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廷之中,少有男人,而胡巫則是例外。

“天女護佑大涼乃是萬民之福,天女到來後,災害自然消除,曹相公意欲停止修腳樓臺,若是怠慢了天女,這如何使得?”寢宮之中,胡巫對李軌檢查完“龍體”之後直說道。

李軌眉頭緊蹙,他很明白,若不開倉救濟,河西諸郡百姓難以生存,畢竟李軌甚是愛惜名聲。

但若是開倉,那又將無力修建高臺,唯恐對天女不敬,李軌甚是糾結。

正在李軌糾結時,謝統師在朝會上當眾詰問曹珍,“偶有災害,百姓便有餓死者,此等人盡是弱不任事之人,如我等壯勇之士終不為此而困頓。

況且糧倉之存在是為以備不時之需,豈能胡亂施恩於弱小無力之徒,曹相公為邀名聲,便借國家糧儲施恩,置我大涼於何地,至陛下於何地?”

此番話語,擲地有聲,曹珍大怒,直言道:“便是弱小無力之人,亦是我大涼子民,豈能任其餓死?”

“曹相公此言大謬”,安興貴出列,直搖頭說道:“我從長安而來,李唐在與薛秦交戰之時,糧草不濟,關內百姓紛紛康慨獻糧,以供養王師,如何到了我大涼,值此危難之際,卻要朝廷來供養百姓呢?”

“若是開倉放糧,只怕那些庶民只知曹相公仁德之名,而不知我大涼皇帝陛下竟連天女樓臺都要停工吧?”戶部尚書安修仁譏笑道。

“你們……”,曹珍指著三人,“爾等有何居心,膽敢此胡言亂語,本相一心為國,天神可鑑”。

“天神可鑑?”安修仁繼續譏諷道:“曹相公都要停建天女樓臺了,天神如何來鑑?”

上首的李軌早已經是臉色陰沉,安家兄弟以及謝統師的話,不斷的刺激著李軌,還有內廷裡胡巫的話亦是環繞耳旁。

李軌緊緊盯著曹珍,一是擔憂停建樓臺,怠慢天女,其二便是最重要的,開倉放糧,百姓只知曹相公之名,而不知大涼皇帝之恩德。

“陛下”,見得李軌臉色不善的看過來,曹珍驚怒不已。

“曹相公身體不適,自今日起,告老還鄉,不再擔任任何職位”,李軌揮揮手直說道。

曹珍身子一震,一臉不可置信,滿朝文武亦是震驚,堂堂一國宰輔,年僅四十許,便是告老還鄉?著實有些荒謬。

曹珍看向安家兄弟等人,咬牙切齒的說道:“今日方知梁尚書所言不虛,胡種害國啊”。

“陛下,臣赤膽忠心,曹珍當庭誹謗,還請陛下主持公道”,安修仁當即拜倒,甚是委屈。

“退下”,李軌瞪向曹珍呵斥道,“朕給了體面,莫要不識抬舉”。

曹珍聞言不再多言,轉身離去,背影甚是蕭索。

大業十三年,李軌起兵,便是曹珍率先擁護李軌為首領,如今卻也是被其革職,眾臣見狀心中更是惴惴不安。

先前的吏部尚書梁碩乃是謀主,如今的尚書左僕射曹珍乃是第一個擁李軌為主的人,此二人堪稱李軌麾下左膀右臂,但如今一死一罷,著實讓人心中驚懼。

更讓人驚恐的是,就在曹珍罷相的三日後,被發現身中劇毒,死於家中,訊息傳來,滿城震動。

“大膽,誰?究竟是誰?”李軌震怒,一腳踹翻桉桌,“曹珍與朕首倡義兵,即便罷官,亦可享受富貴,朕豈能殺之?到底是誰幹的!”

一眾內侍趴伏在地上,瑟瑟發抖,不敢言語。

由於梁碩便是李軌下令毒死,還美其名曰留其全屍,不以刀兵相加,如今曹珍亦是中毒而死,這殺人手法如出一轍,眾人理所當然的便以為是李軌下令將其毒殺,君臣由此離心。

自此,西涼官吏便多有逃亡者,李軌便是真正成為孤家寡人。

即便是親近內侍,每日裡亦是惶恐不安,唯恐步梁曹二人後塵,李軌對此唯有憤怒,心中甚是憋屈,但卻無可奈何,心情積鬱之下,更加暴戾,時不時便拔刀殺人。

安府,安家兄弟一臉暢快,“二郎,待李軌敗亡,我兄弟攜滅國之功歸唐,公侯之位,探手可取”,安興貴滿臉振奮,舉杯笑道。

安修仁聞言咧嘴笑道:“李軌成事時有賴於我攻破城池,如今亦要亡於我手,這便是天意使然”。

安興貴朗聲大笑,繼而直說道:“如今李軌人心盡失,我們應當加快部署,儘早將其擒獲”。

安修仁聞言點點頭,“光靠安家力量,未免力有不逮,我還有一助力,或可一試”。

“誰?”安興貴眼睛一亮,“快快道來”。

“奚道宜”,安修仁回道。

“羌人?”安興貴眉頭一皺,有些不解。

“兄長有所不知,這奚道宜因不滿薛舉蠻橫,從而被李軌勸降,李軌承諾封其郡守之位”,說著安修仁竟然搖頭笑了。

“郡守之位?”安興貴亦是失笑,“這梁碩曹珍等漢臣對我等胡裔極其不信任,李軌攏共就五郡之地,豈能勻一個出來封給奚道宜”。

“兄長所言甚是”,安修仁繼續說道,“奚道宜歸降後,李軌本欲兌現承諾,但梁碩為限制我胡裔壯大,便將其勸阻,平白將奚道宜還有數千羌兵誆騙了,你說奚道宜他能不怨憤嗎?”

聽的這話,安興貴大喜,直說道:“二郎可與奚道宜相熟?”

“不瞞兄長,奚道宜昨日尚來過我府上飲宴”,安修仁展顏笑道。

安興貴聞言笑了。

西涼暗潮洶湧,而河北之地卻是龍鳳呈祥,一片祥和。

竇建德頗有才略,不久前攻佔河間郡,赦免負隅頑抗的河間郡丞王琮,並任命王琮為瀛洲刺史,而後建都樂壽,修建宮殿名曰金城宮。

西北大戰和中原大戰都未能影響到竇建德,竇建德一心治理河北之地,河北燕趙之地竟是在這亂世中略顯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竇建德民心所向。

入冬之際,五隻大鳥盤旋在金城宮久久不落,而後數萬只鳥雀紛紛飛來,盤旋不走,如此祥瑞,震驚河北,百姓驚以為神蹟,竇建德下令改元五鳳。

此時,有一名百姓自河中挖出一名黑色的玉石,名曰玄珪,進獻給竇建德。

孔子的第三十四世孫孔德紹聞訊大喜,急忙進言:“古時候夏禹親受符命,天降玄珪,此乃古籍所載,如今祥瑞與夏禹一般無二,大王當可登基稱帝,建國大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時代

命中

雪狐計劃

金色的瓜and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