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是退尚未決定,回到各自營地的關東聯軍的大名和地方領主們自然會約上幾個好友聚會商議一下,看看哪種選擇比較符合各自的利益。不過有一點他們倒是記得很清楚,那就是防範北條家的再次夜襲。剛剛被偷襲了一次,要是再重蹈覆轍那真是沒臉見人了。

所以這些關東聯軍的大名和地方領主們紛紛採用了左竹義重的方法,在營地裡面挖壕溝。這是最簡單最省事的防禦方式,反正挖壕溝設陷阱的都是農兵的幹活,自己只要動動嘴就行。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花費多少,大不了給農兵加個雜糧飯糰就足夠他們盡心盡力了。

一般來說,很多人也就挖條壕溝佈置幾個陷阱就足夠了,可也有更喪心病狂的,生怕北條家再發起夜襲,不但在營地裡挖了幾條壕溝佈置了很多陷阱,就連營寨外面也挖了兩三條壕溝,這才覺得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

北條家要是再想偷襲關東聯軍的大營就沒那麼容易了,就算他們衝進了營地也寸步難行,前面還不知有幾條壕溝和陷阱再等待他們的光臨......

等兩天過去再準備舉行軍議的時候,很多關東聯軍的領主們看著自己營地外面和裡面的壕溝和陷阱才想到,要是決議撤軍的話,自己這兩天不是白忙活了嗎?

這兩天其實是上杉謙信給出的冷靜期,讓大家從被北條家偷襲的惱火中冷靜下來,好好考慮下這場戰爭是否有必要再堅持打下去。雖然俘虜丟失了確實是個損失,可從北條家領地掠奪的錢財都還在,也算是個安慰。

所以軍議一開始,大部分的人都表示想撤軍回去,接下去就到了秋收,手下的農兵們還等著回去收割地裡的糧食。

可也有小部分頭鐵的領主想和北條家死磕到底,尤其是一個在夜襲中損失慘重的武藏國地方領主,他的四個兒子在上次北條家夜襲中戰死了兩個,所以他表示做事要有始有終,既然圍困了小田原城,就應該繼續圍困下去。

別看北條家上次夜襲救回了近萬的青壯俘虜,增加了戰力,可也意味著小田原城的儲備糧食消耗增加了一倍。如果小田原城儲備的糧食足夠一萬人食用兩年的話,那麼現在最多隻能維持一年。

也就是說,只要關東聯軍將小田原城圍困一年的時間,北條家必將彈盡糧絕。小田原城不用進攻就能落入聯軍之手,同時還能將北條家一網打盡......

雖然這位領主說的是最理想的情況,可他的話還是引起了在場眾人的興趣,大家開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只是上杉謙信仔細想了想,還是在心底否決了和北條家繼續耗下去的念頭,因為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呆在小田原城下等待北條家沒糧食的那一刻到來。

“如果繼續圍困下去,那我們接下來的糧草和軍備物資怎麼辦?讓大家都湊湊嗎?”成田長泰站了出來,他是堅持要求撤軍的關東大名之一。

這還真是一個一針見血的問題,圍困小田原城一年,北條家消耗糧食,可關東聯軍也不是隻喝西北風就可以的。十餘萬人馬,這糧草後勤軍備物資什麼的,只會比北條家消耗的更多。誰家也拿不出這麼多東西供關東聯軍使用,所以成田長泰才說是不是讓大家來湊湊。

很多領主當場就不樂意了,自家出兵已經盡到了會盟的義務,現在還要自家往外掏東西那誰願意啊。

好幾個領主說如果不撤軍讓農兵去收割莊稼,那明年他們家就要餓肚子了。所以讓他們出物資供應關東聯軍圍困小田原城的主意就不用打了,他們可以帶兵過來,可沒辦法籌集物資什麼的。

有領主提議,要麼留一半人馬在這裡繼續圍困小田原城,回去的籌集物資,這樣可以減少一半物資的消耗。

不過這提議很快就被嘲諷了,北條家在小田原城已有兩萬戰力,在尹豆國還可以調集一萬援兵,再加上盟友今川家,武田家的援軍。誰敢保證關東聯軍只留下五萬人在這裡,北條家不會招來援兵出城來一場野戰?

