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民部尚書

楊銘也去了韋府一趟,弔唁韋衝,順帶安撫了韋挺一番。

當日在楊廣面前,楊銘曾經幫他說話,所以韋挺心裡很感激,事後將楊銘送出府外,敬重非常。

人過五十不稱夭,韋衝六十八歲亡故,其實已經算高壽了,當然,如果不是齊王妃突然暴斃,他應該還能再活幾年。

所以韋挺的怨恨,都集中在了楊暕身上,如果不是楊暕亂搞,他們家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三天後,朝會如期舉行。

楊廣對這件事情絕口不提,下面的人更是不敢提,大家都當做沒有發生一樣。

但楊廣心裡已經打定主意,等到東京建成,他就去洛陽收拾楊暕。

在楊堅時期,任何官職出缺,什麼時候補,得一直等到楊堅尋摸到合適人選。

楊廣基本上是繼承了乃父的政治思路,所以經常也這麼幹,但是現在,民部管著運河的補給一事,必須得有人主持才行,不然洛陽那邊,齊王馬上就會亂了陣腳,以至於影響到運河開通。

而楊廣心裡其實已經有了一個合適人選,但是他還是想要聽聽,這幫大臣們都是什麼想法。

首先,他將目光看向了自己兒子,楊銘會舉薦誰,楊廣心裡是非常感興趣的。

雖然民部尚書這個位置,無論楊銘舉薦誰,他都會否決,因為他是不會讓老三將手伸進民部的。

“秦王覺得,何人可以接掌民部,以續其事?”

楊銘站出來道:“兒臣舉薦吏部侍郎楊玄感。”

這話一出,很多人都傻眼了,包括楊廣同志。

論資歷,楊玄感不夠格,論能力,楊玄感不行,論形勢,楊素現在下野了,弘農楊正在走下坡路。

以此三點來看,楊玄感連作為候選人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楊玄感聽到這句話,心裡還是很高興的,腰桿瞬間挺得筆直,別看自己這個女婿平時不給他好臉色,關鍵時刻還是不會掉鏈子的。

楊廣呵呵一笑:“朕會酌情考慮。”

這句話,既給了兒子面子,也沒有刺激到楊玄感,但是明眼人心裡都清楚,楊玄感是真不行。

這時候,楊廣的頭號寵臣來護兒站出來,道:

“臣舉薦許國公,出任民部尚書。”

許國公,就是宇文述,毫無疑問,宇文述是有這個能力的,但是宇文述自己心裡也明白,自己不可能擔任此職,如果是他,皇帝會提前跟他打個招呼。

沒打招呼,就是沒戲。

接下來,各方紛紛下場,舉薦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選。

既然是舉薦,當然得把這個人捧起來,所以每一個被舉薦之人,都被誇讚的天花亂墜,就好像民部尚書不用他,民部的工作就不能施展。

還有人舉薦楊銘,甚至還得到楊廣讚揚,誇他有眼光,但楊銘心裡清楚,老爹是擱這演戲呢。

下面這幫糊塗鬼,被人家耍的團團轉。

整整一個半時辰,楊廣這邊都沒有拿主意,很顯然,被舉薦的這些人,都不符合楊廣的心意。

楊銘也在心裡盤算著,東宮那邊到底有哪個人,適合坐這個位置。

他認為,這個位置必然是出自太子黨,楊雄、楊弘都有機會,但是這兩人已經是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再兼個一部堂官,似乎權力給的太大了。

那麼還能有誰呢?

歷史上,楊廣一朝做過民部尚書的,有好幾個,其中一個人,按照歷史看來,應該是要接班的,但是楊銘覺得,此人眼下,好像有點過於低調了。

老爹不會是屬意他吧?

這個人給楊勇做過太子右庶子,現在是楊昭的太子左庶子,身上還兼著左侯衛將軍,年齡也不小了,五十八歲。

有沒有可能,楊銘都想試著舉薦一下,因為大哥楊昭註定今年會病逝,自己有了舉薦這層香火情,今後說不定用得著此人。

於是楊銘站出來道:“民部眼下責任重大,負責運河所需的民夫徵調及糧食供給,這兩項在東京營造期間,一直都是太子在主持,所以東宮那邊可謂輕車熟路,接手民部會順利很多,所以兒臣舉薦太子左庶子長孫熾,為民部尚書。”

楊廣頓時愣住了.這小子怎麼想到的?

他是在揣摩朕的心意?如果是這樣的話,老三也太可怕了。

好在這個時候,楊銘刻意將目光移至對面,瞥了人堆里長孫晟一眼,這個微小的動作被楊廣捕捉到,心中頓時釋然。

還好,長孫晟就是老三提上來的,如今幫長孫熾說話,應該是和長孫晟商量好的。

楊廣也在心裡安慰自己,他的自負,不允許別人猜透他的心思,

長孫晟收到楊銘的眼神後,也是一臉矇蔽,你看我幹什麼啊?咱們倆私下可沒有合計這件事啊?

秦王一向小心謹慎,今天怎麼回事?朝堂上也是能使眼神的地方?

