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大賀摩會敢怒不敢言的隱忍姿態,突利可汗很是受用,臉上漸漸的浮起一絲笑意,手指敲打著桉桌,神氣十足的說道:“爾等既然依附於突厥,受到突厥勇士的庇護,那就要供養勇士,這是千百年來不變的規矩”。

說完之後,突利可汗的臉色便是迅速陰沉下去,聲音漸漸冷冽。

“你們未經過本汗同意,便私自出兵劫掠漢人,本汗大度,已不予追究,現在僅僅讓你們獻出兩成的劫獲,爾等便在本汗面前推三阻四,究竟是何居心?”

大賀摩會聞言氣的胸膛起伏,眼睛赤紅,低著頭咬牙切齒的說道:“我契丹絕對沒有數十萬斛糧食,沒有,一斛都沒有”。

“果真沒有?”見大賀摩會竟是如此決絕,不似作假的模樣,突利可汗一臉狐疑,“你如何證明?”

“如何證明?”大賀摩會一頓,勐的抬頭,歇斯底里的悲憤嘶吼,“沒有就是沒有,還要如何證明,我便拿這個手指向天神發誓,絕對沒有!”

話音落下,大賀摩會竟是拔下腰間割肉用的短刀,使勁對著左手小拇指一割,一節手指落在地上,獻血滴答。

大賀摩會眼睛赤紅,緊緊盯著突利可汗,一字一句,擲地有聲的重複道:“契丹沒有糧食!”

突利可汗徹底怔住,只得咽口唾沫,將目光移開,“既如此,本汗信你了,但這是漢人說的,不關我事”。

這就體現出突利可汗膽怯怕事,欺軟怕硬的性格,只是大賀摩會並非是無腦的莽夫,聞言只是冷笑一聲,不作反應,其餘奚、靺鞨等部落的酋長同樣不信,眼底蘊藏著怒火。

突利可汗橫徵暴斂也不是一天兩天,連年加徵,已是常態。

現在見大賀摩會性情剛烈,竟是逼得削指發誓,突利見索要糧食不成,便全部推到漢人身上,可謂是毫無擔當,典型的敢做不敢認,突利可汗在這些部落酋長心目中的印象更差了。

“本汗重申一次,突厥現在跟唐國結盟,互不侵犯,爾等不可隨意劫掠,如果再犯,破壞兩國盟約,本汗必定上報大汗”。

突利可汗對於這些動不動拔刀的部落酋長有些心季,只得搬出頡利可汗,囑咐一番後便是皺眉驅趕,“都下去吧,安心放牧,不可做強盜行徑”。

大賀摩會深深看一眼突利可汗,轉身就走,其餘諸部首領向來為契丹馬首是瞻,在前隋時便是依附於大賀摩會之父大賀咄羅,見大賀摩會離開,紛紛行禮告退。

牙帳東邊,大賀摩會縱馬賓士到一處山坡上,張開雙臂,仰天怒吼,發洩心中憋悶之氣,直驚得遠處草木從裡鳥雀紛飛。

“大侄子,這突利小兒太欺負人了”,一名鬚髮皆白的胡人氣得吹鬍子瞪眼,斑白的虯髯襯托得這人頗有威勢。

儘管大賀摩會是契丹酋長,是東部諸部的領袖人物,但是這個胡人依舊是口稱大侄子,顯然並未對大賀摩會有多少敬意。

見大賀摩會只是陰沉著臉,不予表態,這胡人瞪眼呵問道:“怎麼?你就這樣忍了?你阿耶當年可不會這樣”。

“現在已經不是當年了”,大賀摩會抱著頭,痛苦的嘶吼著,“現在的突厥比當年更強,而我們在突利的剝削下越來越弱,反抗只有死路一條,你能打贏頡利可汗嗎?”

