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四十公斤來自軋鋼廠的下腳料,再添上3塊錢,讓周平安收穫了一把厚背薄刃的菜刀,一把用料紮實的斧頭,一把鋒利的彎月鐮刀,一把厚實的鐵鍬,一大兩小三口炒鍋,一口直徑六十多公分的大鐵桶和一大一下兩個圓形鐵皮油桶。

至於到最後,誰佔便宜誰吃虧,誰知道呢?反正周平安和老師傅都笑的很開心。

將換來的東西裝進大油桶裡,又放在架子車上,周平安和感覺自己賺了的師徒三人揮手告別,拉著架子車就往廢品收購站的方向走去。

在五六十年代,我們的垃圾回收及處置,如果自稱老二,舉世沒人敢稱第一。

那時垃圾分類回收,組織嚴密,流程井然,調撥有序。

回收的品類,細到令人震驚:雞鴨毛、廢電池、牙膏皮、肉骨頭、桔子皮、碎玻璃、破棉絮、布角料、眼藥水瓶、各種料瓶、各色“敝履”、長短髮辮、揉皺汙損的垃圾紙、燈泡日光燈管,而各款書報、破銅爛鐵則屬VIP檔次。總之,只有你不屑蠅頭小利扔棄的,沒有“投胎無門”的,除非回收站也愛莫能助。

有些市民嫌分揀擾心,當時回收站的工作人員卻盡職敬業:以收廢紙為例,細分為大報、小報、雜誌、書本、黃板紙、雜揉紙。每逢寒暑假集中湧來的32開課本又得專項捆紮。再如雞毛與鴨毛,鴨毛取絨每斤7元,雞毛僅4分,要嚴格分檔,要剔出混跡其中的白細雞毛;女孩子的剪髮辮,一叢亂髮,接手者耐心理順,丈量後按色澤等論價。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敝履”:純塑膠的與夾雜海綿的,同鞋不同命……

所以要比垃圾分類,“倭寇們還嫩著呢!”

北新倉的廢品收購站雖然不是BJ成最大的收購站,但是有一樣,很得周平安的看重:這廢品收購站後院還有一個專賣廢舊物資的大院兒。

這個物資貴乏的連磚頭瓦塊兒都稀缺的年代,一些相對廉價的廢舊物品在周平安看來那就是放錯地方的寶貝。

而且周平安的內心還有些小激動,因為前世在小說上看到,舊貨站以及垃圾收購站可是城市裡隱藏的寶庫。在這裡小說的主角經常會遇到一些罕見的古董寶物之類的。

不過,周平安雖然知道自己沒有鑑定寶物的眼光,但是這些並不會影響他對尋寶的激情。對於一個後世人來說,尋寶、撿漏是一件很神秘很刺激的事情。

就這樣,懷著期待的心情,周平安拉著架子車走進廢品收購站,果然,裡面的場景讓第一次到來的周平安頗受震撼。

從外面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廢品收購站,裡面卻面積相當的大,各種各樣的廢品,分門別類的擺放著。比如廢紙,廢銅,廢鐵,塑膠等等。

不過也有一些可能是還沒來得及分類,雜七雜八的混合在一起,高高的堆放在院子的中央位置。而圍著這座“小山”,還有幾個頭戴帽子口罩,身穿圍裙,帶著手套的工作人員正在全神貫注的進行分揀。

“小夥子。你要賣什麼東西?來,這邊”周平安正看著,卻看見一位手裡拿著一個茶缸子,帶著一副斷了腿拿膠布沾著的眼鏡的大爺,正在大院的一角向他招手示意。

在四九城,最不能小看的就是大爺,何況這位大爺還帶著一副和閆埠貴同款的眼鏡。

周平安連忙停下架子車,解釋說:“大爺,您誤會了,我不是來賣廢品的,相反,我是打算來買點東西的。”