長孫熾是長孫晟的親二哥。

雖然楊廣打定主意,只要是老三舉薦的,他一個都不同意,但是人家跟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撞上了,那就沒辦法了。

長孫熾終究是老大的人,老三就算有舉薦之情,也並無大礙。

於是楊廣欣慰的點了點頭,笑道:

“秦王的提議,朕深以為然,為今之計,是儘快接續民夫徵調與糧食供給,長孫在洛陽一事上,一直輔輔佐太子,駕輕就熟,由他來接手會容易很多。”

這句話等於是拍板了,雖然諸位大臣仍有不贊成的,但是楊廣一旦定下的,基本就改不了了。

於是楊廣當場宣佈,長孫熾出任民部尚書,而太子左庶子的差事,仍然兼著。

明擺著就是增加太子東宮的勢力,再有異議的,基本就是傻逼了。

朝會結束之後,長孫晟本想著追上楊銘問問情況,順道感謝一下人家,結果楊銘主動去找蘇威了。

蘇威繼續向前,目不斜視道:“殿下怎麼猜到是長孫熾?老夫想破腦袋也沒有想到會是他。”

“當然是用腦袋猜的,”楊銘微笑著與蘇威聯袂而行,道:“尚書省如果出缺,蘇公幫我補個人怎麼樣?”

尚書省,是國家權力中樞,這裡面的人,大多都有真才實學,而且很多年齡偏大。

年齡一大,身體就會出毛病,也就容易告病返家,空出位置,而楊廣也一直在給尚書省補充新鮮血液,替換掉那些老邁腐朽之人。

蘇威笑道:“殿下先告訴我,你想補的那個人是誰?”

“現任太常寺太祝,陳叔達,”楊銘道。

“噢原來是他,”蘇威點了點頭:“老夫有過風聞,說這個人走的是裙帶關係,聽說秦王嬪陳氏,是他的侄女,這麼說,殿下也是因為這層關係,保舉此人?”

楊銘笑道:“不是,是我個人比較欣賞他。”

蘇威忍不住笑道:“能得殿下賞識,陳叔達運氣不錯,放心,一旦有缺,老夫這邊會優先考慮此人,”

“但是.”蘇威突然狡黠一笑,道:“大家都知道,殿下兼任鴻臚卿,不過是一時之舉,事後殿下肯定也看不上這個位置吧?”

楊銘頓時會意,笑道:“蘇公放心,等打發走鐵勒那幫人,本王這邊,必然會保舉令郎接任。”

蘇威點頭微笑。

他的兒子蘇夔,是鴻臚寺少卿,少卿和卿,雖然只差著一個等級,差別可就大發了。

好比後世的局zhang和副局zhang,在正的面前,副的和底下其他人,沒什麼區別,

而有些人幹一輩子副的,都提不了正。

如果蘇夔能夠成為一寺主官,那麼將來再有變動,肯定也是幹正的,不會再去幹副的了。

這是一個大臺階,上去就上去了,上不去就不好上去了。

蘇威肯定不方便提拔自己兒子,所以借楊銘的手,是最合適的。

雖然楊銘眼下似乎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別忘了,人家是親王,是正一品的皇子。

一直出了朱雀門,蘇威和楊銘才算分開,剛坐上馬車,就聽陳奎說,長孫晟來找了。

於是楊銘將他邀上馬車,笑道:“有什麼事情,去貴府再說吧。”

長孫晟倍感榮幸,卻不知道楊銘這裡,惦記著他的閨女呢。

他的府邸,不在九三這條線上,而是次了一等,在九四,因為長孫晟身上沒有爵位,只有個上柱國的勳位,還是楊銘給他爭取的。

他爹的平原縣侯,被他大哥長孫謩給襲了,但是他大哥掛了。

楊廣早些時候不待見老二長孫熾,所以沒有讓長孫熾襲爵。

長孫府在永寧坊,佔地面積也不算小,這是當年楊堅因為長孫晟在突厥外交上面的功績,賞賜給他的。

如今他的兒女和妻子,都住在這裡。

進府之後,當然要由夫人高氏親自接待,端茶遞水皆親力為之,殷勤侍奉。

每一個被伺候的人,都伺候過別人,誰都不能例外。

楊銘就座之後,笑道:“我舉薦乃兄,私心肯定的是有的,當然,長孫熾在東宮輔佐太子,實心用事,也是本王看重他的原因之一。”

這個時候,功勞就要往自己身上攬了。

長孫晟一臉感激道:“二兄是有大才的,可惜性格木訥,少言寡語,以至於不顯人前。”

謙虛了.性格木訥的人,可做不了太子左庶子,五品以上的官員,哪個不是人精?

楊銘環顧左右道:“真要說到木訥,本王第一時間想到的,反而是令郎無忌?他可在府上?”

“在的,”

長孫晟點了點頭,趕忙給妻子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將兒女們都帶進來,拜見秦王。

楊銘年齡不大,輩分卻大,長孫晟有意交好,自然會讓家中晚輩出來露露面。

若能在楊銘這裡混個臉熟,總是有好處的。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男神系統逆境翻盤爭霸天下

崆峒山裡的赤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