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章登基以後,豬就變成了豚。

嗯,準確的說是豬就回歸到了豚。

有朱瞻墉這個皇帝給豚背書,張升的積極性自然是非常的高。

京師大學堂農學院也希望藉著這個養殖場的機會,讓農學院有一個拿得出手的成績。

雙方一拍即合,這個事情自然是推進的非常快。

畢竟養殖場的修建,又不是什麼大工程。

確定了地址之後,不用半個月就可以把基本的建築都給搞定了。

甚至就連配套的飼料廠,也都快速的同步修建了起來。

張升這個傢伙也很知道順著杆子往上爬,朱瞻墉讓他去搞養殖業。

他就隔三差五的去到京師大學堂,美其名曰找他請教。

並且,他還時不時的就去找自己的姐姐和姐夫,話裡話外說的都是養殖場的事情。

這麼一頓折騰,效果還真不是沒有。

“瞻墉,只是這麼一個養雞場和養豚廠,就佔地超過一千畝,是不是搞的太誇張了?”

朱棣這段時間沒什麼事情,身體雖然一直沒有完全好,但是在頤和園附近轉悠轉悠還是沒有問題的。

眼看著報紙上關於養殖業的討論非常的激烈,他倒也升起了幾分好奇心,拉著朱高熾和朱瞻墉去到了張升的養殖場。

“爺爺,大明現在的養殖業基本上還處於空白的狀態,特別是養豚和養雞產業,目前都沒有形成任何的規模。”

“基本上都是農戶自己在那裡少量的養殖。”

“伴隨著大明經濟的發展,百姓對於肉食的需求肯定是不斷的增加。”

“如果市面上一直都沒有足夠的雞鴨豚等肉食提供,到時候肉類的價格肯定會不斷大的上漲。”

“這對大明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更重要的是對提高大明百姓的身體素質沒有好處。”

“在我看來,大明一年至少是需要幾億只雞鴨,需要幾千萬只豚才夠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

“單純的依靠百姓散養,連其中的十分之一都不能滿足。”

“所以這個養殖場的規模,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

“舅舅的這個養殖場要是搞的好,完全可以進一步的擴大規模,並且在大明的許多地方都推廣開來。”

“要是每一個州縣都有大型的養殖場,那麼大明百姓的餐桌肯定會變得更加豐富。”

“以前的時候,由於養殖雞鴨什麼的會消耗大量的糧食,不具備大規模養殖的可能性。”

“但是大明現在的糧食產量不斷的增加,缺少糧食的情況已經大大的改善了。”

“甚至出現了穀賤傷農的情況,有必要進一步的豐富糧食的消耗途徑。”

“這發展養殖業,不僅可以消耗一部分的糧食,還能豐富大家的餐桌,提高大明百姓的身體素質。”

“這是一箭三凋的事情,我們自然是要大力支援。”

“哪怕是報紙上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也不應該受到影響。”

朱瞻墉洋洋灑灑的在那裡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讓旁邊站著的張升很是感動。

這個外甥,是個好外甥啊。

當著兩個太上皇的面,這麼支援養殖業。

看來這一次自己把全部身家都壓在了養殖業上面,應該是一次正確的選擇。

“這麼大規模的樣子牲畜,萬一出現疾病什麼的,豈不是損失慘重?”

朱高熾為人比較慎重。

沒有想到成功,他首先想到了失敗。

瘟疫這種東西,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非常恐怖的。

大家壓根就找不到非常好的預防方法。

“爹,您的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是太好了。”

“之前舅舅也是有這方面的擔心。”

“確實,大規模的養殖牲畜,瘟疫這個問題肯定是不能不考慮的。”

“京師大學堂農學院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就是負責這方面的內容。”

“他們會跟醫學院的人一起合作,看看能不能將大蒜素或者是其他的特效藥用在牲畜養殖行業。”

“不管是用於預防還是出現瘟疫之後的治療。”

“應該都是有一些作用的。與此同時,在日常的管理方面,也提出了一些特別的措施。”

“最大程度的避免瘟疫的發生,避免瘟疫的大規模傳播。”

“基本上,我覺得這個問題雖然需要重視,但是不能因噎廢食。”

朱瞻墉這麼一說,朱高熾雖然心中也還有疑問,但是也沒有完全否定養殖場的建設。

再說了,張升都已經搞到現在這個規模了,他要是真的不同意搞下去,張升估計能煩死他。

“朕聽說因為這個養殖場的修建,北京城四周的農戶家中的雞鴨和母豬都幾乎要被買光了。”

“甚至北京城的雞蛋價格都上漲了三成,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吧?”

