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蘇青媖渾身痠痛醒來,發現呂博承正倚在床頭看她,嚇了一跳。

呂博承有些不好意思地移開了視線。

蘇青媖則白了他一眼,在他殷勤地伺候下收拾好自己,就由著那廝把她領到廚房。

呂家平時請了一個婦人,幫著做一日三餐和收拾一些家務,但不住家,每日早上來,晚上做好飯就回家,家也在鎮上。

這一天,呂博承的繼母沒讓那婦人來。

在當地,有新婚婦人成親次日頭一頓要給家翁家婆親手煮羹湯,是個傳統。蘇青媖沒二話。

到了廚房,打量了一番,就開始幹活。

廚房裡,柴米油鹽醬醋,五穀雜糧,菜肉米麵,都挺齊全的。廚房也比蘇家的大,屋頂還高,被幫工收拾得很乾淨,讓蘇青媖省了收拾的功夫。

問了呂博承家裡人的喜好,就開始動手。

見他還在廚房裡轉,就支使他打水燒火,那廝也幹得起勁。

等蘇青媖做好幾樣早餐,和呂博承一起端到堂屋,呂父和繼母吳氏等人遲遲沒有出現。

蘇青媖看了看花桌上,色香味俱全的早餐,流著口水。起了一大早,忙活了好半天,水都沒顧上喝,肚子早就抗議了。

好在現在是夏天,要是冬天,油早就把菜凍上了。

再看看呂博承,捏緊雙手,滿臉的戾氣,眼看著脾氣就要壓不住。

蘇青媖忙拉過他:“你跟我說說家裡人吧。”

呂博承鼓了一肚子的氣,立刻就散了。

順勢帶著她在椅子上坐了下來,跟她說起呂家的事來。

當年呂父和呂母是隔壁村,長輩也算互相認識。呂父是個從小不安分的,地裡的活不愛幹,就喜歡往外跑。地裡的三瓜兩棗他沒看上,就喜歡往外跑琢磨些掙錢的路子。

等攢了點銀子就買了貨各鄉各村的跑,當貨郎。到了成親的年紀了,沒幾戶人家願意把姑娘說給他。老一輩的人更喜歡踏實顧家的男人。

但呂母看中了他,不顧爹孃反對,非要嫁給他。呂家高興得很,很快就給兩人辦了婚事。對這個勤快又老實的兒媳也是交口稱讚。

夫妻倆漸漸把貨郎擔子做大了,挑擔子走貨,變成了牛車拉貨,還僱上了夥計。賣的貨多了,走得地方也遠了,賺的錢也漸漸多了。

沒幾年,呂博承就出生了,呂母就想安定下來。

呂博承外祖父母那時候唯一的兒子出了事故,還沒成親人就沒了,呂母成了唯一的依靠。見女兒女婿想安定下來,大喜過望,賣了家裡的幾畝地,把積蓄都給了女兒女婿。

夫妻二人得了岳家資肋,很快便在楓亭鎮上買了鋪子,開起了雜貨鋪,日子蒸蒸日上,漸漸安定了下來。

到呂博承三歲時,呂父外出進貨,帶回了吳氏。當時她還挺著個大肚子,手裡還牽著一個快三歲的幼兒。

呂母倍受打擊。

呂父外出進貨,她一個女人忙進忙出,又是照顧鄉下的公婆,又要打理生意,年幼的兒子都沒顧上,丟給自家父母帶,卻沒想丈夫轉身就帶回別的女人了。

呂母病倒了。

掙扎了幾年,與吳氏鬥智鬥勇,終於在呂博承六歲那年熬不住,丟下年幼的呂博承走了。呂博承外祖父母受不了兩個孩子先後離世的打擊,沒幾年也相續撒手人寰。

呂博承成了個沒人管的小可憐。

年歲漸大,看著呂父吳氏和他們的三個孩子親親熱熱的,眼裡就冒火。漸漸就不愛呆家裡,開始招貓逗狗,呼朋喚友,不幹人事了。

蘇青媖往呂博承那邊看了一眼,好懸,沒長殘。還能搶救一下。

呂博承注意到蘇青媖的目光,往她臉上看去:“怎麼了?”

蘇青媖搖頭:“沒事。”

想了想又問:“你那二弟,你確定是你爹的?”

呂博承有些不屑,嗤了聲:“我倒希望他不是。但等你看到他就知道了,跟我爹幾乎一個模樣子刻上去的。要不然,那戶人家養了他三年,也不能最後在見到我爹時,把他們母子趕出來了。”

這吳氏,嘖嘖,命可真好。

沒被那家人浸豬籠,倒只是把他們趕出來,還過上了好日子,這運道。

趁著丈夫在外面做事,勾搭上賣貨的呂父,懷了呂父的孩子,還敢把他生在那家。三年後,呂父再去賣貨,還敢上前搭訕,最後被那家人撞見,母子二人被趕了出來。

嘖嘖,吳氏這婦人,到最後都沒受到懲罰不說,還被呂父捧在手心裡。給呂家生了兩兒一女,洗涮了汙點不說,還挺直了腰桿。從山窩窩裡跳了出來不說,還過上了十指不沾水日日數銅板的日子。

嘖嘖。前世是給福星施了飯吧。

至於那戶人家,養了別人的孩子三年,在村裡還不知如何被人說嘴。估計呂父也是賠了不少,也算是個安慰。

再拿了銀錢再娶門好親。皆大歡喜。就只有蘇青媖的婆婆是個苦命的。

她也是佩服她這親婆婆,呂父當年賠得褲子都當掉了,鋪子都快保不住,還能在那樣的情況下,拿出全部的錢給他,還能說服自家父母賣田保住鋪子。

最後弄得自己心力交瘁早早離世。

“你外祖父母離世前,應該有什麼交待吧?”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棠風之幻

雨小鹿

話說雷電將軍穿越到星野愛的世界

天守閣第一深情溜溜糖

少許秋風

木煙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