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在信中說,朝廷已經決定割讓西垣城,以換回那數百婦孺的性命。”

“割讓西垣城?”帳中譁然,緊接著一種沉悶悲涼又無可奈何的氣氛在軍士們中間彌散開。

“父王讓我們暫時收兵,退回西垣城以南,”蕭徹放下手裡的聖旨,目光如炬地看向下巴的將領,“讓北涼皇帝派人接收西垣城。”

“就是說不用打仗了?”一名滿臉絡腮鬍的副將低頭思忖了片刻道,“現在收兵,說不定還能趕回上京過中秋。”

此話一出,將領們又各自陷入沉思。

割讓國土固然讓人喪氣,可能不用打仗平安回到上京,倒也算是個好訊息。

前些年寧王叛亂和南商國入侵,都大大消減了大周的國力和兵力,現在絕不是與北涼騎兵硬碰硬的好時機。

蕭徹掃了眼那滿臉絡腮鬍的將領,面上沒有一點笑容:“割讓西垣城,實是我大周之恥。”

燭火搖曳,大帳中靜默了數息時間,無人敢說話。

“北涼人生性狡詐貪婪,他們不會滿足於區區西垣城,”蕭徹側首看向牆上的輿圖,沉聲說道,“西垣是上京門戶,他們得到西垣城之後要做什麼,答案昭然若揭!”

抱朴抬起頭看著大帳牆上的輿圖:“若退至西垣城以南,相當於把最好的屏障讓給了北涼。王爺,不能退!”

幾名將領聞言,同時抬頭看向輿圖,頓時如醍醐灌頂,頭腦中漸漸清明起來。

一個將領說:“可朝廷讓咱們退,若是不退,豈不就是抗旨?”

一個說:“咱們的糧草也只夠堅持到入冬前,總不能一直在這裡守下去,等到入冬後,西垣城還是守不住。”

另一個又說:“可咱們若是退了,等北涼人背信棄義再攻打上京時,咱們就只有捱打的份了!”

“不錯,不能退,不可退。”蕭徹忽想起李謂之的告誡,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咱們要在北山郡至少堅守到大周使團和那數百婦孺平安入關。”

北山郡附近的天海關是北涼和大周的分界,入天海關後丘陵和山地眾多,等使團帶領那數百婦孺進了天海關,北涼騎兵再想追擊就沒那麼容易。

~~

李謂之和朱氏剛回到上京,就聽聞楊氏病危,她哥哥李諫之守在楊氏房裡茶飯不思已有三天。

“小姐,你可算是回來了!奴婢就知道咱們李府就是你最硬氣,”碧荷看見她激動得抹了一把眼淚,“大奶奶病倒了,大少爺又不說話,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朱氏從前一直被李稷保護得很好,沒經過什麼大風大浪,是個軟弱的性子,從前府裡的中饋大多都交給楊氏,楊氏這一病,李府中瞬間沒了主心骨,丫鬟婆子們都不知如何是好。

李家沒有納妾的傳統,本就子嗣不多,李謂之雖然還有兩個叔父,可自從李稷成了臭名昭著的賣國賊,有可能被問罪,二房和三房現在也是人心惶惶,都在琢磨分家的事,無人敢到大房這邊來走動,更不要說幫著朱氏掌家。

“別怕,有我在。”李謂之領著兩個丫鬟回到自己的小屋裡,命丫鬟關上門,這才開啟包袱。

包袱裡邊裝的都是銀票。

“小姐你發財了?”碧荷和青鸞眼睛一亮,各自拿起一張銀票仔細端詳,“去長平那種窮鄉僻壤也能撿到錢?”

“我在長平和附近的州縣都開鋪子了,”李謂之邊數銀票邊說道,“這些銀票是用來買鋪子的,我要在上京也開一間鋪子賣刨冰。”

“刨冰?”碧荷問,“那是何物?”

“你們別問那麼多,先去鬧市給我找間鋪子,要在鬧市,離京兆尹衙門越近越好。”李謂之甩出兩張銀票給碧荷,“現在是夏天,生意最好,你趕緊去,尋到了立刻付定金盤下來。”

“是!”碧荷拿了銀票,便屈膝行禮出了門。

“小姐,”青鸞皺眉道,“有句話奴婢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

“咱們李府不比以前了,”青鸞說道,“老爺現在名聲不好,民間都傳言等聖上身體好了,要將咱們老爺治罪,說不定還要抄家流放……”

“等聖上身體好了?”李謂之微微眯起眼眸,輕蔑說道,“依我看他根本就不是病,而是怕背這個割地賣國的鍋,想等著別人擔下了割地的責任,他再出來大義凜然地將人治罪。”

明帝看似是個和藹好說話的老頭,其實帝王之術玩得通透,之前的幾個皇子都成了他的背鍋俠不得善終,如今只剩下睿王和昭王,只怕睿王此次也難逃背鍋的命。

李謂之心裡輕輕嘆氣,她穿越到的這個時代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既不是太平盛世,也不算刀兵亂世,皇帝既不是荒淫無道,也不算勵精圖治,反正睜隻眼閉隻眼,日子也能過得去。

“小姐,這話可不能亂說啊,”青鸞左右看看,見四下無人才拍拍心口道,“不管如何,現在人家都怕跟我們李府扯上關係,只怕是沒人願意把鋪子租給咱們了。”

“車到山前必有路,”李謂之將銀票收好,朝青鸞道,“我正有件事情要你去辦。”

“小姐有什麼話儘管吩咐。”

“你去查查是誰在背後詆譭我們李家。”李謂之示意她附耳過來,在青鸞耳邊低聲說道,“重點查查蘇尚書府。”

“啊?”青鸞詫異,“小姐你懷疑蘇家?應該不會。”

“為何不會?”

“小姐不知道,此次被割地風波連累最大的,除了咱們李家,還有睿王府,因著睿王爺監國的緣故,如今民間都要寫血書,讓聖上出面治睿王爺的罪呢!”青鸞說道,“蘇家正在和睿王府議親,這謠言一傳,若是睿王府倒了,對蘇家有什麼好處?”

“你說的也有道理。”李謂之低頭沉思了片刻,問道,“昭王府最近可有動靜?”

“沒什麼動靜,聽說昭王爺病了,昭王府的小王爺又出城去了,不在上京,”青鸞回答道,“昭王府這段時間低調得很。”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其實,結婚也挺好的

典典呀

攻擊起始點月背!

吳澤宇

穿成墮仙在凡界

更方

修仙偵探

夢想卑微

龍中梅

豺瀧

別說了,我只是想安穩的修仙

赤後伯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