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都是溺水意外的高發期,新聞事件屢出不窮。

從高速下來,穿過幾個崎嶇難行的村子我們到了事發村,和周圍村落不同的是,這裡修建的十分氣派整潔,連村口都有大大的石門牌樓。

家家戶戶不是小洋樓就是寬闊的平房院落,道路平整有序,和前面村子的貧富差距一眼就能看出來。

走至村口之時,那裡聚集了一群村民,一下淹死四個孩子,這早成了村裡的熱點新聞。

大寶把車停在路邊,搖下車窗,故意問道:“老鄉,你們村子的水庫怎麼走?”

按照導航我們完全找的到事發地,但每到一個地方先收集‘情報’,是大寶的習慣。

一群五六十歲的大爺看著我們,其中一個離著我們車子最近的大爺說道:“那裡才死了幾個小孩,都被警察圍起來了,你們去那裡幹什麼?”

大寶不答反問:“孩子的屍體打撈上來了嗎?”

“水庫那經常死人,死不見屍的多,運氣好點的衝到了下游淺灘,運氣不好的,哼……”大爺欲言又止,冷哼一聲。

這時候就要發揮大寶見人說人話的特質了。

他和袁瞎子都下了車,掏出常備的中華煙,挨個發了一根,我坐在車裡靜靜聽著。

這水庫修建於四十年前,聽老鄉說,修建剛通水時就出過人命,男人的屍體一直沒打撈上來,那時候鬧的人心慌慌。

後來上邊賠了一筆錢,又給村裡塞了點封口費,以求息事寧人,可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再加上時過境遷,很多老年人都拿這事嚇唬小輩,說什麼當年死的那人怨氣未消,變成了水鬼。

可家裡大人再怎麼勸告,貼警示牌,依然有淘氣不聽話的小孩偷偷下水。

水庫本就多暗湧淤泥,且水草茂盛,一旦深陷或腿被水草纏住,很容易出事。

“您剛才說運氣不好的怎麼樣?不就是屍體打撈不上嗎?水庫下邊本來就有暗湧連線江河,打撈有困難這個我知道。”袁瞎子說道。

一群大爺別有意味的看著大寶和袁瞎子。

剛才說話的大爺,眯著眼,長吐一口煙:“小夥子,衝你這根菸,再告訴你件事。”

大寶從口袋裡掏出幾張紅票子,偷偷塞到大爺手裡,大爺眉毛一挑,壓低聲音:“那庫裡有河神,打撈不上來的孩子都被他老人家帶走了,我們叫祭河神。”

“這能打撈上來的屍體就是河神老爺慈悲,讓家裡留個念想,打撈不上來的就是永遠侍奉他老人家去了……”

“這些年我們村裡風調雨順,現在又發展成了周圍的典型文明示範村,都是靠他保佑,那些死了的孩子,本來就是河神的童男童女,長不大的。”大爺抬頭突然問道,“童子命知道不?”

這簡直是袁瞎子的專業對口!

只見袁瞎子眉毛一挑:“春秋寅子貴,冬夏卯未辰,金木馬卯合,水火雞犬多,土命逢辰巳,童子定不錯,大爺你這是問到我的長處上了。”

民間一直流傳童子命一說,這樣的孩子大多長得漂亮,氣質脫俗,但從小身體素質差,命運多舛,性格孤傲。

而且大多長不大,一歲三歲六歲十二歲十八歲二十四歲都是幾個關鍵的坎。

這些童子投胎下界,有的是帶著上界的使命,有的是為了了一段世俗因緣,有的是犯錯被貶……

幾個抽菸的大爺一聽這話,紛紛站起身圍了上來:“看你年紀輕輕,沒想到是位先生啊,先生現在有沒有時間,幫我家小孫女看看八字怎麼樣?”

“你們還沒吃飯吧,去我家裡吃點東西……”

“……”

國人果然對風水八字有著迷之嚮往。

袁瞎子擺了擺手,拿腔拿調道:“各位大爺,我們現在有事在身,吃飯就免了。”

他看向剛才和我們說話的老鄉:“大爺,託您給我們帶個路,我們要去水庫看一下。”

大爺哎哎著點頭答應,不等袁瞎子再說話,就拉開後車門,一屁股坐上來。

“哎呦,車裡怎麼還有個小丫頭。”大爺笑著對我點頭,隨後打了個冷顫,“你們車裡空調開的可真低……”

哪是空調開的低,您身邊坐著兩個小鬼差呢!

還好大寶的車寬敞,機靈小鬼氣哼哼地飄到了後尾廂。

“大爺,你剛才說的河神是什麼?”

“就是河裡的神唄。”大爺看了看我,不以為然地說道,“當初這水庫剛建成的時候,死的那人其實就是祭了河神,我們村當初是附近有名的窮鄉僻壤,這幾年村裡陸陸續續出了好多有出息的能人,從外邊打拼成功後不忘鄉親,都回來修路辦廠,帶動著整個村子都發展起來了。”

“我們村現在有三個農產品加工產廠,都暢銷海外了!”大爺一臉驕傲,“你們開車過來的時候也看到了吧,其他村子都沒我們村子建設的好。”

大寶和袁瞎子都上了車,我們一邊往事發地去,一邊和大爺閒聊。

“那是人家祖墳冒青煙,關河神什麼事?”大寶嗤笑一聲。

“我看你們是外來人,說說也無妨,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大爺兩手扒在駕駛座椅靠背上,頭往前探,“我們村子裡出的這些有錢人,家裡都祭過河神……”

我立馬懂了:“那些人家裡都出過人命?”

大爺點點頭,笑的有些神秘。

早些年人們都不開化,很多地方都有用活人祭奠河神、水神、山神一說,但凡用活人祭祀換的一方平安的不是妖魔就是歪道。

“合著你們村裡都巴不得家裡死小孩兒唄?祭個河神,保佑全家衣食無憂,飛黃騰達。”大寶冷笑道。

大爺撇撇嘴:“小兄弟,話不能這麼說,都是爹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怎麼能不心疼?三四十年前,哪家沒四五個孩子,又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說句不好聽的,死個孩子少了張吃飯的嘴,那時候祭河神的多一些。”

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但確實是那時候的現狀,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現在家家戶戶差不多隻有一個孩子,生二胎的少,各個都是寶貝疙瘩,誰願意自己絕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光都記得

痠麻粉條

逆天改命,男高中生的無敵之路

淺離A

我玩恐怖遊戲順便談戀愛

醉苼

如初如見

愛吃深夜拌麵的花鴛月

在暴雪時分2

使用者42129408

可我是真的喜歡你啊

佳佳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