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第二農場,在門頭溝的山溝溝裡,出於別有目的的私心,周平安特意選擇了那裡。

因為,距離太遠,並且交透過於不方便,所以,廠裡的領導們,並沒有前去實地考察,而是將那裡一切建設事宜,都交給了周平安。

而,軋鋼廠第一農場,則位於城東郊區的劉家村與趙家村中間,距離軋鋼廠騎腳踏車的話,得有個把小時。開車的話,更快,只要二三十分鐘左右。

所以,這裡也就成立軋鋼廠各位領導們關注的重點。

那塊地方由於土質不好,也種不成莊稼,地裡長得都是些雜草矮樹,所以兩個村子的人也都看不上這裡。因此,在周平安的巧舌如黃和兩個村子的大力協助之下,軋鋼廠也沒費事兒,很容易的就從當地政府手裡,拿到了那塊土地的使用權。

其實,這也不難解釋,畢竟,四九城裡的大廠,能在這裡建立農場的話,不光可以帶動當地農村的收入,還有租金可收,當地鄉鎮政府又何樂而不為呢。呵呵,成人之美也是種美德嘛。特別是周平安也承諾,將會招幾個和他們有關係的某些人進入農場工作。

和鄉政府簽訂好租賃合同,拿到這片土地的使用權之後,聶副廠長就興致勃勃的和周平安等人來到了現場,想著怎麼規劃,佈局。

因為沒有經驗,也沒有什麼可借鑑的桉例,所以,大家一番討論過後,還是決定一步步來,不能存著一口吃成個大胖子的心思。

初步計劃,先蓋豬舍,然後將原本養在周圍六個村子的三百多頭豬,陸陸續續的遷移過來再說。

畢竟,這年頭,豬肉才是最實在的。只要能養豬成功,那,農場就算成功了一大半!

其實,這片地方不小,加上鄉政府贈與的小山頭,面積大概得有上千畝了,搞個小小的養殖農場,那是絕對的綽綽有餘。

而周平安在心裡也對這裡早有大概的規劃,山腳下蓋豬舍、雞舍,農場辦公室,宿舍,倉庫,飼料加工車間什麼的。

山上種果樹,其他地方統統種上紅薯,反正紅薯也不挑地,現在種上,到了秋天也還能收穫一波。

至於流經山腳下的那條小河,周平安也有考慮,到時候,兩邊設定圍網阻截,不光水裡可以養魚,就連鴨欄、鵝欄也可以建在河邊。

周平安將自己心中所想的大體佈局和聶副廠長等人通氣之後,大家也覺得不錯,於是,就決定按照他說的來。

軋鋼廠有自己的基建科,再加上特事科原有的二百多職工,大家最終決定,就這點兒工程,自己幹就完了,反正,就是建個平房,建個圍牆之類的,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啊難度。

既然農場開建了,那總得有個負責人吧。考慮到聶副廠長剛剛成為軋鋼廠實際上的一把手,正是公務繁忙的時候,也不可能時時關注這裡。

所以,人小本事大,且兼任農場場長的周平安,理所當然的被眾人推舉成為了兩處農場建設的‘總督導’。

對於這個結果,周平安也早就有所預料,所以很平靜的接受了這個出力不討好的任命。畢竟,農場建好了,功勞理所當然是領導的,但是要是出了問題,那就得好好說道說道了。

雖然周平安知道後世的養豬場和養雞場大體是個什麼樣子的,但是,這個時代和後世相比的話,有些地方還是差異太多了。所以出於謹慎,周平安最終決定,這事兒還是得請教專業人士。

於是,周平安拿著廠裡的介紹信,經過一番打探之後,來到了位於四九城圓明園西路的四九城農業機械化學院,也就是後來的中國農業大學。

農學院的專家教授們,在知道了周平安的來意之後,也是很高興。

除了這個時期人們建設新中國的心氣兒足之外,他們也高興於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甚至,都沒有和周平安講任何條件,這些教授專家們就立馬決定,從學院的各相關院系,抽調強兵干將們全力配合周平安的工作。

經過實地考察,周平安和農學院畜牧業、農業方面的好幾個教授學者,改了修,修了改的,又商量了好幾天,才終於拿出了豬舍、雞舍的最終施工方案。

為了能保證設計施工方案的順利進行,農學院的教授學者們甚至紛紛親自上陣,到現場去指導施工。

呵呵,話說這時期的教授學者可不像後世的那些‘叫獸、磚家’。那可真是有著真才實學的,好多還是留洋回來的精英。

看到這些精英們的工作熱情,周平安心裡那個感動啊。

於是,在好吃好喝的招待的同時,本著‘物盡其用’的心思,最終,和農學院達成長期合作協議:第一、第二農場將免費成為農學院各大院系的實習、實驗基地。

這意味著,農學院的學生們在學習上可以避免了閉門造車、紙上談兵,以後多了一處可以將在學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的地方。而農場方面,也多了一批免費的專業的獸醫、專家和員工。

雖說是雙方各取所需,但是,實際上,周平安的便宜賺大了。畢竟,在這個時期,這些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可不是隨隨便便說能請就請得到的。

同時,升格為農場的半個主人之後,農學院的教授們不光幫著周平安設計了豬舍雞舍,還給整個農場重新做了整體規劃:養殖、種植迴圈一體,衛生、防疫、甚至包括了汙水處理都有的整體方案!

其實養殖牲畜最麻煩的事情就兩件。

一是,衛生防疫。集中規模化養殖,一旦發生疫情,搞不好就會全部完蛋。而大家所熟知的,民間流傳的那句俗語,‘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說的就是上述情況。

因為這個時期,專門用於禽畜疫病治療的藥物基本上是沒有的,所以,防止發生疫病就成了保證養殖成功的最重要手段。

二是,環境汙染。集中規模化養殖,會產生大量的糞便汙水。當然了,氣味兒汙染雖然也會有,但是,在這個時期還麼有這個概念。不就是臭點嗎?身為勞動人民,不在乎。

雖然汙水糞便也可以直接排放到河裡,反正這個時期也不會有人管,但是,周平安並不想這麼做。

畢竟,來自後世的他,也曾經見識過,這麼做所造成的巨大汙染。

有人也許會奇怪,糞便不是可以作為肥料使用嗎。

對,是可以作為肥料使用,但是,不管是雞糞還是豬糞,都得經過發酵處理之後,才能使用,不然的話,不光不能肥田,還會把莊稼‘燒死’。

而針對糞便汙染的情況,農學院的教授們,特意給農場設計了一套超時代的迴圈利用體系,那就是:建沼氣池。

說白了,就是利用沼氣池來集中處理禽畜糞便,禽畜糞便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不光可以在冬季可以用來給豬舍、雞舍燒鍋爐取暖保溫,而且在平時也可以燒水、煮飯、照明,而且處理好的糞便,又可以作為肥料用到農田當中,這樣就形成了一整套的農場自迴圈模式。

在周平安看來,這種循壞利用模式,即使放到後世,其中所包含的環保理念都不過時。

就這樣,在農學院教授們的熱情幫助下,兩個農場的整體規劃方案很快就做好了。然後,又由周平安上報給了軋鋼廠的領導那裡。

不得不說下,這個時代的工作效率問題是真快啊,僅僅一天之後,廠裡領導的批示就下來了:即日動工!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壽命

黑影之狼

底層打工人逆襲掙千萬

風清水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