白髮胡人聞言氣得臉色漲紅,可偏偏無法反駁,只得恨聲說道:“再這樣下去,我奚人就要亡族滅種了”。

這人正是奚族阿會部的首領阿會蘇支。

奚族分佈在遼東遼西一帶,共有五個部落,分別是阿會部、奧失部、處和部、度稽部和元俟折部,其中最強大的便是阿會部。

現任阿會部的首領阿會蘇支,同時也是奚族的酋長,統率奚族五部。

阿會蘇支年過六旬,當年便是契丹酋長大賀咄羅的左膀右臂,大賀咄羅死後,便是阿會蘇支力挺大賀摩會繼位。

原本歷史上,契丹等草原東部的部落不堪突利剝削,終於在大賀摩會的帶領下歸附大唐,其中阿會蘇支便是起到重要作用。

在李世民征伐高句麗時,阿會蘇支以年邁之軀從徵,立有大功。

在阿會蘇支死後,李世民扶持阿會蘇支之子阿會可度者繼任酋長,賜姓李氏,設定繞樂都督府,授任李可度者為持節五州諸軍事、饒樂都督,爵封婁煩縣公。

以所領阿會部為弱水州、處和部為祈黎州、奧失部為洛瑰州、度稽部為太魯州、元俟折部為渴野州。

這五州隸屬於饒樂都督府,便在後世的內蒙古東部、西拉木倫河流域以及桃兒河流域。

直到唐高宗顯慶元年,李可度者因功升任右監門大將軍,位列三品。

只是那位女帝稱制後,李可度者之子李匹帝不堪武周欺凌,附從契丹酋長李盡忠起兵反叛,饒樂都督府下轄五州再次陷入獨立狀態,

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唐玄宗開元三年,時任奚族酋長的李大酺見大唐再次鼎盛,便遣使歸附,唐玄宗既往不咎,授任李大酺為左金吾衛大將軍、繞樂都督,爵封饒樂郡王,並將固安公主下嫁於李大酺。

李大酺深受皇恩,感激涕零,開元八年時,時任契丹酋長的可突於再次反唐,李大酺受命平叛,臨陣戰死,唐玄宗厚葬之,以其弟李魯蘇繼任奚族酋長,爵封奉城郡王。

自此,一直到唐末,奚族一直忠於李唐,李魯蘇的後人李延寵爵封懷信郡王。

這便是大唐盛世的魅力所在,諸如貞觀開元年間,這些部落首領對李唐忠心耿耿,甘願牽馬墜蹬,衝鋒陷陣,即便臨陣捐軀也在所不惜。

其實現在的阿會蘇支已經隱隱有投唐的心思,只是他年老成精,尚不敢明言,畢竟現在的突厥號稱控弦百萬,何其鼎盛,反觀大唐,立國不到十年,百廢待興。

只是這些依舊不能妨礙阿會蘇支表達對突厥的恨意,見大賀摩會敢怒不敢言,阿會蘇支繼續說道:“突利連年加徵,這次你削指發誓,安然度過,那下次怎辦?你有幾個指頭夠削?”

大賀摩會眼睛露出厲色,牙齒咬得嘎吱作響,任憑手指足以兀自滴血,依舊是無動於衷。

聽完阿會蘇支的話,大賀摩會只是轉頭看向他,沉聲問道:“你想做什麼?”

阿會蘇支渾濁的眼睛頓時一亮,湊近附耳說道:“既然突利跟漢人勾搭,那我們也暗中去跟漢人接觸”。

“漢人?他們現在一團糟,還能幫我們?”大賀摩會明顯對漢人表露出一絲不屑。

“你還小,不知道漢人當年的威勢,當年聖人可汗在世時,我還年輕,跟著朝貢的人去過中原,他們隨便一個州郡就抵得上我們全族,而這樣的州郡,漢人有幾百個”。

阿會蘇支眼露崇拜的回憶道:“只要有一個統一的皇帝,漢人恢復起來很快,他們可以生產很多的糧食布匹,我們只要表示歸附,每年貢獻一些牛羊就可以安然過冬,那些牛羊只是我們進獻給突利的一成還不到”。

“那也是以前的事,以前我契丹還可以佔據他們的州城,可以跟始畢可汗平起平坐”。

大賀摩會不以為然的說道:“現在的漢人,不足為慮,我契丹八部裡隨便一部人馬就可以去劫掠他們”。

契丹共有八部,大賀摩會歸附大唐不久便病逝,其子大賀窟哥繼位,賜姓李氏,李世民將契丹八部改設為九州,設定松漠都督府,李窟哥便是第一任松漠都督。

八部改九州,松漠都督府下轄九州,即達稽部為峭落州、絕便部為彈汗州、獨活部無逢州、芬問部為羽陵州、突便部為日連州、芮溪部為徒河州、墜斤部為萬丹州、伏部為匹黎、赤山二州。

現在的契丹儘管歸附於突厥,但在草原東部,依舊是一等一的強大部族,八部合計控弦勇士多達五萬餘人,實力相當強橫,要不然當年大賀咄羅也不能佔據平州跟幽州總管羅藝抗衡。

見大賀摩會年輕氣盛,阿會蘇支翻身上馬,自顧自的搖搖頭嘆道:“你們還是太年輕啊,我們無非是說幾句恭維話啊,所謂的稱臣納貢,也僅僅是進獻一些牛羊豐貂而已,就可以換取我們急需的布匹茶磚糧食,何必非要敵對呢”。

大賀摩會冷哼一聲,顯然並不贊同,縱馬離去。

見大賀摩會遠去,身後一名頭戴稚尾,扎著辮髮,辮髮上面扎著野豕牙的壯漢走上前,嗡聲問道:“怎辦?他該不會還要給突厥人糧食吧?”

阿會蘇支回過神來,也一眼這裝扮怪異的壯漢,“何故這般急切?”

