什麼,畢竟嫁夫隨夫,將來就算李淵真有機會造反,李秀晴跟他爹也沒什麼關係了。

正如柳述獲罪,蘭陵公主楊阿五,寧可跟親哥哥楊廣翻臉,也絕不改嫁是一個道理。

“轉告唐國公,選個好日子,就給送過來吧,”楊銘笑道。

建成大喜,趕忙答應一聲,一路小跑出了王府。

妾妃雖然有個妾字,但不是一般的妾,人家是有品級的,如果楊銘是皇帝,那麼這個位置等同於貴妃。

納了李秀晴,那麼至少眼下,能將李淵綁在自己這條船上,不要小看李淵,他這一支,是目前整個隴西李閥,勢力最大的一支。

而且李淵現在接了蔡王楊智積的班,成為左羽林衛大將軍,直接負責皇帝楊廣的安保工作。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跟著去洛陽,因為楊廣帶走的是右羽林衛和宇文述的左衛,共四萬人。

李淵的媳婦竇氏,孃家那邊的勢力也是相當強悍,好幾個國公,而竇氏,是北周關隴集團領袖宇文泰的親外孫女。

楊銘也是出於這一點考慮,才下的決定,他現在需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援。

楊茵絳、裴淑英、李秀晴,都是正統的關中集團。

唐國公府,收到訊息的李淵大喜過望,已經著手準備女兒的嫁妝。

楊銘如果還是郡王,李淵是不可能這麼做的,如果楊銘和太子楊昭關係不佳,李淵也不可能這麼做。

近來有小道傳言,說是太子打算廢了太子妃崔氏,李淵本有意將女兒送進東宮,但後來一琢磨,正妃都能廢,自己閨女給人家做妾,一旦不得寵,豈不是下場更悽慘?

終究是嫡親的閨女,李淵下不了這個狠心,所以盯上了楊銘。

至於已經被授封齊王的楊暕,李淵壓根就沒有考慮過,這個人太濫情了,名聲不好。

我是嫁女兒,又不是賣女兒。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文朝軼史

唐城老表

三國:貂蟬稱帝開局拐走關羽張飛

大嶼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