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李淵的野心

仍在宴會等待訊息的楊廣,已經整整坐了三個時辰,他不走,其他人也不敢走,跟著他一起等訊息。

這時候,一名內侍進來在高野耳邊低語幾句,隨即高野又湊至楊廣耳邊,小聲嘀咕了一番。

楊廣聽完面無表情,只是朝群臣說道:“朝會的時間就快到了,你們先回各部,收拾一下吃些早飯,等朕召見。”

很明顯,楊廣這是要將他們打發走,楊暕、裴矩等人趕忙起身告退。

等人都走乾淨之後,李淵父子被內侍從側門悄悄帶了進來。

半晌後,楊廣嘆息一聲:

“是朕教子無方。”

跪在地上的李淵趕忙道:“齊王並非有意,他的目標是王裕,小兒也是時運不濟,命該有此劫難。”

就算楊廣再不喜歡楊暕,李淵也絕對不敢當著老子的面罵人家兒子,他甚至還得違心幫楊暕開脫,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皇帝都不會治兒子的罪。

而他,更不能揪著楊暕不放,否則遭殃的會是他。

楊廣點了點頭:“雖是無心,但惡果已成,玄霸這孩子天生體弱,但朕觀之不似凡人,此番被上天帶走,恐有神位加持,也許是好事。”

這尼瑪說的人話?李淵心裡一萬個草泥馬飄過,活了這麼久,就沒見過替自己兒子開脫,能說的這麼冠冕堂皇。

我是不是還得謝謝他啊?謝他讓我兒子去當神仙?

李淵不吭氣了,你這話可交代不了我,我特麼死的是嫡子。

楊廣當然知道交代不了,繼續道:“老二是有些無法無天了,叔德(李淵字)放心,朕會給你一個交代。”

行,伱有句話也行,但不能糊弄我。

李淵磕頭道:“但憑陛下做主。”

楊廣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他知道李淵是聰明人,不會將這件事外傳。

他確實是包庇楊暕,我不包庇自己兒子,難道我包庇你?

等到李淵父子走後,楊廣臉色陰沉,冷笑道:

“這個阿婆面,他剛才是在要挾朕?”

李淵對楊堅夫婦,是發自內心的懼怕,但對楊廣,沒有那麼怕,畢竟兩人是表兄弟,平輩的。

今天他來,就是要個說法,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兒子的死必須有價值,不能白死,所以他今晚來,就是要補償來的。

你兒子殺了我兒子,你看著辦吧。

但楊廣是什麼人?明知道錯的是自己兒子,但是他不會認這個錯,正如他的觀念裡,合理的事情就沒問題,楊暕殺王裕,必然是皇后在背後唆使。

為母出氣,非常合理。

就是老二太愚蠢了,這種事情,你怎麼能跟幕僚商量?老三要是幹這種事,絕對偷摸摸的自己就幹了。

廢物啊.

大概半個時辰後,朝會舉行。

這時候的楊暕,已經徹底虛了,因為他自打知道李淵兒子被誤殺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弄死自己的祭酒李玄道。

但是宮外傳信進來,說是李玄道已經不知所蹤,妻妾兒女也都不在府上,多半是跑了。

眼下這種非常時刻,楊暕也不方便大張旗鼓的在城裡找人,所以他基本確定,事情多半是暴露了。

無所謂.老子咬死不認,你能把我怎麼樣?

他害怕的只是他爹而已,他怕他爹生氣,絕對不是怕李淵報復。

你想報復?行,咱們劃出道來比劃比劃。

裴宣機和韋匡伯,眼下正被楊廣劈頭蓋臉的訓斥著,斥責他們辦事不利,連個兇手都抓不到。

刑部和大理寺,當然也跟著一起捱罵了。

昨晚的一切經過,裴宣機和韋匡伯,已經老老實實都說了,沒有半點隱瞞。

一聽到秦王側妃裴淑英的近衛箭矢丟失,虞世基趕忙站出來道:

“是不是應該好好查一查秦王妃的那個部曲?”

楊玄感冷笑道:“那你去查呀,趕緊去,河東王與滎陽王正等著你查呢,快去快去。”

“玄感莫要嘲我,我是在說正事,”虞世基道:“誰也不敢保證,不是那個部曲在引導兩位殿下包庇他呢?”

裴宣機不樂意了,怒道:“你的意思,一個近衛能蠱惑兩位皇孫?這麼說,你認為兩位殿下在說謊嘍?”

“兩位殿下年幼,此人又是近衛,包庇也在情理之中,”虞世基道:“我的意思是,兩位殿下即使包庇,那也是合情合理,沒有一絲過錯。”

這時候,裴矩不溫不火道:“虞侍郎不該姓虞,你該姓楊。”

“這這.右僕射這是什麼話?”虞世基嘴角抽搐,他是不敢和裴矩對線的,相差太懸殊。

楊恭仁趁著裴矩這句話,接茬道:“可不敢,我們楊家高攀不起,我雖姓楊,但也沒膽子拿兩位皇孫說事,還是虞侍郎厲害,楊某佩服之至。”

1 vs n,這尼瑪沒法打,虞世基頻頻給楊暕宇文述他們使眼色,可惜兩人沒有反應。

楊暕是心虛,而宇文述則是心知這件事絕對跟裴淑英沒有關係,犯不著下場跟裴矩對著幹。

李淵眼下不在朝會,因為事情沒查清楚,他還得繼續裝模作樣的查,而且還得收斂兒子的屍身,安撫自己的妹妹。

這時候,楊廣看向老二,道:

“齊王覺得,楊瑞和楊瑾的那個近衛,該不該查?”

