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二十二年是風調雨順的一年。

時間過去了一大半,大明各地都沒有傳來什麼大的自然災害的訊息。

這對朱瞻墉來說,自然是一個大好事。

不過,夏原吉卻是突然過來跟他彙報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皇上,今年的糧食價格相比去年大幅下跌,像是土豆這些東西,更是下跌了兩成不止。”

“就是大米的價格,也下跌了一成多。”

“這個情況有點不大妙啊。”

作為戶部尚書,夏原吉是非常關注糧食價格變化的。

正常來說,糧食價格上漲才是他應該擔心的。

但是現在的局面卻是跟以往都有點不同。

“糧食價格下降,這對朝廷來說不是好事嗎?”

“各個地方的百姓,都可以用同樣的錢財購買更多的糧食,饑荒的問題應該會變得更小。”

朱瞻墉有點不是很清楚夏原吉為什麼愁眉苦臉的。

這些年,大明的糧食產量大幅度的增加,相應的價格自然在下降。

這是很正常的,不用大驚小怪。

“皇上,話是這麼說,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物極必反啊。”

“這穀賤傷農,要是糧食的價格下跌的太厲害了,農戶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就不夠了。”

“畢竟,現在城中許多作坊都在招募工人,去到作坊裡頭當幫工,一年下來能夠存下來的錢要更多。”

“這樣子發展下去,過個幾年糧食產量就可能大幅度下跌了。”

“這對大明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事。”

夏原吉不愧是能夠在歷史上留下鼎鼎大名。

他的眼光還是非常厲害的。

一些人沒有看到的問題,他已經注意到了。

就像是這一次的糧食價格下降。

“特別是現在只是七月份,還有很多糧食並沒有開始收割,價格就已經在下跌了。”

“這要是等到八月份糧食都收割了,那麼價格可能下跌的會更多。”

“極端情況下,會出現農戶增產不增收,甚至賣糧食的收益反而比往年少的情況。”

“這會對農戶種植糧食的積極性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夏原吉生怕朱瞻墉理解不到這些東西,趕緊再一次的補充了一下。

“戶部有什麼提議不?”

雖然夏原吉說的比較嚴重,但是朱瞻墉並不是特別的緊張。

這只是快樂的煩惱,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戶部準備在全國各地繼續修建一批糧倉,加大對糧食的收購,從而讓糧食的價格下跌的不要那麼厲害。”

“不過,這是治標不治本,今年可能可以透過這個方式來緩解。”

“但是明年的話恐怕就不管用了,畢竟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在那裡不斷的修建糧倉。”

夏原吉心中也是有一個方案的。

只是覺得方案並不是特別的好,所以才趕緊過來求助。

“糧食的產量太高導致糧食價格下跌,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大糧食的消耗。”

“不管是糧食的出口還是其他地方的使用,都是可以考慮的。”

“特別是糧食使用方面,朕覺得可以在釀酒這個地方好好的做一做文章。”

朱瞻墉這麼一說,夏原吉立馬眼前一亮。

釀酒?

好像還真是可行。

但是能夠消耗這麼多糧食嗎?

“皇上,現在大明各地已經有不少的釀酒作坊,但是產量普遍都不是很大。”

“喜歡喝酒的人雖然有,但是由於酒水的價格普遍不是很低,銷量比較有限。”

“可能只能小規模的緩解這種問題。”

夏原吉之前也聽說過朱瞻墉的各種奇思妙想,這一次顯然也是想要再從朱瞻墉這裡找到一點靈感。

從而緩解戶部的壓力。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酒水,質量普遍一般,所以銷量不是特別好也就不奇怪了。”

“下一步可以在作坊裡頭大規模的釀酒,先製作一批價格比較低,但又很列的酒水,在東北地方、草原各地以及西域各地售賣。”

朱瞻墉很快就開始提出更多的主意,“這方面可以讓嶺南書院和京師大學堂的人去研究一下,朕也可以給出一些方案出來。”

