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皆勝,為何李由獨敗?”

秦王政臉垮了下來,原本喜悅的心情沒了大半。

秦國滅楚之戰,從王翦在淮陽和項燕對峙以來,秦楚兩軍雖有大半年沒有交鋒。但趙佗卻在秦齊邊界打了一個開門紅,一戰破十萬齊軍,然後一路南下屯兵睢水,擊破項渠的楚軍,訊息傳回秦國,讓所有秦人聞之則喜。

緊接著,淮陽的主戰場也開始了最終決戰,在扛住了楚人短暫的絕境衝殺後,秦軍大舉反擊,王翦大敗楚軍主力,殺死楚將昭原。西邊的楊端和別部也擊破楚國右司馬大軍。

形勢一片大好,秦軍節節勝利,不管是之後的攻城拔邑,還是野戰交鋒,秦軍皆是以勢如破竹之勢,橫推到底。

雖然其中也有蒙恬在善道遭了項燕伏擊,小敗一場。但緊接著他就跟隨趙佗在淮陰決戰中,立下破軍大功,逼殺項燕,之後又隨著趙佗南下砥定江東,擒殺熊啟。蒙恬算是功勞遠大於罪過。

而李由呢,他在汝水慘敗,雖然之後也收拾殘卒,跟著楊端和撿了幾座城邑,功勞卻遠遠無法和蒙恬相比,放在一堆軍功顯赫的將領中,怎麼看怎麼扎眼。

此刻秦王政開始檢閱諸將功勳,看到李由的汝水之敗,就像是在一片耀眼的光芒中突然瞥到一個汙點,怎能讓人舒服的起來。

他不由皺眉道:“李由在宮中時做事勤勉,也算頗有能力,怎的上了戰場,竟然連遭敗績?此人無軍爭之能乎!”

旁側,趙高立刻勸慰道:“臣隨大王駕臨淮陽時,曾聽諸位將軍談論過此事。李由汝水之敗,其實也算有功。”

“哦?李由戰敗,反倒有功,此話如何說?”

秦王政看了趙高一眼,心中好奇起來。

趙高忙回道:“臣聽諸位將軍說,此番李由之敗,實乃他探見楚國右司馬逃跑,故而率軍追擊。那楚國右司馬有兵一萬,李由卻只有五千兵卒。李由此戰,是以少擊多,以弱擊強啊。”

“臣聽說,那右司馬早已有逃跑打算,欲要沿汝水南下,坐船渡過淮水,若是成功,我軍便很難將其捉住。其麾下一萬楚軍逃到淮南,對於日後我軍攻取淮南各城,定然會有極大阻礙。”

“故而此戰李由處於劣勢,但卻為了大局而不得不戰。此戰雖敗,李由卻將那右司馬死死纏住,讓緊隨之後的任囂部可以趁勢擊破楚軍,擒獲楚國右司馬,將此威脅徹底剷除。如此來看,此戰若無李由以少擊多,也定然沒有任囂大功。”

秦王政聽得點頭,其實邦尉府和主爵中尉府給李由的賞罰,便是不賞也不罰,想來也是考慮到這個原因。

但秦王政事務一向繁忙,精力有限之下,對於每一個將領戰功的具體情況,不是很瞭解,一般只看結果,陡然見到李由的汝水之敗,心中就很不舒服。

如今聽趙高這麼一說,李由這次雖然戰敗,但為之後的任囂擒獲楚國右司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來看,這李由倒是個識大體的。”

秦王政神色舒緩下來。

趙高趁勢進言道:“如今大王翦滅荊楚,乃是千古未有之大功,諸將欣喜,滿國慶賀。”

“當此之時,諸將皆有重賞,李由卻因為汝水之敗而無所得,恐有不妥,這樣會更加突出我軍在汝水的敗績。”

“臣斗膽進言,大王可嘉李由汝水糾纏楚軍,輔助任囂擒獲楚國右司馬之功。如此一來,我秦軍則無敗績,定能讓國人爭相自豪,同時大王恩澤於李由,想來廷尉也會欣喜,深感大王之德。”

秦王政沒有開口,手指輕輕摩挲著簡牘表面,目中露出思索。

趙高所言頗有道理。

如今秦國滅楚,所有將領都立下大功,在這個節骨眼上,卻傳出李由的汝水戰敗,不亞於一鍋好湯裡多了一顆老鼠屎,讓素來就有強迫症的秦王政感覺很不舒服,而且傳出去後也沒有秦軍全勝的戰績好聽。

