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八日。

對所有咸陽的秦人來說,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天。

上萬秦人聚集在咸陽城外,他們摩肩接踵,翹首期待,紛紛向著東邊張望。

這陣勢,和之前楚王君臣、楚宮佳人、楚國重器珍寶入秦時的場面相比,也毫不遜色,甚至激動程度猶有過之。

“叛賊要來了,我等會兒一定要對著他的屍體狠狠吐一口唾沫!”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秦人咬牙切齒,口中說出的話飽含恨意。

“然也,此賊殺我兄弟。要不是不行,乃公真想在叛賊的腦袋上撒泡尿,方解我心頭之恨啊!”

一個壯漢咆孝著,揮舞著拳頭,滿嘴唾沫直噴。

另一邊,杵著木杖的老婦人,一臉哀怨的說著:“我的兒被叛徒害死在楚地,老婦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關中的秦人永遠忘不了。

就在兩年前,他們同樣站在這個地方,同樣是等待著從楚地回來的秦國將軍。

只是那時候,咸陽城外沒有笑聲連片,沒有歡呼和雀躍,有的只是無數人的痛哭流涕。

尉繚、李斯等軍國重臣,帶著百官公卿,身穿喪服,和他們這些秦人一起在咸陽城外哀嚎痛哭。

那一年,跟隨李信出關的數萬關中子弟,大部分都折損在楚地。

無數的秦人沒有了兒子、丈夫,無數的孩童哭喊著他們的父親,卻得不到任何的回應。

不僅是關中,整個秦國都在那一刻陷入極度低沉和痛苦中。

一場數十年未有之大敗,二十萬秦軍在楚地戰歿大半,堪稱舉國之喪。

造成這一切的,除了伐楚主將李信在戰場上的決策失誤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昌平君熊啟的背叛。

叛徒!

在秦國官府的刻意引導下,所有秦人都將仇恨集中在叛徒熊啟的身上。

此人踏著關中黃土地,喝著渭河水長大,身受秦王的恩寵,擔當輔國丞相的重任。卻在秦國滅楚的關鍵時刻,選擇了背叛這個養育他長大的國家,讓無數秦人亡歿異國他鄉,這樣的結果怎能讓秦人接受。

相比於楚人們希望熊啟活著,並帶著大軍收復楚地的願望。

所有的秦人,只想讓熊啟死!

當數月前,楚國滅亡的訊息傳到咸陽時,秦人們很興奮,當楚王君臣被押解入咸陽時,秦人們很高興,但說到底,秦人的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

因為那個叛徒,那個秦人的仇讎(chóu)還活著。

叛賊不死,仇恨不止!

如今,這個叛徒終於死了。

而且還是那位在秦人陷入低谷時,背水一戰大破楚軍,為秦國帶來希望與光明的趙佗將軍所擒殺。

“聽說趙將軍在淮陰一戰大破這叛賊的兩萬大軍。然後一路追逐叛徒到了江東,叛賊跑到越地去,趙將軍依舊緊追不放,直到將其殺死在越地,終於為吾等復了仇恨。”

“嘿嘿,我聽說趙將軍一路所過的土地,全都被我秦國征服了。那個收留了叛賊的越王已經獻土納降,于越之地和吳地一起,被大王設立成了會稽郡!”

“這麼說,整個會稽郡都是趙將軍打下來的,趙將軍為我秦國開疆拓土啊,真乃我秦之良將!”

就在眾秦人交談感慨之時,有人指著遠方,興奮地叫起來:“上將軍回來了!趙將軍回來了!”

剎那之間,咸陽城外,無數人歡呼雀躍,氣氛達到了頂點。

“大王萬勝!”

“上將軍萬勝!”

“趙將軍萬勝!”

……

在那陣陣歡呼聲中,一支從楚越之地跋涉了數千裡的軍隊,終於回來了。

咸陽郊外,黑旗招展。

五千經過戰場磨鍊的百戰銳卒,踏著整齊的步伐,昂首挺胸向著咸陽城走來,迎接著屬於他們的榮耀。

在隊伍的前方,是一輛華麗的戰車。

戰車上,上將軍王翦身穿精緻的甲胃,頭上鶡冠兩側鮮豔的羽毛高高翹立。

他扶著車軾,目光從無數面容狂熱的秦人臉上掃過,轉頭對同車而行的趙佗笑道:“聽到沒有,這些人提到你趙佗的聲音,可比提到我王翦的時候要響亮的多。”

“上將軍說笑了,此番伐楚若無上將軍運籌帷幄,定下策略,又豈能建下滅國大功。秦人之音,只是因為熊啟之事啊。”

趙佗笑著恭維起來。

這一次王翦回咸陽獻捷,以趙佗功大為名,邀其同車。趙佗推脫不了,被王翦強拉上了車。

如今聽到這些秦人對他趙佗的聲音比王翦還大,有了喧賓奪主之嫌,他連忙開口解釋。

“是嗎?說不定還有你趙佗在戰場上正面擊敗楚國令尹,逼殺項燕的緣故呢,少年英雄擊敗沙場老將,這可是一件美談啊,世人最愛你這等少年將軍。”

