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李世民龍行虎步的在前,意氣風發,王世充來不及感慨,雙手捧著鄭國玉璽,徑直拜倒在地,“罪人王世充,見過秦王殿下”,態度極為恭敬。

李世民仰天大笑,上前將玉璽接過,大量了一番便轉身交給高衝,看著王世充饒有興趣的笑問道:“你向來呼我為小兒,如今見了小兒為何如此恭敬呢?”

王世充聞言羞憤難當,“罪人愚昧,望大王恕罪”。

見得王世充如此知趣,李世民也是不再追究,將其攙扶起來,拍著肩膀說道:“你既然獻城歸降,為百姓、士卒免去一場刀兵,本王便饒你一命”。

王世充聞言忙不迭拜謝。

李世民繞過王世充,上前幾步,盯著單雄信,臉色陰沉,“單通,你可想到會有今日?”

單雄信見狀忙是拜倒,“罪臣知罪,還請秦王饒命”。

李世民聞言眉頭一挑,“你我兩家本有世仇,且各為其主,當日在景陵(北魏宣武帝陵寢)你要殺我,實屬正常,那你憑什麼覺得我今日能饒你不死?”

當日李世民率領百餘騎兵去洛陽城北的北魏景陵去瞭望敵情(實則是兩軍僵持不下,李世民在營中無聊,跑出去打獵),卻不慎被單雄信率領遊騎兵發現,一番激戰,李世民的百餘騎兵傷亡殆盡,關鍵時刻,尉遲恭及時趕到。

高衝事後也是後怕,合該李世民命中有此一驚,只是高衝無意間看見回營後的李世民一身泥濘,甚是狼狽,而後李世民對於此次險境隻字不提。

而至於兩家世仇,高衝也是不久前與李世勣等人談及單雄信時方才得知。

單雄信的父親名叫單禹,北周大成元年,單禹之父單登去世,單禹襲父職任東昌守將,隋開皇元年,李淵奉命攻取北周東昌,單禹據城而守,血戰七晝夜,最後李淵攻破城池,將單禹處死,單李二家由此結仇。

單雄信聞言驚慌不已,“若能饒我一命,罪臣願效犬馬之勞,衝陣先登,絕無二話”。

李世民聞言搖頭譏笑道:“衝陣先登你是悍不畏死,一旦勢弱時你倒是第一個跪地請降,先棄翟讓,後叛李密,如今再次背主求生,堂堂飛將,卻不想是斷嵴將軍”。

單雄信聞言羞憤難當,但他向來對忠誠二字不甚在意,看到李世民身後不遠處的李世勣,忙是叫喊道:“懋公救我,你我義結金蘭,一定要救我”。

李世勣聞言出列,面對李世民拜倒在地,“大王,單雄信驍勇善戰,若能收服,將來亦可作為衝陣勐將,末將願請辭所有官爵,獻出所有賞賜,只求大王饒他一命”。

單雄信聽罷甚是高興,直點頭道:“懋公所言甚是,罪臣願意為大唐衝鋒陷陣”。

李世民見狀更加鄙夷,怒斥單雄通道:“懋公為你甘為白身,你竟不知廉恥,絲毫不曾羞愧”。

而後看向李世勣,“懋公此言差矣,你之官爵賞賜皆是聖人授予,本王豈能褫奪,單通此等小人,反覆無常,留之何用,左右,將其收押,來日處決,懋公勿復多言”。

單雄信聞言一怔,滿臉驚恐,竟是趴在地上嚎啕大哭,李世勣悲痛不已,忙是上前相擁,單雄信一把推開李世勣,“早知你辦不成事,無須在此虛情假意”。

見得單雄信如此偏激,李世勣心中更是悲痛,竟是拔出短刀徑直在臂膀上割下一塊肉,頓時鮮血淋漓。

李世勣舉起那塊肉,塞進單雄信手中,痛哭流涕,“兄長此言,痛煞我也,當年瓦崗結義,約定生死,奈何我已將此身獻與大唐,只得盡忠,難以全義。兄長此去,遠甚剜肉之痛,兄長請食此肉,黃泉路上,只當是愚弟相伴左右”。

見得李世勣如此重義,在場眾人無不動容,單雄信抓起那塊肉便塞進嘴裡咀嚼,仰天大笑,不斷高呼:“瓦崗,瓦崗……”,直到被左右拉下去關押。

經過此番插曲,李世民意興闌珊,直吩咐道:“攸之率尉遲程秦,長孫房杜等人,先行入城,安撫民眾,封鎖宮禁、府庫等重地,但有作亂以及侵擾百姓者,立斬無赦”。

高衝聞言應著,當即領著六人點齊兵馬入城。

“舅舅,姑父,你二人即刻入城,接管偽鄭三省,保管地圖戶冊、制文詔書,以及前朝典籍”,李世民回身看著蕭瑀、竇軌吩咐道。

蕭瑀、竇軌領命而去。

“其餘人等,休整兵馬,明日,入駐洛陽城”,李世民一戰擒二王,此刻的威勢無與倫比,眾將聞言紛紛應諾,王世充趴伏在地,更是欽佩不已。

高衝騎在高頭大馬上,看著雄偉壯闊的洛陽城,亦是不禁心生感慨,如此堅固的城池,在這冷兵器時代,絕對是固若金湯,可若是人心一失,繞是東都洛陽那高達數丈的城池,亦是形同虛設。

高衝當即令尉遲恭程知節接管各個城門,秦瓊領兵巡視街道,長孫無忌坐鎮紫薇宮,封鎖宮禁,房杜二人領兵封鎖重要府庫。

入城不過兩個時辰,高衝竟是遭遇不下三次刺殺,繞是王世充已經下旨開城歸降,但這個時候,仇視李唐之人仍不在少數,作為前隋的東都,有隋室死忠,也有偽鄭死忠,也有李唐的仇敵。

而洛陽庶民面對唐軍的到來,則是出乎意料的坦然接受,蓋因王世充割據洛陽以來,對待百姓著實嚴苛,特別是冊封諸多王氏子弟為王爵後,王世充的那些子侄們在洛陽城橫行霸道,欺壓良善,百姓深恨之。

直到夜間,長孫無忌急匆匆而來,臉色蒼白,“攸之,你……你去看看吧”。

“怎麼了?”見得長孫無忌這般模樣,高衝頓時緊張起來,“發生何事?”

“慘絕人寰,慘不忍睹”,長孫無忌直搖頭,說話間竟欲慍怒,“你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前方帶路”。

當即在長孫無忌的帶領下,高衝徑直進入紫薇宮,七彎八拐,來到一處破敗的偏殿,殿門上並無牌匾,也無名字。

一陣微風吹來,忽然,高衝腳步一頓,聳聳鼻子,頓時色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興之主

樊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