不如按趙高所說,宣傳李由的糾纏楚軍之功。

李由的汝水之敗,並非真正的敗績,而是秦軍為了後續任囂擊破楚軍,擒殺右司馬所做出的戰略犧牲。

李由不僅無罪,更有功勞。

秦王政又想到李由的父親,擔任廷尉已有一年的李斯。

李斯果真是治國大才,在廷尉任上,雖然時間不長,但卻將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不時還能提出一些很有用處的建議,讓他秦王政用的很舒心。

不看兒子,也得看其父翁。

秦王政頷首道:“李由汝水之戰,看似敗績,其實有功。他之後又隨楊端和攻取城邑,當有獎賞。如此,寡人此番便復他五大夫之爵吧。”

“大王聖明。”

趙高拱手稱讚,眼中有笑意瀰漫。

秦國滅楚,諸將之中,除了王翦外,就以他那位兄弟趙佗的功勞最為耀眼。

此番大軍回秦,諸將受賞,趙佗必會因為耀眼的功勞讓無數人囑目。

這時候李由卻因為汝水之敗,無功無賞,李氏父子心中必然不平,甚至會因此憎恨趙佗也說不定。

這種事情,對於趙佗並非好事。

相反李由若是受賞,對於趙佗的嫉妒定然會減輕不少,至少他也得了一個安慰獎。

秦王政抬起頭,看了眼趙高,嘴角露出澹澹的笑容。

趙高和趙佗之間,趙佗和李由之間。

這種種關係,他心裡很清楚。

只不過趙高此番進言,確實是好處大於弊處,也讓他感覺心裡舒服不少,所以才會選擇採納。

就在這件事即將結束時,趙高卻面露猶豫之色,低語道:“大王,關於李由之事,臣在淮陽時,還曾聽過一些傳聞。”

“說來聽聽。”

秦王政笑了笑,他倒是想聽聽這趙高還能說出什麼話。

“臣聽軍中將士,以及中車府的衛士談論。他們皆言李由初上戰場,便遭逢楚上柱國項燕。到了蘄邑時,又遇楚國左司馬昭平。此番滅楚,他又去追襲楚國右司馬葉勝。”

“李由三次作戰,皆是以少擊多,以弱擊強。雖然他頗有雄心,且屢敗屢戰,依舊奮勇不怯,值得讚譽。”

“但這三次戰鬥,又未免太過巧合。故而軍中常言……李由數奇!”

趙高聲音落下。

秦王政臉色勐然一變。

“李由數奇。”

占卜之法,以偶為吉,奇為兇。

數奇。

便是說此人命數不好,遇事多不利。

……

“李軍候,真乃壯士!”

滎陽城外,數十萬大軍臨時駐紮,因戰事落幕,故而各部將領便置酒飲宴,各自歡聚。

此刻任囂喝下數杯酒後,對著趙佗、蒙恬等人稱讚起李由的壯舉。

“李軍候料敵先機,眼見楚國右司馬有脫逃之意,便立刻率兵追逐,糾纏楚軍,阻止了對方逃往淮南。楚人無奈,反擊而戰,李軍候哪怕兵少,也毫不畏怯,背水與其相鬥。此真壯士也!”

“可惜啊,李軍候終是以少擊多,寡不敵眾,最終被楚軍擊破,但也為我率兵前來爭取到了時間。這才有之後我大破楚軍,擒獲楚國右司馬的功勞。可以說,這功勞是有李軍候的一半!”

任囂紅著脖子叫起來。

他受屠睢影響,心中頗有豪俠氣概,對於李由之事非常有好感,故而不停稱讚對方的勇氣,將李由呼為壯士。

“背水一戰?”

趙佗眨了眨眼,摸著腦袋感覺有些好笑。

背水一戰危險極大,不到絕境時不可用之,這李由怎麼還主動用上了。

趙佗又想到李由汝水一戰的兵力對比,不由搖頭道:“這李兄怎麼每次都是以少擊多啊?”

……

在諸將利用空閒時候置酒歡聚的時候,滎陽城外的數十萬秦軍也開始瞭解體。

附近的三川郡、潁川郡徵召的秦軍就地解散回家。

來自河東、太原、上黨、燕趙等地的秦卒也開始分配隊伍,在相應軍吏的指揮下,踏上回程的道路。

而趙佗和諸位將軍,也將跟隨主帥王翦,率領著關中士卒,西進函谷。

他們將要回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幻世錄

樹下躲雨遭雷劈

大吳聖祖

金江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