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文靜軍令一下,唐軍鳴金收兵,李安遠當即破口大罵,急忙回撤,但顯然已是來不及,越來越多的西秦兵湧上來,李安遠深陷重圍,力盡被俘。

初次交鋒,唐軍八大總管,便有藺興粲、李安遠兩名總管被俘,一萬出戰唐軍,僅有兩千餘人逃回,傷亡七千餘。

高墌城,當得知劉文靜屯兵西南高地,已經被西秦軍四面合圍時,李世民一個踉蹌,差點倒地,一句話沒說出來便是昏厥過去。

當夜,薛仁杲從後方緩坡上發動勐烈突擊,唐營大亂,唐軍折損不計其數,翌日一早,劉文靜下令劉弘基率軍從營後衝陣。

劉弘基大怒,昨日讓藺李二人衝陣,已然被俘,今日又讓他從營後衝陣。

唐軍兵強馬壯,若是集合全軍,朝著一個方向突圍,西秦士卒定是不可抵擋,但劉文靜偏偏分散兵力,命各個總管逐一衝陣,著實讓劉弘基憤怒不已。

但面對兵符在手的劉文靜,劉弘基不得違抗,只得率軍直衝薛仁杲所部衝去,薛仁杲不驚反喜,挺槊迎戰。

不出所料,劉弘基衝下時,左右兩翼西秦騎兵便向後方合圍,劉弘基所部五千唐軍,當即便是重蹈藺興粲的覆轍,深陷重圍,不多時,武力高超的薛仁杲便是率領精騎直奔劉弘基。

繞是劉弘基甚有勇力,但面對萬人敵薛仁杲亦是不敵,十餘回合後,眼見麾下士卒被圍殺,劉弘基心神大亂,薛仁杲戰馬一衝,竟是伸出手來夾住劉弘基馬槊,而後右手一掃,劉弘基便被拍落馬下,右驍衛大將軍、河間郡公劉弘基被俘。

八大總管,三位被俘,劉文靜面如死灰。

而薛仁杲生擒劉弘基後並未停止攻勢,反而直奔唐軍大營,薛舉觀察著戰場形勢,亦是當機立斷,全軍出擊,隨著劉弘基被俘,唐軍士氣大跌,面對西秦士卒的總攻,唐軍節節敗退。

劉文靜倉惶之餘,僅率唐儉、柴紹、竇軌等人,合計萬餘殘軍突圍,一路逃回高墌城。

等李世民再次醒來,聽聞噩耗,便是悲憤欲絕,待鎮定下來,一番清點,此戰唐軍傷亡三萬餘人,劉弘基、李安遠、藺興粲等三位領軍總管被俘,高墌城僅剩萬餘人。

李世民心知高墌城已不能堅守,當即下令撤軍,返回長安,整軍再戰。

薛舉東征首戰大勝,迅速攻取涇州全境,並且喪心病狂的將陣亡在高墌城外的三萬唐軍割下首級,在西南高地上,築成京觀。

而後薛舉並不滿足於佔據涇州,派遣薛仁杲領軍進擊寧州,但寧州刺史胡演為人剛毅,以剛正嚴明而聞名,率領寧州府兵將薛仁杲擊退。

薛仁杲大怒,便請薛舉增兵,意欲血洗寧州,薛舉本想應允,但卻被郝瑗阻止:“現金唐軍新敗,關中定是騷動不安,宜乘勝追擊,直取長安”。

薛舉雖是殘暴不仁,但對郝瑗卻是言聽計從,當即同意,命薛仁杲收兵,集合兵力,直取長安。

當薛仁杲回師高墌城後,薛舉卻是一病不起。

薛舉生於西北邊陲,多與胡人為伍,信奉巫醫,薛仁杲當即尋來巫醫為薛舉診治。

誰料那巫醫來時見到高墌城西南高地上三萬人頭堆砌的京觀竟是嚇得失魂落魄,面對薛舉的病情,巫醫直言乃是那唐軍京觀在作祟。

薛舉聞言大怒,當即將此巫醫斬殺,而後病情愈重。

九日,高墌城,薛舉在病榻之上已是彌留之際,時而昏沉,時而清醒。

半夢半醒之間,薛舉似乎看見那些被他斷舌割鼻斬首的人在向他索命,而那柄丈八馬槊,薛舉已是舉不起來。

勐然間驚醒過來,薛舉看見郝瑗、薛仁杲二人在病榻前侍奉,薛舉坐直身子,已是知曉大限將至。

“軍師,你是我大秦智囊,我死之後,萬望軍師輔左太子,可行,則進駐關中,不可行,則退守隴右,保我大秦霸業不失”,薛舉緊緊握住郝瑗的手,一臉誠摯的說道。

郝瑗亦是淚流滿面,直點頭應諾。

薛舉看向薛仁杲,叮囑道:“我兒當收斂脾性,切記再不可虐殺人命”。

薛仁杲聞言只是應著,薛舉也並未再多言,仰天嘆道:“我薛舉武力蓋世,縱橫隴右,何其壯哉,只可惜天不假年,蒼天何薄於我”,話音落下,溘然長逝。

武德元年,八月,一代梟雄,縱橫隴右,擁兵十餘萬的西秦皇帝薛舉病逝高墌城。

長安城,太極宮,甘露殿,李淵看著一左一右兩封軍報,面無表情,如今的李淵帝王威儀愈重,早已不是當年那位逢人便是笑眯眯的老好人唐國公。

“諸位,朱賊已滅,山南諸州盡數安定,然高墌城大敗,薛賊盡佔涇州之地,如之奈何?”李淵輕聲說道。

話音落下,殿中便是有人出列,“陛下,聽聞鄭寺卿在鄧州將朱粲千刀萬剮,此舉太過殘暴,於大唐聲譽不利,傳揚出去,莫不是以為大唐如此暴虐,還請陛下下旨懲戒”。

聽得這話,頓時便有人不滿,“鄭寺卿剿滅朱賊,立下如此大功,莫非不賞反罰?這是何道理”。

“正是,朱賊以人為食,致使鄧州十室九空,如此惡賊,便是千刀萬剮亦不為過”。

“聽聞朱賊死後,鄧州百姓爭相食其肉,由此可見民心所向,柳御史所言,臣不敢苟同”。

原來那名彈劾鄭元璹用刑殘忍的御史姓柳,應是出自河東柳氏。

李淵咳嗽一聲,“朱賊之死,大快人心,此事便不要再提了,散朝後三省今日議定對鄭元璹等有功之臣的封賞,現在以西北戰事為要”。

柳御史聞言只得默然退下,高君雅端坐假寐,面色澹然。

“陛下,行軍長史劉文靜、司馬殷嶠二人違令出兵,致使大敗,宜從重處罰”,當下裡便有人出列說道。

“秦王作為行軍元帥,此行兵敗亦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一時間,朝中議論紛紛,待聽得眾人意見後,李淵看裴寂高君雅二人具都是默不作聲,當即朗聲說道:“劉文靜、殷嶠,革職除名”。

聽得李淵的處罰,一點都沒有涉及李世民,殿中一些臣子亦是心中明白,李淵這是不可能降責於李世民,當即便是緘口不提李世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她騙我入贅,只為敗家

確定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