蒸餾酒不是大明才有的。

但是現在的酒水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度數普遍都不是很高。

大明現在不缺糧食了,完全可以大規模的釀造高度酒。

這些東西在草原上絕對是非常受歡迎的。

到時候大明對付四周的蠻夷,又多了一種商品。

……

在大明之前,包括現在的大明,都是不鼓勵釀酒的。

這種大量消耗糧食的行業,對於沒有解決飢餓問題的王朝來說,沒有任何鼓勵的理由。

哪怕是酒水的價格比較貴,其中有比較可觀的利潤,也不會受到官方的支援。

相應的酒水作坊的賦稅也都是比較重的。

但是如今風向變了。

夏原吉跟朱瞻墉彙報完畢之後,戶部很快就公佈了一項政策,將酒水作坊的賦稅徵收比例,降低到普通作坊一個水平。

與此同時,對於釀酒作坊購買糧食的行為,不再做特殊的限制。

並且原本越王府的作坊,還帶頭進入到釀酒行業,利用新式的裝置和釀酒技術,大規模的生產酒水。

當然了,沒有品牌積累,這些酒水的價格不可能特別的昂貴。

至少在大明內部銷售的時候,不會搞的很貴。

要不然也起不到大量消耗糧食的作用。

“皇上,這個二鍋頭好烈。”

“讀書人不見得喜歡,但是軍中的將領和草原上的那些人應該是非常喜歡的。”

“我覺得完全可以把二鍋頭運輸到大明邊疆各地售賣,讓糧食的附加值進一步的擴大。”

楊士奇跟著朱瞻墉一起考察剛剛修建的釀酒作坊。

這家坐落在紡織城邊上的釀酒作坊,應該是目前大明最大的釀酒作坊了。

滿產之後,單單這一家作坊的酒水產量就可以超過以前整個廣東布政使司的釀酒亮。

“你這個主意不錯,不僅草原上的人喜歡,只要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地區的人,應該都是很喜歡的。”

“像是奴兒干都司,哈密衛和烏斯藏都司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需求。”

“不過二鍋頭的運輸成本比較高,需要在各地多修建幾個作坊才行。”

雖然短時間內朱瞻墉沒有指望依靠售賣二鍋頭來掙大錢,但是虧錢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降低運輸成本就勢在必行了。

“這個問題不大,釀酒的難度不是特別高,那些胡人對於酒水的質量就只有一個分辨標準,那就是是否夠烈。”

“恰好我們的二鍋頭就屬於他們認為的好酒的範疇。”

“到時候多修建幾個釀酒作坊,讓大明的二鍋頭在最短的時間內出現在各地。”

楊士奇對二鍋頭抱有挺高的期待。

沒想到簡簡單單的增加了一個蒸餾措施,酒水的烈度就高了很多。

這絕對是對付草原牧民的大力氣啊。

“皇上,我有一個想法,應該可以進一步的降低酒水的成本。”

旁邊的于謙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方案。

“還能有什麼方法更好的降低運輸成本?”

不等朱瞻墉說什麼,楊士奇就好奇的盯著于謙。

二鍋頭的定位不是很高階,也沒有什麼文化底蘊可言,完全就是初步工業化的產品。

這種情況下,運輸費在他的售價之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特別是遠距離運輸的時候,不是那麼的方便,損耗也會對價格帶來影響。

本質上,這還是運輸問題。

“很簡單,我們的蒸餾裝置可以把酒精的度數提高到比較高的程度。”

“那麼是不是可以乾脆進一步的提升酒精度,然後運輸到需要售賣的地方,往裡頭加一些水兌換到需要的烈度。”

“只要我們的二鍋頭比市面上其他的酒水烈度更高,價格反而有優勢的話,根本就不用擔心銷售問題。”

于謙這麼一說,朱瞻墉忍不住點了點頭。

這也是一個方案啊。

後世有不少飲料都是這麼搞的。

“這樣子兌水,肯定會讓口感變得很差吧?”

雖然楊士奇也覺得這個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對於草原上的那些胡人來說,只要烈度夠了,那就是好酒。”

“其他的口感,他們能分辨出來嗎?”

于謙這麼一說,楊士奇就無話可說了。

還真是這樣子。

那幫人哪裡懂什麼品酒?