那壯漢聞言頓時有些激動,氣得捶胸咬牙,“我鐵利部已經沒有糧食了,再讓突厥人欺負下去,今年冬天都要餓死凍死”。

阿會蘇支眼睛一轉,建議道:“或許你可要求助於突地稽,你們畢竟是同族,他應該不會見死不救”。

說完之後,阿會蘇支驅散左右隨從,附耳低聲道:“聽說突地稽身受漢人皇帝信任,可以讓他幫忙問問,我們若是歸附,是何待遇”。

那壯漢聞言明顯一怔,愣愣問道:“突地稽?他跟我不是一個部落的啊”。

阿會蘇支深吸一口氣,對於這莽漢有些無奈。

“我跟你甚至不是同族,不也是相互協助,共渡難關,他突地稽再怎麼樣也是你靺鞨人,難道眼睜睜看你們凍死餓死?

再者說,他如果在中間引導我們歸附大唐,那對於他就是大功勞,漢人皇帝會重重賞賜他的”。

“甚好,甚好”,那壯漢嘿嘿笑道:“聽說他在營州,我去營州找他”。

阿會蘇支點點頭,忍不住叮囑道:“他現在地位非同一般,你要尊敬一些,畢竟還要靠他來幫我們過冬”。

“會的,會的,一定尊敬”,壯漢咧嘴笑道:“因為他很強大”。

阿會蘇支仰頭仰天,幽幽一嘆,有些無奈。

他想起年輕時在中原見識到的漢人俊傑,那個接待他的漢人,他認為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大豪傑,沒想到竟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驛長,甚至不算是官員,再看看眼前這黑廝,銅頭鐵腦,憨傻愚笨,竟然是黑水靺鞨鐵利部的酋長。

靺鞨分為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

其中粟末靺鞨分為八部,即厥稽部、狐賜來部、窟突始部、悅稽蒙部、越羽部、步護賴部、破奚部和步步括利部,現任粟末靺鞨的酋長是突地稽。

而黑水靺鞨在東北,分為黑水、思慕、郡利、窟說、莫曳皆、拂涅、虞婁、越喜、兀兒、胡獨鹿、鐵利等十六部。

其實到後世,僅僅流傳這十一個有名稱可考的部落,剩餘五部無史可考,名稱已失傳。

其中鐵利部便是生活在渤海附近,靠近幽燕,黑水靺鞨十六部,可以說鐵利部跟漢人的接觸最多,也不排斥漢人。

最北方的兀兒等部生活在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深處苦寒之地,實在太過遙遠。

一直到數百年後的後唐同光年間,兀兒部才跟中原王朝接觸,後唐莊宗冊封兀兒酋長為懷化中郎將,此後數百年兀兒部銷聲匿跡,再到清朝初期,這支部落才在兀勒河流域出現,廣袤的黑土地裡,實在藏著太多的神秘。

相比起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就沒有那麼神秘,生活在渤海附近,常跟漢人接觸。

前隋時期,粟末靺鞨的酋長瞞咄率部歸附,隋文帝將粟末靺鞨安置在營州,隋煬帝時,瞞咄病逝,其弟突地稽繼任酋長,官拜金紫光祿大夫。

後來隋煬帝征伐高句麗,突地稽領軍從徵,立有功勳,因功授任遼西太守,爵封扶余縣候。

突地稽對中原王朝忠心耿耿,隋煬帝巡幸雁門,突厥來攻,突地稽立即領兵勤王,結果兵敗被擒,始畢可汗將其釋放,隋煬帝對於突地稽勤王大加表彰,命其隨侍左右,突地稽便跟隨隋煬帝巡幸江都。

宇文化及在江都弒君僭位後,突地稽率部連夜出逃,中途遭遇魏王李密、鄭王王世充、漫天王王須拔等人連番截擊,傷亡慘重,歷經艱辛,終於從江都逃回營州,怎一個悽慘了得。

然而即便在中原遭受這樣的苦難,部落實力大跌,突地稽對於中原王朝依舊忠誠。

大唐立國後,突地稽第一時間上表歸附,後來受命從徵劉黑闥、高開道等人,多次領兵南下,立下戰功,因功升任營州都督,爵封蓍國公。

李世民登基後表示恩德,將其調任右衛將軍,賜姓李氏,宿衛宮禁,直到貞觀初年病逝。

從前隋開皇年間內附中原,先後入仕隋唐兩朝,歷經四帝,共計三十餘年,多次歷經大難,深得歷代皇帝信任,實在是傳奇人物。

另外,突地稽之子李謹行,東征高句麗,西破吐蕃,多次抵禦突厥、契丹。

特別是在湟中之戰以攻城計智退吐蕃名將論欽陵,名震天下,官至幽州大都督,遷右衛大將軍,爵封燕國公。

《資治通鑑》記載:“武力絕人,為眾夷所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別惦記!

龍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