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這邊高臺上擔當指揮的三個家主也傻了眼。小田氏治喃喃的說道:“傳言說左竹家少主,也就是這個左竹義重已經成為日本最年輕的劍豪,我一直以為這是左竹家為了吹捧他們的這個少主才這麼說,現在看來這似乎還是真的,不是傳言......”

江戶家的水戶城其實離鹿島之町很近,比太田城到鹿島的距離要近一半。只不過因為江戶家想把鹿島之町納入自家的管轄,卻一直沒能如願。早些年先是借用當地領主的名義去攻打鹿島之町,結果失敗。到最後自家直接出兵,還是被鹿島之町的自衛隊給打得大敗。

所以江戶家被鹿島之町的商人自治會視為最大的威脅,公開宣佈江戶家的人在鹿島之町不受歡迎,發生任何事後果自負。這對江戶家這個立志成為常陸守護大名的領主家族來說其實是很大的侮辱。可江戶家卻無可奈何,拿鹿島之町沒辦法。

一是左竹家在旁邊看笑話,不會坐視江戶家出兵進犯鹿島之町。畢竟那商人自治會對左竹家可是恭恭敬敬,每年都奉上大筆豐厚的奉獻金。二是鹿島之町有冢原劍聖坐鎮,還有他的道場,那些道場弟子才是鹿島之町自衛隊戰力無比強悍的原因。

江戶家不敢得罪劍聖那老頭,所以這些年才安分守已,不再去打鹿島之町的主意,和商人自治會的關係也緩和了些,江戶家的人也可以在鹿島之町採購軍備物資了。

但再怎麼說也比不上左竹家和劍聖的關係密切。前兩年江戶恆信聽說左竹家把他們的少主送去道場拜劍聖老頭為師,以為只是當個普通的道場弟子,拉攏下與劍聖的關係。沒想到兩年過去,竟然從劍聖門下出師了,還被劍聖老頭稱為日本最年輕的劍豪......

江戶恆信也不信,哪有十四歲的劍豪。可現在親眼目睹左竹義重砍瓜切菜般的將十來個武士斬落馬下,他是真的鬱悶了。這小子今年才十五歲吧,左竹家是後繼有人。和自家那幾個小輩相比,詮釋了什麼是少年英傑和飯桶白痴的對比......

“那,那我們現在怎麼辦?撤軍嗎?”大掾義卓問道,他是大掾家的家主,在三家都自稱常陸守護代時,相對來說比較弱勢,家族實力比不上其餘兩家,腰桿子直不起來啊。

現在常陸聯軍這方士氣很低,不少地方領主都在暗自咒罵那個自以為是出馬進行一騎討的武士,他去送死沒關係,卻把聯軍置在了一個下不來臺的尷尬境地。

一人單挑落敗,就出動了兩個。結果兩個打一個還是送菜,就惱羞成怒出動了十來個去群毆。沒想到左竹家出來個更勐的,一挑十來個,這十來個武士沒一個能逃回來的。這下別說再出人了,連觀戰的農兵都膽戰心驚,害怕那兩個勐將找上自己這邊......

所以大掾義卓才提議是不是先發號令讓陣前的部隊撤下來恢復下士氣,過一天再出陣也許會更好些。

“不行!”江戶恆信面目猙獰,咬牙切齒道:“我們不但不能撤軍,反而要主動發起進攻。否則我們要撤軍的話,左竹家趁機發起進攻,很可能我軍會因為士氣低落而在敵人的進攻下造成全軍崩潰,那時後悔都來不及,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所以我們必須主動發起進攻,這叫反客為主,用進攻去拖住敵人,即使付出再多的傷亡也是值得的,用鮮血來提升士氣。別忘了我們的兵力是敵人的四倍,只要混戰在一起,別說劍豪,就算是劍聖也沒什麼可怕的。我送一千人給他殺,他殺完了我再送......”

江戶恆信內心深處是希望藉此一戰將左竹家這個少主埋葬在戰場上,直接抹殺掉左竹家這個未來的接班人。自家的小輩比不上對方,那就想辦法把對方給弄死,否則等自己這老一輩沒了,小一輩不是這個左竹家少主的對手,家族的未來可想而知。

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聯軍兵力佔優,靠人海戰術拖也要把左竹家援兵給拖死。你就算是劍豪又能怎麼樣,你能殺掉一個十個,甚至百人,那你能殺掉一千人嗎?就算你能斬殺千人,我還能再送一千人給你殺,非累死你不可!

小田氏治也點頭贊同道:“我們現在不能撤退,左竹家援兵為了救援被困在城裡的主君,必然要發起進攻。農兵士氣低落,很可能一觸而潰。所以主動發起進攻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兵力充足,前陣就算打沒了也可以讓中軍和後備接上,用人海來將左竹家援兵淹沒!”

既然江戶恆信和小田氏治都這麼說,那大掾義卓也無可無不可的讓吹號手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低沉的進攻號角聲猶如一陣陰風颳過陣地,不少聯軍的領主們不敢置信的轉頭望向後面的高臺所在地,以為自己聽錯了號角聲。手下的農兵備隊士氣如此低落,怎麼還要主動發起進攻?有沒腦子啊!

但進攻的號角聲很是分明,連吹了三遍,甚至還有傳令兵四處穿梭,大聲宣告向敵人發起進攻。後退者殺,逃跑者殺,避敵不前者殺!除了三殺令,還有獎賞,一個敵人農兵的人頭獎賞一貫,敵人足輕五貫,武士十貫,左竹家少主的頭顱價值一千貫!

要知道平常領主間的戰爭農兵的人頭是不算錢的,沒獎賞可領。這回江戶,大掾和小田三家也算是下了血本,左竹家農兵的頭顱也算錢,加上足輕武士家臣還有左竹義重的頭顱,價值萬貫需要三家湊湊才能湊出這筆獎賞。

不過重賞宣佈下去,戰陣裡的農兵士氣也恢復了些,已經在自家領主和武士的指揮下向敵人的方向走去。由於人多勢眾,離左竹家援兵的戰陣距離越近,士氣就越高。或許在聯軍的這些農兵眼裡,左竹家戰陣那邊不是敵人,而是一貫貫的賞金。

兩軍相距五六百米,常陸聯軍主動發起進攻,需要先走上四五百米才能接近左竹家援兵戰陣。

問題是前陣的農兵備隊都抱著竹束或是舉著木排用來抵擋鐵炮的射擊,這四五百米的距離在這些農兵眼裡遙不可及。沒走上幾十米前排的農兵就沒力氣了,他們身體素質差勁,無法舉著這些重物走得更快。

於是後面的備隊紛紛越過這些前陣的農兵備隊,走在了最前列。一個前陣的領主叫住了後來居上的一個領主,問他是怎麼回事,怎麼都不怕敵人的鐵炮了?

那個後面的領主呸了一口,指了指周圍的人群:“我們這麼多人,左竹家才多少,不到五千,不跑快點還能拿到賞格嗎?鐵炮雖然很厲害,可我們只要衝得快,等鐵炮射擊一輪後我們快速衝上,鐵炮就沒有用武之地了,我們注意點,躲農兵後面就沒事了......”

那個前陣的領主想了想,覺得對方說得對,如果自己這個備隊慢吞吞的過去說不定毛都撈不到一根。

於是他下令:“把這些竹束和木排丟掉,大家快步前進,跟上去,不得落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從成為李承乾老師開始

大毛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