幾兩銀子一罈的好酒,他們可能還覺得沒有十文錢一斤的二鍋頭來的好喝呢。

“那就這樣子定了,一部分的二鍋頭可以透過兌水的方式,提前將高度數的酒精運輸到售賣地點。”

“但是在大明內部售賣的,儘量還是不要用這個方案。”

朱瞻墉這麼說了,自然不會再有人跳出來反對。

很快的,大量的酒水就開始出現在市面上了。

北京城中也多了不少的酒水鋪子,或者是一些原本的雜貨鋪,也都加大了酒水的售賣力度。

……

孔爽最近的心情特別的不好。

自己從國子監祭酒降級為京師大學堂經學院的院長就不提了,曲阜孔家還被刑部盯著。

而這幾天另外一件讓他感到煩躁的事情發生了。

“老爺,這幾天酒水鋪子的銷量已經下降了一半不止,除了少部分老顧客,根本就沒有人來買了。”

孔繁星戰戰兢兢的站在孔爽面前,彙報著自家鋪子的情況。

曲阜孔家能夠一直過著那麼舒服的日子,除了上百萬畝的土地帶來的收益之外,自然也有一些其他的產業。

不管是造紙、書籍還是糧食、酒水,他們都有涉及。

其中酒水鋪子算是這麼多年來給孔家帶來貢獻最大的一個產業了。

得益於孔家的特殊地位,過往官府對於孔家大規模的釀酒的行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讓孔家在釀酒行業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大商家。

北京城裡頭,至少有三成的酒水是孔家的鋪子售賣出去的。

不管是高階的還是中端,亦或是低端的酒水,他們都有涉及。

甚至連喝的不是很多的葡萄酒,孔家都有人在嘗試製作。

畢竟,山東那個地方,有些地方還是挺適合種植葡萄的。

現在情況出現了大的變化,孔繁星自然是很緊張。

“怎麼好端端的就賣不動了呢?我們的酒水不是一直都是大明最暢銷的嗎?”

孔爽眼圈有點發紅,顯然這段時間都沒有睡好覺。

“老爺,朝廷現在鼓勵大家去釀酒,導致短時間內北京城出現了大量的釀酒作坊。”

“這些釀酒作坊的規模有大有小,釀出來的酒也有好有壞。”

“但是有一種叫做二鍋頭的烈酒,現在最受歡迎。”

“他們的價格不僅很低,酒水還非常的烈。”

孔繁星對具體的原因自然是清楚的。

要不然孔家也不會讓他來負責酒水產業。

“二鍋頭?”

“就是《大明日報》上面吹噓的那個二鍋頭?”

對於自家的產業,孔爽平時是不太關心的。

但是《大明日報》他是每天都要看的。

現在聽孔繁星這麼一說,他自然是想到了二鍋頭。

“沒錯,老爺您太厲害了,一下就猜到了。”

“這幾年糧食價格不斷的下降,我們釀造了大量的酒水,為的就是賣一個好價錢,大掙一筆。”

“但是這個二鍋頭的出現,讓我們現在的局面變得非常被動。”

“原本我們的中低端酒水,有不少都是被商人買走了之後運輸到草原等地售賣。”

“現在二鍋頭出來之後,根本就沒有幾個人購買了。”

“最麻煩的是現在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等過一段時間,這個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

“那我們倉庫裡頭囤積的酒水……”

孔繁星說了一半,說不下去了。

他有一種預感,自己要背鍋了。

“我們的倉庫裡頭,還有很多的酒水嗎?”

孔爽鄒著眉頭問道。

“老爺,由於酒水這個東西是儲存了一兩年的老酒,口感會比新酒更好。”

“所以我們一直都有在酒窖之中儲存一批的。”

“這兩年由於糧食價格下跌,我們更是多儲存了一批。”

“其中已經運輸到北京城的倉庫裡頭準備售賣的就有價值上萬兩的酒水……”

孔繁星一邊說,一邊看著孔爽的臉色。

眼看著孔爽的臉色越來越黑,他都不敢往下說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大唐變身騎士

一個人的自娛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