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勸降,疲兵

看見軍醫頗有些不以為然,高衝有些氣惱,“不沸水煮過再用的話,會感染病菌的”,指著箭頭的箭創呵斥道,“屆時這傷口會化膿發炎的,也就是你們所稱的瘡瘍”。

軍醫聽得目瞪口呆,發炎他有些聽不懂,但是瘡瘍他確實知道的,在軍中最常見的致死病症便是這瘡瘍了。

這時,帳簾被掀開,“什麼化膿發炎?”李世民走了進來,一臉茫然的問道。

高衝見狀忙是將這番理論重新講了一遍,李世民聽得很認真,極為重視,“攸之對醫術也有研究?”

高衝聽了擺手道:“二公子言重了,談不上研究,只是曾在一本醫術古籍上讀過”。

這時,那名軍醫似乎也是反應過來,這似乎是一門絕技,激動問道:“敢問高中郎是何古籍?”

“記不清了小時候看的,興許早就弄丟了”,高衝本就是信口胡謅的,哪來的什麼古籍。

軍醫聽後大為惋惜。

李世民沉思片刻,很是鄭重的說道:“攸之你可知道,一場戰爭下來,多數將士往往不是在戰場上直接陣亡,而是死在傷病營裡,而最多的致死原因便是因為刀劍所傷的傷口從而引發瘡瘍,此症無藥可治,只能靠將士自身體質硬扛過去,若是你這個方法真能減少瘡瘍之症發作,那可是功德無量啊”。

“左右也花費不了多少功夫,二公子何不試一試?”高衝當即建議道。

“必須要試一試”,李世民肯定的說道,看向軍醫,“方才高中郎說的你都記下了嗎?接下來包紮一律按照這個方法來,如若有違,軍法從事”。

軍醫忙是應著。

李世民看了看高衝的傷口確實無礙,正是離去,高衝卻是喊住,“二公子稍等”。

“二公子,隰城備有滾石檑木等城防物資,若是強攻,必定損失慘重”,高衝想了想,直說道:“不如勸降如何?”

李世民聽得眉頭一皺,“那高德儒可是隋室死忠?豈會歸降,更何況,此乃我等首戰,必須打出氣勢來,高德儒此等愚頑之人,必殺不可,以藉此賊人頭立威”。

高衝搖頭笑了笑,“二公子陷入誤區了,非是讓高德儒投降,城內屬官少說也有數十吧,我就不信皆是隋室死忠,只要寫一封勸降信,抄寫幾千份射進城中,信中表明,只誅首惡高德儒,其餘既往不咎,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世民聽得眼睛一亮,“或許可行,若真能殺高德儒,又能減少傷亡破城,那最好不過”,說罷看向高衝,興奮道:“攸之真乃大才也,既如此,此事便交由你來辦,事成之後,你當記首功”。

高衝面色一苦,然而李世民竟是已經起身,“此等妙計,我這便去說與他們知曉”,說完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了。

高衝無奈,只得吩咐高雄取來執筆,想了又想,提筆寫道,“隰城的兄弟們,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我們都是三晉之地的同鄉,請你們立刻放下武器,不要作無謂的抵抗……”。

一氣呵成,高衝寫下數百字的勸降詞,命人喚來陳演壽,“陳司馬,勞煩你去再找些會寫字的,將此信抄寫千份”。

陳演壽聞言接過書信,點頭應著,低頭看罷,表情卻是極為豐富,高衝看在眼裡,“怎麼?陳司馬可覺得有何不妥?”

陳演壽嘴角扯了扯,“將軍,這用詞是否太過直白?”

“守城的都是大頭兵,泥腿子出身,寫的花裡胡哨的,如何看得懂”,高衝笑道。

“這倒也是”,陳演壽聽了竟是極為佩服的點了點頭,當即下去找人抄寫。

當夜,高衝就拿著千餘份勸降信找到劉弘基,“弘基兄,此乃大都督將令,你速去調五百弓箭手跟我去幹一件大事”。

劉弘基接過將令確認無誤,問清緣由,忙是去召集弓箭手。

眾人來到隰城外,卻是見得城頭燈火通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劉弘基見狀稱讚道:“這守將竟是如此謹慎”。

高衝卻是搖了搖頭,笑道:“興許不是謹慎,只是害怕極了,怕我們連夜攻城”。

劉弘基愕然,繼而又是強調道:“那也是謹慎”。

高衝一愣,“算是吧”。

當即命令弓箭手將勸降信綁縛在箭頭上,慢慢靠近城牆,距離城牆百步之內厚,便是一齊射入城中。

而黑夜之中竟有不少箭失拋射到城頭時便是無力的墜下城來,氣得劉弘基跳腳大罵。

而城頭的守軍彷佛是被驚動的兔子一般,鬨然炸窩,來回奔走,慌亂的叫喊著,“敵襲,敵襲”,不少倒黴蛋一臉懵逼的就被箭失射中臨死前直勾勾的看著箭失尾巴上綁著的東西。

“退後”,高衝耳聰目明,忙是高喊道。

話音落下,只聽得休休的破空之聲響起,被驚起的敵軍也不瞄準,當然瞄準也看不清,不管三七二十一,張弓搭箭就往城外射去,好在城外之地很是平坦,五百弓箭手忙是退後,除了崴了腳的之外並無傷亡。

劉弘基啐罵一聲,“直娘賊,這群人跟踩著尾巴的狗似的”。

高衝聽得城頭依稀傳來的一陣陣喊聲還有那連綿不絕的箭失聲,竟是讚歎道:“真特孃的有錢”。

“甚?”劉弘基一怔,“什麼有錢?”

“這箭失跟不要錢一樣閉著眼睛往城下射,也不管射不射得著人,此乃驚弓之鳥,草木皆兵啊”。

高衝看著城頭上的慌亂,計從心來,“既如此,今夜除了勸降之外,再來個疲兵之計”。

說著看向劉弘基,“還有約摸五百份勸降信,弘基兄你安排一下,留下一百名視力好的弓箭手,每隔一個時辰,就射一百份上去,射完便回營休息”。

劉弘基一愣,繼而哈哈大笑,“攸之你這也太陰險了,不過……甚好”,當即樂呵呵的下去安排了。

待劉弘基安排妥當之後,二人便帶著四百弓箭手回營去了,接下來,每隔一個時辰,那留守的一百弓箭手便會向城頭射去百餘封勸降信,直攪得城上守軍不得安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樸浦新的新書

樸浦新

大秦帝王嬴政之永生

愛吃白菜飯糰的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