王翦開口,幽怨的看著趙佗。

項燕,可是他王翦視作的最後一個對手,哪料到被一個小輩後生給截胡了,讓他感覺頗為遺憾。

趙佗滿臉尷尬。

他也沒想到項燕那麼要強啊,本來只是想交個手打一仗,磨練一下自己,哪料到對方一戰失敗,就抹脖子自殺。

眼見趙佗被自己一句話弄得不上不下。

王翦笑起來:“項燕被你擊敗了也好,如此一來,你表現出大將之能,日後便能真正的獨當一面。我秦國之將,算是後繼有人了,老夫也可以安心的回家享福嘍。”

看著前方那面容興奮的人群,那陣陣激動的高呼。

王翦的眼中閃過落寞。

滅亡楚國,他王翦即將升為徹侯之爵,對一個將領來說,這是無上的榮耀,但也代表著他將永遠的離開戰場。

王翦,他這屬於一個秦將的一生,便要就此落下帷幕。

日後的他,將是頻陽莊園中,一位養老享福的閒散君侯。

“不過這樣也好。”

“秦滅五國,吾王氏獨亡其四。”

王翦臉上再次綻放出笑容,他看著一旁的趙佗,眼神中多了一絲戲謔。

“山東六國,尚有齊人尚存。大王滅齊,亦是早晚之事。當告戒吾子,勿要爭那滅齊之榮。”

“自古以來,豈有一門父子,滅五萬乘乎?”

“還是讓給這些後生吧。”

“小後生多立功勳,日後方能體會到老夫這般戰戰兢兢的感覺,嘿嘿。”

這時候,隨著獻捷的秦軍抵達城郊,在城外一直等候的右丞相隗狀已帶著公卿百官上來迎接。

王翦也不託大,牽著趙佗下車,與郊迎的百官公卿見禮。

“上將軍真乃當世第一名將,此番滅楚,乃驚世大功,真讓吾等欽佩無比。”

眾臣上前恭賀,一個個滿是羨慕和欽佩。

“哈哈哈,此戰可不只是老夫的功勞。比如這趙佗,大破齊軍,擊敗項燕,還擒殺了叛賊,此等功勞,可不差喲。”

王翦笑著,把身後的趙佗給拉了過來。

“趙將軍年歲雖小,卻已有大將之才,上將軍這是後繼有人了啊。”

右丞相隗狀對趙佗讚了一聲,目光卻轉向王翦,兩人相視,皆是微微一笑,其中緣故,自是相互明白。

“趙將軍此番功勳,吾等也是佩服的很。”

“擒殺叛賊,為我秦國復仇,趙將軍此番功勞,只在上將軍之下啊!”

眾公卿跟著相互讚譽。

趙佗連忙拱手還禮。

此刻不僅是公卿百官迎接,不遠處被中尉軍隔離在兩側的秦人也都紛紛歡呼起來。

“趙將軍!”

“壯哉,趙將軍!”

……

陣陣呼聲中,還有許多婦人牽著年幼的兒子,站在人群裡,指著不遠處那位頭戴鶡冠,身穿扎甲的少年將軍。

“看到沒有,那位便是為汝父復仇,擒殺叛賊的趙將軍。真希望汝等長大後,入行伍之時,能效命於趙將軍麾下!”

在無數讚譽聲中,整個秦軍隊伍,上到各級將領,下到普通士卒,數千人都是滿臉喜悅,他們感受到了極大的榮譽。

每一個人的眼中更是充滿了無盡的期待。因為要不了多久,他們獻捷之後,大王就會發下賞賜,大家都能得金受賞,升爵拜官,何其美哉樂哉。

隊伍中,唯有一人滿臉哀苦,眼中滿是死灰之色。

“眾人皆有賞,唯我李由無乎?”

“我還有何面目,去見父親。”

在公卿百官的迎接下,這支從沙場歸來的秦軍自人群中走過,開始進入咸陽城中。

同時,除了對大王、上將軍和趙將軍的歡呼外。

還有許多秦人罵著叛徒熊啟的名字,對著秦軍隊伍中那輛裝載著棺槨的車輛吐著口水,說著唾罵的話語。

歡呼與唾罵,在這咸陽城外相互交融,讓人聽在耳中,頗有一種奇特的感覺。

渭水北岸,高大的秦宮宮牆上。

秦王政負手而立,站在牆垣邊,眺望著遠處那支剛邁入咸陽城中的隊伍。

他的身後,公子扶蘇身著朱玄相間的秦服,同樣看著遠方。

“回來的是何人?”

秦王政忽然開口。

扶蘇一怔,忙回道:“稟父王,是我秦國有功的將士。”

“還有呢?”

秦王政回頭,威嚴的目光落在扶蘇的臉上。

扶蘇低語道:“叛賊。”

“叛賊該不該死?”

“該。”

“你恨他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朱元璋親封我為軍師

金金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