朱棣想到前幾天看到的新聞,忍不住問了一嘴。

任何時代,物價的急劇變化都會引起非常大的關注。

特別是涉及到百姓日常生活的物品價格的變化,大家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了。

雖然雞蛋這些東西,普通百姓一年也沒有機會吃幾次,但畢竟也算是日常的食品之一。

它的價格的變化,還是吸引了朱棣的關注。

“太上皇,養殖場剛剛開始的時候,對母豬、母雞、母鴨以及雞鴨蛋相關的需求確實是比較多一些。”

“我們也沒有辦法只是一點點的去積累發展,只能透過把四周百姓手中的資源集中起來,快速的把養殖場的規模給發展起來。”

“這樣子將來就能給市場上提供更多的雞鴨等東西,最終讓百姓享受到好處。”

張升聽了朱棣的話,趕緊在旁邊說明了一下。

畢竟這個事情是他搞出來的,現在朱棣跑出來質疑,他也是有點緊張的。

“你這一次性收集了那麼多的母豬和母雞母鴨之類的,養殖場裡頭應該是可以安置的。”

“但是你一次性收購了那麼多的雞蛋鴨蛋,這養殖場裡頭能夠找到那麼多合適的母雞去孵化嗎?”

朱高熾也在旁邊提出了一個問題。

畢竟是自己小舅子搞的東西,老爹質疑之後,他也是想要幫一把忙。

所以很快的他就把問題的重點給轉移了。

“這是個好問題,可別到時候買了一堆雞蛋,結果卻是浪費了。”

“雖然耗費的銀子可能不是很多,但是浪費食物是非常不應該的。”

朱棣雖然對日常百姓的一些事情不是特別的瞭解。

但是雞鴨蛋這些東西買回來之後,需要合適的母雞母鴨去孵化,這個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現在張升盲目的收集那麼多的東西回來,浪費了就真的有點可惜。

還很容易招來一堆人的質疑。

“爺爺,爹,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看到張升求助的看著自己,朱瞻墉主動的站了出來。

畢竟,養殖場的搞法,是自己忽悠張升去搞的。

扶上馬,送一程。

自己這個皇帝既然已經插手了,那自然是要把事情做好,不能半途而廢。

要不然就不好看了。

“在今天之前,雞鴨蛋的孵化都是透過母雞、母鴨來實現的。”

“這個也是大家印象中最正常的方法。”

“不過京師大學堂農學院那邊現在在研究一種人工孵化的方案,到時候可以一次性大規模的孵化雞蛋、鴨蛋。”

“不僅孵化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更是節約了母雞、母鴨的時間和資源。”

朱瞻墉的話才說了一半,朱高熾就忍不住追問道:“人工孵化?這母雞母鴨之間交換孵化的話,我是能夠理解的。”

“可是這人工孵化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讓匠人們去雞棚裡面孵化雞蛋嗎?”

朱高熾這麼一說,朱棣聽了忍不住樂了。

“是啊,瞻墉,這個人工孵化怎麼聽起來都覺得很是不靠譜啊。”

“可別到時候鬧出笑話出來,那就不值得了。”

朱棣對養殖場是否成功本身不是那麼的關注,但是對於朱瞻墉登基以後下令做的事情是否能夠成功,他卻是非常的關注。

畢竟這關係到了新皇的威信。

一旦朱瞻墉登基以後搞出幾個不成功的事情出來,今後的很多工作就不好辦了。

朝中許多大臣都會跳出來提出許多的質疑。

這是朱棣不希望看到的。

“皇上,這雞蛋的孵化室已經修建好了,如今也已經開始進行第一批的試驗孵化。”

“要不我們直接帶著太上皇去孵化室看一看?”