“你個小年輕兒,到這兒來買東西?”這大爺驚訝的看著周平安,上下大量著。

實在是因為這大爺一天到晚都難得遇到幾個來買東西的,況且就是見到了也都是歲數比較大的,像周平安這樣穿著板正的小年輕來買東西的,還真不常見。

“是的大爺,我想買一些舊傢俱和木料,對了品相好的盤子碗我也要,不知道咱這有沒有。”周平安讓這大爺看的心底發毛。他有些搞不懂現在的狀況了。

“哦,行,那你跟我來吧!”說完,大爺頭前領著周平安往後院走去。

周平安現在有些迷湖,這和小說裡寫得萬千破爛之中找到寶物的情況很不相同啊!

萬千破爛院子裡到時不少,但是都擺放的一目瞭然,那還找個什麼勁啊!

藉著斜挎包的掩護,單手從空間取出一盒香菸,這是他後來買的普通香菸。周父“無私贊助”的大前門,太高調了。這是他專門買來的一些普通香菸用於日常的交際。

跑過業務的人都知道一句話,煙搭橋,酒鋪路,笑臉相迎,人情世故。

周平安畢竟也不是初出江湖的毛頭小子,拿著煙直接塞到大爺手裡。

大爺不著痕跡的低頭看了看,扶了扶眼鏡,很自然的把煙裝到衣兜裡,眼睛露出少許光芒。

年紀輕輕的就這麼會來事兒,這也是個不簡單的。大爺心裡暗想,於是就把周平安帶到了院子深處。

這個時候周平安可不知道就是因為這個後世看來很平常的行為,讓他無意之中得到了大爺的認可,將他帶到了舊貨站裡真正的儲物室。

而不是帶著他在院子裡的那堆真正的“舊貨”裡面撿東西。

舊貨站雖然沒有都是舊貨,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些精品舊貨的。沒多少價值的,太破舊的東西才會直接扔到了大院子裡。

周平安見大爺帶著他並沒有在院子裡的那堆舊貨那裡停住腳步,很是疑惑:這還要帶著去哪兒啊?

於是,就想著開口的問下,但這大爺也不說話,也不回頭,就是悶著頭一心在前邊帶路。這可把周平安難為壞了,畢竟他只是單純好奇,又不想問的太突兀。

好在很快,大爺在一處單獨的大倉庫門前,停下了腳步。

也就是看在周平安還算機靈的份上,才會把他帶到這裡。

這位大爺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工作便利,將一些看的上眼的,還不算是破舊或是修復機率比較大的舊貨,都基本上放進了後面的倉庫裡。

把好一些的東西分開儲存,遇到熟人多少也能挑挑揀揀。不僅能增加一些單位的收入,還能送送人情。

不過大家也別抱太大的希望,像小說裡撿漏的好東西到底有沒有。很難說,估計有,也真的很少見。

畢竟,真正的古董都是時代傳承下來的,什麼被不知情的家人給賣了等等的情節又能有多少?又有幾個是真實的?

況且除了金銀珠寶,其餘瓶瓶罐罐,字畫古籍,你就是擺在周平安面前,他自己都得犯滴咕。既沒有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又不是專業的,還沒有鑑寶類的異能,你猜,他能猜對幾個?

大爺拿出一把樣子很特別的鑰匙,試了幾次才把鎖頭開啟。

“吱,噶.....”

