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養雞攢雞蛋,蘇青媖想了想,便找了丁掌櫃那邊。

他那邊有人手經常出入各州縣,幫著收些小雞苗子,應該比別人便利。

而且看著他的鋪子天天被山民們擠得水洩不通,也胸悶氣堵。

給他找點事做,使喚使喚一下他。

丁掌櫃沒半點猶豫就把事攬下來了。

沒過幾天,蘇青媖這邊就收到了幾十只小雞苗子。

毛茸茸的,擠擠挨挨,嘰嘰喳喳叫著,放在幾個籃框裡送了過來。

一家人都高興地很,圍著看。小寶和丫丫更是高興。

兩隻小狗被小姐弟倆養成了大狗,已經不好玩了。還是這些小雞苗子更可愛。

一人圍一邊,興奮地圍著看。

“哇,毛毛的,真好摸。啊,娘,它咬我!”小寶剛伸手進去,就被小雞苗子啄了。

大家哈哈大笑。

“沒事,小雞苗子啄不痛的是不是?它們太小了,要輕輕的,別弄痛了它,它不舒服就會啄小寶啊。”

“娘,我輕輕的,沒弄疼它們。”

“摸摸就行,別捏。”

“嗯。”

蘇青媖把一隻小雞苗子抓了放在他掌心了,他又是緊張又是激動,咧著小嘴,高高興興地盯著小雞苗子看。

想伸手又不敢。目光盯著不放。

蘇青媖懷疑他能看一天。

“東家……”

“嗯?”蘇青媖看向凌秦氏。

“哦,謝謝你送了小雞苗子過來。”

凌秦氏急忙擺手,這要道什麼謝。

凌秦氏是凌豐谷的兒媳,凌豐谷平時在各山裡採藥,剩餘時間便帶著孫子在集鎮的醫館裡製藥抓藥,他的老妻跟著在集鎮照顧他們爺孫。

而他的兒媳則帶著孫女子芩呆在寨子裡。

經常兩邊跑。這些雞苗子便是她母女二人帶回來的。

“東家,丁掌櫃那邊從外面收了好多雞苗子放在鋪子裡賣,我看見好多人都跟著買,我們寨子,要不要也養一些?”

新更寨老人小孩不少,平時大家手裡都有活,不像各寨一樣有剩餘勞力可以進山打獵。

而且新更寨的人,原本也不是山裡人,沒人帶著,就是進山也獵不到什麼東西。

要是讓老人小孩幫著養些家禽,不打獵的日子,寨裡也不缺肉食了。

蘇青媖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凌秦氏的潛在意思,只聽見丁掌櫃竟做起雞苗子生意了。

一拍腦瓜子。

果然是生意人啊。這舉一反三的,太善於抓住商機了。

山裡有不少人家也沒有打獵好手的,但養些雞,他們還是有這個能力的啊。

為什麼她沒想到找人從外頭收些雞苗子回來,放到鋪子裡賣?

嘖嘖,又讓丁掌櫃得了先機。

雖然錢不多,但是吧,也是商機不是?

而且能趁此機會,到鄰近各縣鎮村裡買雞苗子,打聽著那些人需要什麼,沒準以後能做些生意,有什麼買賣,或是從那邊僱些人手什麼的。

都是資源啊。

她又犯蠢了。

“行,你跟大家說一聲,如果有時間有餘力的,想養就養,我沒有意見。”

凌秦氏很高興,這樣她也能養些雞了,便說道:“好的,那我回頭就跟大家說。”

轉眼,蘇母帶著魯氏已是把小雞苗的窩做好了。

小寶和丫丫小姐弟倆,天天從蘇母那裡搶過餵食的活,把幾十只小雞苗照顧得周到得很。

喂水的活也不落下。吃什麼都會想到留給小雞苗子。

讓大人哭笑不得。

很快春茶便採完。蘇青媖便又讓大家剪茶枝扦插,種茶樹種白蠟樹。

去年佟氏等人養白蠟蟲養得好,得了許多白蠟,讓蘇青媖得了大幾萬兩銀子,也大手筆地給她們幾人分了紅。

所以這才一開春,佟氏等人早早就開始準備了。

聽說蟲種再多些,得的白蠟會更多,幾個人都不敢怠慢。

蘇青媖跟了她們幾天,見她們手法嫻熟,顯見去年已是養出經驗來了。

看來今年得的蟲種能翻好幾倍。

想到白嘩嘩的銀子能落進口袋,彌補她茶葉上的損失,蘇青媖心裡忍不住高興。回頭便收拾了好些吃用的東西送到這幾人的家裡。

勉勵她們。

得東家看重,讓佟氏等人信心倍增。

而蘇青媖安排了茶樹和白蠟樹的扦插,接著便又帶著人摸索著在竹林裡種上竹蓀,在各山洞裡琢磨起香菇的種植來。

仁州城的鋪子裡,各種醬賣得非常好。

去年冬天,哪怕有賊子不時搗亂,鋪裡還一月有二三百兩的盈利。

琢磨起種菌子,主要是蘇青媖想把山裡的資源利用上。

這利用上了,又不想看到哪一天斷貨,想看著它源源不斷的。

也沒經驗,蘇青媖就提了一個想法,讓跟著她的人去摸索。

菌子,大家都沒聽過能種植出來的。都是天生天養,大山裡找一找,就有。

蘇青媖知道菌子是能培育的,但她沒實操經驗啊。

只提了一個想法,便把大家勾得想把這事幹成。

天天在林子和山洞裡琢磨。

一堆人,把竹林裡的雜草灌木清除乾淨,只留下枯竹葉等腐物,給竹蓀擴大它的生長環境。

菌種不知道怎麼得,但可供竹蓀生長的地方大了,也許它的產量就上去了呢?

至於香菇,蘇青媖純粹是想著把那些山洞利用起來。

但郭氏等人聽了她的想法,卻覺得大有可為。天天都帶著人在山洞裡看光線,看風向。

都不用挖菇房,這一個個山洞就是天然的菇房啊。

要是種成了,得有多少香菇醬!

東家忙,那就由她們來做。

郭氏便讓人進山找了枯木,帶有香菇菌絲的,就扛到山洞裡養了起來。還分了班次,日夜有人看顧。

蘇青媖見她們幹得有模有樣,她便不管了。

因為冬麥要收了。

山裡種的冬麥,產量怕是跟外頭良田裡種的不能比。

但它耐旱,好活。又經過一冬雪水的浸潤,在大山裡活得好好的。在半山腰上,放眼瞧過去,黃澄澄一片,瞧著就喜人。

收割前,各寨主集中到集鎮的活動中心,大家一起統計各寨的畝數,及需要的人力。

統計好,蘇青媖便在新更寨的鋪子外面掛上需要麥農的訊息。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應山海的呼喚

應掌櫃

重生,我在古代養男模

呱噠呱噠

月有云中霧

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