說白了,關東聯軍也就仗著人多勢眾才把北條家壓制在小田原城內當縮頭烏龜。前兩天那場夜襲,已經充分的證明了關東聯軍那些徵召農兵的戰鬥力,他們完全不是北條家精銳武裝的對手。

關東聯軍如果少一半兵力,北條家就可以出城決戰了。尤其是小田原城四面都要圍困,也就是說每一方向最多隻有一萬多兵力。不是每一家的農兵都是左竹家那樣的精銳武裝,對上出擊的北條家人馬,他們只是送菜的下場,甚至連糾纏住敵人也做不到......

這時,大帳外有巡邏武士前來稟報,北條家派使者前來求見。

大帳內的眾人一下子就精神起來,是不是北條家要投降了,所以才派人來?當然這只是妄想,小田原城雖然被圍困,可北條家又不是沒一戰之力,他們很清楚投降的結果會是什麼,所以決不可能派人來乞降的。

進入大帳的是個老和尚,在場很多人都認識他。他就是北條家有名的外交僧人,北條幻庵。他可是被譽為關東第一文人,不但精通連歌和茶道,還是尺八和一面鼓的名人,曾用尺八創作出名曲:瀧落。

不少關東大名和地方領主紛紛向北條幻庵行禮,這是向他的文人身份致敬。雖然是戰國時代,但對真正的有大學問者,大家還是很尊敬崇拜的。

北條幻庵向上首的上杉謙信行過禮後,就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是越後之龍崇信的義理。提起這個上杉謙信就來勁了,他認為的義理就是尊皇安邦,護國濟民,秉持忠義,不為私利出兵。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說,就是尊神佛,重人倫,尚氣節,好學問......

等上杉謙信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北條幻庵才反問道:“既然謙信公的志向是尊皇安邦,護國濟民,那為何待我北條家領民如此殘酷,滅絕人倫,讓他們流離失所,家人分離,甚至將屠刀砍向年過花甲的老人?”

好嘛,在這裡等著呢,這是質問上杉謙信關東聯軍在北條家執行亂狩的罪過由誰來承擔。

上杉謙信當即就傻了眼,只能吶吶的將自己生病臥床不起的藉口說了一遍,表示自己對亂狩並不知情。

都是老狐狸,誰能瞞得過誰,北條幻庵冷笑了幾句,並未糾纏,只是提出雙方應該罷戰了,這場讓生民塗炭的戰爭不該再持續下去。或許是心有愧疚,上杉謙信同意了北條幻庵的罷戰提議,並要求雙方簽訂停戰和議書,保證雙方互不侵犯對方的地盤。

北條幻庵認為簽訂停戰和議書可以,但關東聯軍要交還鎌倉城和玉繩城,這是相模國的領地,不應被關東聯軍所佔據。

不過上杉謙信認為,鎌倉城原是鎌倉公方的舊領,不屬於北條家,玉繩城雖然是北條家新建的城池,可地處三浦郡,也不是北條家的舊領,所以北條家無權將這兩地收回。

上杉謙信準備將這兩個郡拿出來做為立功領主們的獎賞,但在場的眾人沒有一人出來應和。誰也不想和北條家做鄰居,這可關係到全家的性命。

成田長泰出來說,不如這樣,將這兩個郡的地盤和千葉家族置換,將千葉家族的領地從左倉城那邊轉到這裡。

千葉家族是北條家的死忠,他的家族領地置換到這裡,北條家也可以放下心。而上杉謙信也不用再頭疼千葉家族和裡見家族的恩怨了,他本來就不想拿千葉家族怎麼辦,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這個解決辦法最合適了。

北條幻庵也沒反對,這兩個郡成為千葉家族的領地,北條家就不用擔心關東聯軍以後從這條東海大道長驅直入抵達小田原城了。

等兩人簽署了停戰和議書後,北條幻庵站了起來,環顧四周:“請問哪位是左竹家少主義重殿下?”

左竹義重站了出來:“小子正是,請問老大人有何見教?”

北條幻庵找左竹義重只是為了一件事,想尋回富永右衛門尉的屍首。左竹義重這才知道,竟然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五色備統領在夜襲時掛在了自己的營地。

左竹義重有些汗顏,第二天他懶得讓手下去壕溝翻檢那些北條家士卒的屍體,吩咐將土蓋在上面就當墳給埋了,沒想到裡面還有個北條家的名將......

沒辦法,只好重新派人挖坑,已經八月份了,天氣炎熱,屍體都已經開始腐爛。好在那個富永右衛門尉的屍體在最下面還算完整,用水沖洗了下裹上白布交給北條幻庵讓他帶回去。

第二天整隊撤軍,大家都前往鎌倉城參加上杉謙信舉行的正式接任關東管領的儀式和宴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成神醫

曾經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