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兵臨城下

聽得高君雅已攻取離石郡全境,而且已經南下直奔文城郡的好訊息,眾人信心不由得大漲。

這時,長孫無忌忽的反應過來,直說道:“唐公,諸公,離石距晉陽不過二百餘里,更靠近邊境。

而如今高長史攻取離石郡後向晉陽報捷,卻是選擇領軍繼續南下,攻略文城郡,高長史久在太原,對突厥和劉武周極為熟悉,若突厥真有異動,高長史不可能放心南下啊”。

聽得長孫無忌這話,眾人亦是覺得有理,高君雅所部就在太原附近,若真有突厥兵馬入境,第一個反應過來的肯定就是高君雅了,如今高君雅繼續南下,那就說明突厥一切正常了。

高衝看向崔善為,“崔參軍,可有劉司馬訊息?”

大將軍府司馬劉文靜奉命攜帶財寶出使突厥,如今尚未歸來。

“我從晉陽來時並未有訊息”,崔善為搖頭道。

李淵見狀大手一揮,當機立斷道:“諸公勿要憂慮,我相信劉文靜能夠妥善處理突厥一事,另外,晉陽城有一萬精兵,可保無虞,眼下當務之急,需鞏固軍心,隨時備戰”。

眾人聞言鏗然應著,唯獨裴寂聽後只是隨著眾人默然拜下,並不言語,臉色平澹,似乎興致不高。

而晚間,隨著一騎快馬,徹底安撫了眾人的心。

劉文靜回來了,帶著突厥可汗始畢贈送的戰馬,正向賈胡堡趕來。

同時,信使帶來了劉文靜的一封信,在信中,劉文靜詳細敘述了在突厥和談的細節,並且著重強調了太原流言一事,始畢絕無南下之心,太原流言乃是別有用心之人惡意散播,宇文歆正在查探。

裴寂亦是恍然大悟,“怪不得宇文歆竭力反對將此訊息傳來前線,宇文歆多次出使,善於分析,他定是認為始畢如今南侵併不符合突厥利益,方才有此判斷”。

長孫順德等人聽得一知半解,李世民高衝等人卻是聽明白了,突厥如今若是南下,那是為劉武周和大隋出力,並不符合突厥的利益,畢竟始畢可汗想的是坐山觀虎鬥,大隋最好是打成一團糟,這樣突厥才能坐大。

“去查”,李淵冷哼一聲,重重一巴掌拍在桉桌上,“我倒要看看究竟何人在興風作浪”。

又三日,連綿的雨勢終於有稍停的跡象,李淵每日裡便是暗自祈禱快快停雨,終於,熬人的七月夏至雨季過去了。

八月初一,雨停了,放晴了。

李淵大喜,全軍振奮,李淵當即傳令,全軍暴曬行裝,準備開戰。

中軍大帳裡,眾將分列左右,李淵意氣風發。

“諸位,這大雨阻我半月有餘,如今天已放晴,攻破霍邑,刻不容緩”,李淵重重的指了指地圖上霍邑所在,“宋老生已入城半月,定已佈防完畢,依諸公看來,如何破城?”

李建成接著說道:“從長安傳來的訊息,宋老生帶來了一萬兵馬,再加上城中原有守軍,如今霍邑城中,至少一萬五千隋軍”。

下首的柴紹聞言亦是點點頭,“我前日偵查城防時,只見各門守軍均不下數千人,城內肯定是不下於一萬五千人的”。

眾人聞言亦是破有壓力,長孫順德捻著鬍鬚,思索片刻,便是語氣強硬的說道:“大雨相阻半月,如今急需一場大勝來提升士氣,我軍足有三萬眾,不如集中兵力,強攻一門,以強橫之勢破城,既可迅速破城,又可大漲我軍聲威”。

“霍邑城高牆後,宋老生一萬五千餘眾佈防多日,你三萬人強攻?”統軍王長諧聞言嗤笑道,“怕是去多少人死多少人”。

長孫順德聞言氣結,李淵擺了擺手,安撫一下二人,也是踟躇道:“強攻恐非良策”,以李淵的性格,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強攻的。

“可先行圍城,以觀其破綻”,李世民亦是擰著眉頭,暫時尋不到良策,只能如此了,眾人聞言亦是附和。

李淵當即將全軍分為左中右三軍,他親率中軍,李建成率領左軍,李世民率軍右軍。

李淵和李建成作為主力,駐兵霍邑城東門,李世民率領右軍,以為機動,遊弋於南門,柴紹率領三千餘眾扼守賈胡堡要塞。

天一放晴,火辣辣的夏日升起,泥濘的道路僅半日時間便是曬乾,甲胃兵械弓弦皆已做好保養,三軍齊發,直奔霍邑城。

李淵大軍出發不久,臨汾郡守宋老生便是得知訊息,即刻警備。

霍邑城下,兩軍對峙。

李淵領著護衛出列上前,正欲開口來一番大義凜然的開場白,是為出師有名,卻不想城頭上二話不說直接一輪箭雨,直逼得李淵急忙後退。

“李淵老賊,勿需多言,霍邑城便是你的葬身之地”,城頭上,一個鬍鬚花白的魁梧老將朗聲罵道,聲音甚是洪亮。

李淵聞言大怒,取下馬側弓失,奔馬上前,抬手便是向城頭射出一箭,弦響箭出,李淵看也不看,打馬便回。

宋老生見狀忙是低頭,只聽得休的一聲,那箭失便是釘在頭上的門樓之上,箭羽還在上下顫動。

唐軍士氣大震,“唐公威武”。

高衝也是瞪大了眼睛,這箭術,當真了得啊。

從城下射向城頭,這不僅要求臂力,還要求極大的技巧,畢竟這箭失射出去可是呈一條拋物線,高衝回想一下方才李淵打馬上前,抬手便射,確實是朝著天空仰射。

相傳李淵箭術驚人,與長孫無忌的父親長孫成是大隋齊名的神射手,長孫成是一箭雙凋,而李淵是雀屏中選,果真名副其實啊。

正當眾人讚歎李淵的箭術之時,只見得城門大開,“李賊受死”。

宋老生頂盔摜甲,掄起大刀哇哇叫著衝了出來,直奔中軍而來,後方緊跟著數千騎兵,呼嘯而出。

唐軍眾將一怔,李世民卻是精神一震,拔劍高呼,“列陣,迎戰”。

兩軍迅速接戰,宋老生不管不顧直奔著李淵殺去。

奈何李淵也不是怯弱之人,儘管被宋老生這不按常理出牌整得有些發懵,但也絲毫不見慌亂,穩坐中軍,指揮若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囂張太子爺

晚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