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父獻計,兒首功

大將軍府,後院,即之前晉陽宮的後宮。

李淵躺在榻上,皺眉思索著,似是頗有憂慮,而一旁的心腹裴寂,則一如既往的半睡半醒,不時飲著酒,不時撩撥著侍女。

興是侍女的聲音有些大了,惹得李淵不耐,裴寂見狀搖頭晃腦道:“大將軍幼,明日便是出征之日,霸業將成,今夜如故如此憂慮呀?”

“玄真,你說,若事不……”,李淵皺著眉頭說道,話說到一半,裴寂便是打斷,舉起酒杯,“事必成,來,為唐公賀”,而後低聲挑眉,“為唐王賀……”。

李淵哭笑不得,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裴寂看了看李淵,神色一正,堅定的說道:“現如今中原李密無暇西顧,我等先破河東,隨後西進,則長安必破。這是我等推衍許久定下的策略,沒有意外,必勝無疑”。

好友堅定的話語似乎給了李淵以極大的信心,當即自嘲道:“是我患得患失了”,而後自罰一杯。

裴寂說完後,沉思片刻,又是問道:“叔德你以為元吉如何?”

“元吉?”李淵一怔,而後舉杯自傲道:“非是自誇,我之子嗣,皆乃人傑”。

裴寂搖了搖頭,“建成與世民性格皆是上佳,但元吉……叔德勿怪我直言,元吉驕橫桀驁,若讓其執掌大權,遲早生禍”。

李淵聽得眉頭一皺,他倒是不是因為生氣,而是想到了什麼,“玄真的意思是太原?”

裴寂捻鬚點了點頭,“元吉雖武勇過人,但畢竟年輕,且那脾氣……”,說著咳嗽了一下,“那脾氣你也知道,太原乃我等後方大本營,必須萬無一失”。

李淵聽聞很認真的點了點頭,“玄真所言有理,只是如今將令以下,豈能朝令夕改,該當如何是好?”

“我舉薦二人,留此二人在太原輔左元吉,當確保太原無虞”,裴寂道。

“其一,竇誕,竇誕是你的女婿,年歲長於元吉,為人持正不撓。

其二便是宇文歆,宇文歆多次出使突厥及諸羌,不屈不撓,頗有風骨。有此二人監督元吉,當可放心”。

“竇誕、宇文歆?”李淵聽後琢磨了一番,當即點頭,“此二人甚好,元吉那脾性確實暴烈,若是其他人輔左,難免會吃苦頭,但竇誕二人應不至於吃虧,我明日出徵一早便安排”。

李淵想著竇誕畢竟是自家人,年歲又比元吉年長二十餘歲,李元吉應當會聽話點,但後來事實證明,李淵想多了。

裴寂事已說完,酒也喝到位了,正欲離去。

這時,侍從通報,李世民求見,裴寂眼珠子轉了轉,又是一屁股躺在榻上,用手不停捻著他那整齊的美髯。

一旁的侍女看得眼生波瀾,貼得更緊了,不得不說,裴寂一生,可謂是瀟灑倜儻,出身名門,姿容俊偉,眉目清秀,又是滿腹經綸,即便如今已是年過四旬,仍舊是風姿俊雅,儀容瀟灑。

李淵看在眼裡也是搖頭一笑,沒說什麼,待得李世民來後,看見滿桌的殘羹冷炙,李世民亦是笑道:“阿耶好興致”。

對於次子李世民,李淵那是無比自傲的,長子李建成溫文爾雅,四子李元吉武勇過人,唯有這個次子堪稱文武全才。

“世民深夜過來,是有何事嗎?”李淵擺了擺手,侍女立馬去給李世民上了酒菜。

李世民也不扭捏,痛飲一番當是解渴,擦了擦嘴便是直說道:“阿耶,此行攻取西河郡,高衝先是勸降破城,而後又查破王世充的細作朱知瑾等人,我與兄長商議,將其定為首功,還請阿耶酌情封賞”。

李淵一怔,看向裴寂,裴寂亦是坐直了身子,“他定為首功,其他將士可服氣?”裴寂挑眉問道。

“左右統軍,全軍上下,無有不服”,李世民正色回應。

裴寂二人聞言一驚,對視一眼,“那高衝竟如此了得?”裴寂俯身再次確認一次問道。

李淵亦是琢磨道:“你奏報裡講述高衝功勞,我已看到,卻是沒想到他能做到位列首功,而無人不服的”。

“先是得你兄弟二人一齊舉薦,而後又是被你二人同時定為首功”,裴寂亦是點頭讚道,“看來這高家父子還真是一對賢才啊”。

李淵二人對於李建成兄弟二人的眼光那是絲毫沒有懷疑的。

見得李世民聽得有些不解,李淵解釋道:“就在日前,我等議事之時,高君雅獻出兩計。

其一,發出偽詔,強徵三晉之地十四歲以上男子參軍平叛,以激起民憤,無不對隋室怨憤,而後大將軍府開倉賑濟民眾,以收民心。

其二,我等定下大軍南下,先破河東,而後西進,直擊長安的主要戰略後,高君雅建議遣一路偏師,直接西進,乘離石、凋陰等郡空虛,逐一破之,自北逼近長安。

如此兩計,經過推衍,皆乃上上之策,看來這高君雅果真不負小周郎之名,看來之前,還有藏拙”。

李世民聽得一喜,“我今早聽此安排後,便覺甚好,還道是哪位高人提出的,竟不想是高君雅”。

說著又是搖頭失笑,“藏拙之事,高攸之倒是與我提前過,自齊國公高熲被害後,高君雅便已是心灰意懶了”。

“高熲……”,李淵點點頭,“一代英傑,可惜了”。

裴寂亦是點頭道:“畢竟高君雅乃是其侄,自幼乃是高熲撫養長大,有此表現,亦是人之常情”。

說起來裴寂對高君雅是極為欣賞的,畢竟二人屬於同種人,皆是以風姿俊雅博學多才而聞名,或許這便是惺惺相惜吧,而裴寂亦是自幼喪父,乃是由兄長撫養長大,這點亦是同病相憐。

“既如此,便定他為首功吧”,李淵當即拍板說道,“只是他如今年不過十八九,在起兵之初便已是五品中郎將,若再以首功封賞,那日後……”。

李世民聞言也是一怔,“這倒也是,日後立功的機會數不勝數,豈不是等於封無可封”,李世民將高衝引為心腹,卻是沒想到這個問題。

要知道李世民心智成熟,經李淵一提點後,一瞬間便是想到了許多,甚至想到了數十年後,若那時,高攸之真的將突厥可汗擒來獻舞,卻該如何封賞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到大秦,幫助始皇打造盛世

王亞濤

始皇你看,這個猴子會七十二變

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