當然不能查,這特麼就沒有這個先例,今天能查他,明天就能查我的,

楊暕果斷道:“既然有目擊證人,證明兩位皇孫確實玩過投壺遊戲,還有什麼好查的呢?一個小小的王裕,如果他真的得罪弟妹,有一千種死法,但絕對不是被暗殺。”

他是在給自己洗脫呢,意思是王裕這號小人物如果得罪我,我有的是辦法整死他,犯不著暗殺,所以這事不是我做的。

蘇威聽完後愣住了,這話說的屬實可惡啊,只見他看向楊暕,道:

“若是我得罪了齊王,不知道有多少種死法呢?”

楊暕愣道:“我又沒說你,你站出來攪和什麼?”

“我怕得罪齊王,”蘇威呵呵笑道。

“好了.”楊廣一開口,眾人紛紛噤聲,只聽皇帝淡淡道:

“過了上元節,朕欲返京師,諸卿早做準備,唐國公長子建成,聰慧仁德,封襄城太守,留下任職吧,原襄城太守進尚書省候補,由蘇威裴矩斟酌任命。”

襄城郡就在洛陽南邊。

說罷,楊廣直接起身走了。

群臣們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一個個大眼瞪小眼,愣在當場。

昨晚的事情,不說了?就這麼草草幾句話就結束了?這也太糊弄了吧?

安撫李淵,這個合情合理,李淵的長子建成本來就是皇帝的千牛備身,而千牛備身一般都會外放地方,一下子做個太守雖然跨度有點大,但也勉強可以接受。

但皇帝的態度,有些奇怪,過完節就急著回京師,這麼著急幹什麼呢?李淵兒子的事情還沒有眉目呢。

朝會結束,楊暕沒有直接離宮,而是去了蕭皇后那裡。

蕭皇后正在等著他呢。

一見面,當媽的立即便是一個大耳刮子伺候,怒道:

“你什麼時候做事情能夠穩妥一些?怎麼能留下這麼大的把柄?”

楊暕嘿嘿賠笑道:“阿孃放心,不過是一時失手罷了,不妨事的。”

“朝會之前,你父皇來過我這裡,他已經什麼都知道了,李淵自己也知道,”蕭皇后怒氣衝衝道:

“你呀你,沒個輕重,趕緊想辦法找到你那個幕僚,把事情解決了,不然李淵若是將人握在手裡,你會很被動的。”

楊暕獰笑道:“他還有膽子要挾我不成?”

蕭皇后道:“這可說不定。”

“呵呵.他絕對不敢,”楊暕冷笑道。

“明天晚上,你陪我去一趟齊王府,”李淵從安放兒子屍體的房間走出來,看著一旁的長子建成道:

“我雖不能找他算賬,但你弟弟也不能白死,楊老二必須給我們一個交待。”

李建成一臉嫌惡道:“這個王八蛋肯定不會認的,阿爺去了也是白去。”

“你懂什麼?”李淵斥責道:“你要學的東西多著呢,明天隨我一起,期間不要說話,你認認真真旁聽即可。”

李淵現在基本走到哪,都會帶上建成,目的當然是培養自己的兒子,以前只顧著自己往上爬,忽略了對建成的教導,以至於建成如今的性子有點太實誠,沒有多少城府,遇事還沉不住氣,這可不行。

實誠人,是個貶義詞,在世家大族眼中,實誠等於愚蠢。

楊玄感放在正常人當中,絕對算是聰明的了,但是在楊素這種級別的人眼裡,卻是個痴呆兒。

李建成絕對不蠢,但李淵總是覺得兒子太蠢,恨不得將自己的所知所學,全都傳授給兒子。

但他也清楚,言傳不如身教,所以才會一直將兒子帶在身邊,就是要讓建成看看他遇事是怎麼處理的。

只聽李淵徐徐道:“大隋中樞真正掌權的,是三省,其中以尚書省為最,但是我現在卻是個武將,想要進尚書省,說不得還得去地方做幾年官,轉換一下身份,而眼下就是個機會。”

李建成皺眉道:“大隋自無文武分途之事,阿爺想進尚書省,沒那麼麻煩吧?”

“你不懂,高祖皇帝以及當今陛下,用人很有講究的,”李淵耐心解釋道:

“外官入朝,朝官外放,這是必然趨勢,一個人在一個位置上,是不能超過五年的,你爹我今年已經四十三了,外放五年就是四十八,剛好回京可以進入中樞,再幹五年也就快乾不動了,那個時候就要靠你和世民元吉他們,我不進中樞,你們兄弟幾個就起不來。”

李建成似懂非懂道:“那阿爺到底打算怎麼做?”

“你明天看著就是,”李淵高深莫測道。

像他這種級別,想要進尚書省,那肯定是奔著一部尚書去的,而楊廣即位至今也有四年了,李淵覺得自己可以再往上走一走了。

左備身府大將軍,聽著挺牛逼,實際上就是個保鏢頭子,李淵當然不會滿足於此。

他希望成為高熲楊素那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逆九川

落雨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