兩個人費力的把大門給推開,倉庫很大,縱深有二十幾米,光是這兩扇大門就有五六米的樣子。推門的時候,大爺解釋過,這裡解放前是國軍的一個儲備後勤物資的倉庫。後來,收購站和舊貨站成立的時候,順便把這裡劃歸給他們了,照舊還是倉庫。

不過這麼大的倉庫裡面的東西也不是很多,大多數都是一些舊傢俱其它的東西還真的沒有多少。

現在的舊貨站沒有什麼好東西,到七八十年代和舊貨商店合併以後,這個時候舊貨市場才會迎來它的輝煌。

因為那個時候會有大量的電子元件、腳踏車配件,甚至還經營著古董的買賣,這些都是不要票的。

現在的舊貨站成立時間不久,正是困難的時期,買賣也很慘澹,不過這些舊傢俱、舊木料和零零散散的其他兒也足夠滿足周平安的好奇心了。

在大爺驚詫的眼光中,周平安就跟撒歡的狗子似的,在倉庫裡東瞅瞅,西看看,摸摸這個,敲敲那個的。

其中最令他滿意的是一張主體還在,但是細節處有破損的拔步床。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是體型最大的一種床。

拔步床在《魯班經匠家境》中被分別列為“大床”和“涼床”兩類,其實是拔步床的繁簡兩種形式。拔步床為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大型床。

拔步床的獨特之處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間“小木屋”,從外形看似把架子床放在一個封閉式的木製平臺上(這種平臺BJ或稱“地平”)平臺長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臺四角立柱,鑲以木製圍欄,有的還在兩邊安上窗戶,使床前形成一個迴廊,雖小但人可進入,人跨步入迴廊猶如跨入室內,迴廊中間置一腳踏,兩側可以安放桌、凳類小型傢俱,用以放置雜物。

這種床形體很大,床前有相對獨立的活動範圍,雖在室內使用,但宛如一間獨立的小房子。

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溫暖而多蚊蠅,床架的作用是為了掛蚊帳。

而眼前這張床通高兩米半,長兩米二,寬兩米三,體形龐大,可與後世單人公寓中的臥室相比。

掛簷及橫眉部分均鏤刻透凋,表現古代人物故事;前門圍欄及周圍檔板刻有麒麟、鳳凰、牡丹、卷葉等紋樣,雖然,現在有所破損,漆面也斑駁不堪,但仍可看出當初匠人的刀法圓熟和工藝高超。

周平安的山神空間是不限制進入時間的,但是裡邊太空曠了,唯有的六間石屋又是沒有時間流速的倉庫。

但是如果把這付拔步床放進空間,床上圍上圍子,不就有了頂嘛,跟房間也差不多了。

到時睡覺也就更舒服了,畢竟安全感增加了,私密感也增加了,反正空間裡溫度適宜,溫暖如春,也不冷,睡床正合適。

周平安圍著這張拔步床,翻覆檢視,難得的是,這幅床的附屬傢俱俱都還在,真是越看越歡喜。

就連凋花的殘缺,有裂紋的支柱和斑駁的漆面,也不在乎了。

這些原本的缺點,在周平安的眼裡那就是復古的滄桑感!

平復了下自己的心情,周平安走到門口,充滿期待的問道:“大爺,那張最大的床多少錢?”

“嗯?”大爺思索了下,驚訝的看著周平安:“就是那張跟小房子樣的床?”

“嗯,就是那張”周平安點頭確認。

“呵呵,你可真有眼光,那張拔步床,站裡定價600元!”大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周平安,很好奇他聽到這個價格會有怎麼的表現,要知道現在一張新做的平頭床也不過50元而已。

“600!?就這破樣了還600?”周平安在問價之前就已經在心裡有所準備,但是他還是故作驚訝。畢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能講價的時候為什麼不嘗試著講講價呢?

“嘿嘿,小子,這張床可是紅木的,別說你不知道啊。”這和閆埠貴戴同款眼鏡的大爺,笑的很雞賊,語氣中帶著調侃。大概他也是看出了周平安略顯做作的虛假詐唬。

“!”周平安算是看明白了,這老頭蔫壞,已經在心裡吃定自己了,再糾結於價格已經沒必要了。

換句沮喪點的話說,自己終究還是年輕了啊,被眼前的老狐狸給輕易的拿捏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都成反派了,當個人渣很正常吧

蘿蔔頭呢

上窮碧落下黃泉

豬尾yi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