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的,耳邊響起一聲炸雷,“小賊敢爾”。

只聽得破空之聲呼嘯而來,高衝不來及回頭,電光火石之間匆忙一個俯身,堪堪躲過這驚險一刺。

寒涼的槊鋒從高衝肩頭刺過,在肩甲上劃出一道火花,高衝心底一突,回身便是一槊往上撩去,盪開段達槊鋒,同時腳踢戰馬,迅速錯馬而去。

“這一招倒是使得精巧”,段達在攻其不備救下張志之後,自持身份並未再追擊,橫槊點評道。

“段達”,高衝反身持槊,怒視段達,“汝枉稱成名宿將,何以偷襲?”。

段達見狀眉頭一挑,嗤笑道:“戰場之上,汝何以如此幼稚”。

高衝聞言一頓,有些道理,既然如此那就不用多說了。

當即挺槊直刺段達,其勢甚勐,槊尖寒芒閃耀,銳不可當。

段達絲毫不見驚慌,手中馬槊夾在腋下一抖,擊開高衝槊鋒,速度竟是一點不減,段達手中馬槊長度與高衝馬槊的相當,高衝來不及回槊,只得一扭身子,側身避開。

而後高衝使勁單手一擰馬槊,槊杆一抖,如同蛟龍出手,槊尖又是奔著段達腰間而去,槊尖直顫,段達見狀便是眼睛一亮。

“好槊”,段達驚呼道,格擋開來後,橫槊道:“你出自渤海高氏?難怪有如此好槊,更有上乘的使槊技法”。

這時,高衝心底卻是大喜,直笑道:“段將軍好眼力,此槊傳自高氏昭玄公,段將軍之槊亦是非同尋常,不知是何由來?”

段達聞言點點頭,“難怪,原來是當年齊國公之槊”,而後右手挺起手中長槊,左手捻鬚,一臉自得,“某家之槊,傳自先祖北魏驃騎大將軍雁門公,隨某南征北戰,殲敵上千計”。

聽得這話,高衝頓時一副敬佩的模樣,“武威段氏,世出名將,果真不凡。

唐王麾下亦有武威段氏父子四人,段偃師官拜光祿大夫,爵封益陽縣公,偃師公共有三子,段志玄、段志感、段志和三人,亦全是驍勇善戰之良將,武威段氏,可見一斑”。

“亂臣賊子,怎敢自稱段家子弟”,聽到前面幾句段達很是滿意,面帶笑意,而聽到後面時便冷哼一聲,頗為慍怒。

正當這時,不遠處張志淒厲喊道:“大將軍,不可戀戰,快撤”。

段達一驚,轉頭左右看去,頓時震怒,揮槊直向高衝噼去,“小兒好膽”。

高衝仰天大笑,“狂妄匹夫,戰場之上,汝何以如此幼稚”,也不與段達正面交鋒,只是纏鬥。

聽得高衝將這話原原本本的送回,段達怒氣填胸,恨不得當場將高衝戳個對穿,但形式不由人,只得邊打邊退。

原來高衝與段達打鬥幾個回合,李世民且戰且退,已經誘敵離城牆更遠,而高衝吸引到主將段達的注意,儘管段位一邊在觀察著戰場形勢,但有所分心,一時間,沒有發現李世民的意圖,致使隋軍無人指揮。

直到張志發現越打離城牆越遠,逐漸深陷唐軍陣中,方才警覺過來。

“段達休走”,眼見段達收攏軍隊向城門殺去,高衝揮槊追上。

“無恥小賊,安能阻我”,段達揮槊將兩名截擊的唐軍掃落馬下,見得高衝追來,頓時大怒。

奈何身旁部將急忙喊道:“大將軍快走”,段達狠狠瞪了高衝一眼打馬便走。

李世民統率的唐軍左右合圍,高衝在中間銜尾追殺,隋軍頓時大敗。

高衝或刺或掃,手中丈八長的馬槊讓他的攻擊範圍大大加長,只覺得酣暢淋漓。

這時,只聽得後方鳴金,高衝無奈駐馬,抬頭看去,卻是臉色一緊,掉頭便跑,“兄弟們撤”。

原來城門大開,裡面黑壓壓的隋軍已經衝出來接應,如今城外的唐軍已戰過一場,已是無力再與隋軍接戰,高衝當即領軍後撤。

方一見面,李世民便是開懷大笑,“攸之此番拖住段達那廝,使我可以誘敵合圍,當記你一功啊”。

高衝亦是齜牙笑道:“先前尚未察覺,直到看見丘將軍將旗亦在後撤,我就納悶了,丘將軍該是死戰不退才是啊”。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大笑。

丘行恭一身血汙,聞言亦是哈哈大笑,“高司馬這話說的對,我丘行恭只有一種情況才會退,那就是主帥下令撤退”。

李世民聞言亦是搖頭苦笑,直看著丘行恭點頭稱讚道:“行恭勇勐拼殺,著實英勇”。

丘行恭一拍腦袋,咧嘴笑道:“上陣殺敵,方顯英雄,就像燕國公那句話怎說的,功名直只向馬上取”。

看著丘行恭這副豪邁性子,高衝亦是點頭,眼中甚是讚賞。

對於丘行恭,高衝還是有所瞭解。

丘行恭在李淵起兵之時,就跟隨平陽公主反隋,為李淵死守郿城糧倉,這是丘行恭做的第一個正確決定。

虎牢關之戰中,李世民座下戰馬颯露紫中箭,丘行恭赤膽忠心,翻身下馬為颯露紫拔箭,並將自己戰馬讓給李世民,這是丘行恭第二個正確決定。

玄武門之變,丘行恭支援李世民,參與誅殺李建成部將,這是丘行恭第三個正確決定。

丘行恭若非性格急躁,脾氣上頭時太過暴戾,其成就絕對更高,但即便丘行恭如此性格,原本軌跡上,仍是做到正三品高位,享年八十歲,一生堪稱無憾。

初戰即勝,唐軍士氣大漲,李世民甚是開懷,當即不顧眾人反對,竟是下令犒賞前軍。

前軍便主要是今日交戰的一萬士卒,由丘行恭領軍,駐紮在山前空地。

軍中糧草本就不寬裕,李世民竟是不顧押糧官崔善福的堅決反對,執意加餐,眾人很是不解。

其一,糧草不多,現在需要精打細算方可維持。

其二,前軍駐紮在山前空地,乃是最前排,一旦今夜前軍防備降低,將極其危險。

依李世民之才,不可能看不到這顯而易見的兩點。

但隨即李世民的一番安排便是令眾人恍然大悟。

李世民命劉弘基、段志玄二人各率一萬兵馬,入夜後即埋伏在山腳兩側,一旦前軍大營有異樣,即刻左右兵馬盡出,與前軍丘行恭所部,三方夾擊來犯之敵。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搶個丫鬟叫秀寧

墨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