張升雖然也覺得人工孵化不大靠譜,但是已經在搞了,他自然也知道的要比朱棣和朱高熾多一些。

至少他不至於聽到人工孵化之後,就覺得是有人蹲在雞蛋上面去孵化。

“孵化室?”

“已經有了的話,那還等什麼,直接去看咯。”

朱棣說完,示意朱瞻墉前面帶路。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一處房屋面前。

“嗯?”

“這裡面一個人也沒有啊。”

朱棣首先掃視了一下孵化室裡頭的場景。

結果不要說一堆人蹲在地上孵化雞蛋的場面,就是人影都沒有見到一個。

這就讓人感到奇怪了。

至少跟他之前想象的場面有非常大的差別。

“爺爺,這人工孵化,並不是指的是人直接去幫助母雞孵化雞蛋,而是透過人工的手段,取代母雞孵化的過程。”

“像是這個孵化室,就是把雞蛋放在一個個的孵化箱子裡頭,透過保持合適的溫度的方法,來實現雞蛋的孵化。”

“這個方法,在京師大學堂農學院裡頭,就把它定義為人工孵化。”

“透過這個方法,我們直接就不再需要母雞那麼麻煩的去耗費時間孵化。”

“這樣不僅可以讓母雞有更多的時間去生蛋,也能一次性的孵化大量的雞蛋。”

“到時候,如果順利實現了人工孵化,那麼不管是有多少的雞蛋,都可以按時的進行孵化,一點時間也不會浪費。”

朱瞻墉這麼一解釋,朱棣和朱高熾的疑問並沒有減少。

相反,他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這樣子真的可以孵化雞蛋?

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啊。

“瞻墉,這雞蛋在那麼溫暖的地方放著,不用多長的時間就會變壞。”

“到時候孵化出一堆的臭雞蛋出來怎麼辦?”

朱高熾現在還真是有點擔心一向是英明的兒子,到時候在一個孵雞蛋的小事情上面摔了跟頭。

那就有點尷尬,有點不值得了。

“爺爺,爹,您們想象一下母雞孵化雞蛋的場景,它們也就是趴在雞蛋上面,並沒有其他的額外動作了吧?”

“也就是說,對於雞蛋來說,只要是有合適的溫度,維持足夠的時間,就能孵化出小雞出來。”

“當然,這裡面的雞蛋肯定也是要挑選的,如果沒有經過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產下的雞蛋,肯定是不管怎麼努力都是孵化不出來的。”

“所以您們擔心的問題,其實不會發生。”

“哪怕是發生了,那也是實驗過程之中出現了一些意外,並不是人工孵化這個事情本身有問題。”

朱瞻墉這麼一說,朱棣和朱高熾都忍不住陷入了思索之中。

聽起來,似乎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啊。

但是真的可行嗎?

“這段時間,京師大學堂的學員專門去測量了許多母雞孵化雞蛋的時候的溫度,基本上上推斷出來了孵化雞蛋需要的溫度。”

“這個孵化室裡頭現在就是完全模擬母雞孵化雞蛋需要的條件在做實驗。”

“雖然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是從理論上來說,這個方案是可行的。”

張升雖然有點不學無術,但這段時間天天撲在養殖場相關的事情上面,自然也知道一點東西。

“京師大學堂居然連這種東西都去研究?”

聽張升這麼一說,朱棣的好奇心更盛了。

自己似乎有必要去京師大學堂看一看了。

這可是朱瞻墉登基以來最先折騰的一個專案。

怎麼看都感覺很是奇怪。

“爺爺,這人工孵化的專案對大明的養殖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雖然看起來有點不務正業,但是成果對大明很有用。”

“但凡是對我大明有用的東西,京師大學堂都是會去研究的。”

朱瞻墉倒是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

研究人工孵化怎麼了?

回頭還研究如何給母豬人工授精呢。

甚至閹割技術也要拿到養殖場推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世漢皇

雪落久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