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軏最近很忙。

作為錦衣衛指揮使,新皇登基之後,他自然要充分的去監視朝中的大臣的動靜。

看看有沒有哪個大臣要跟新皇唱反調的。

“皇上,讓微臣去一趟天竺?”

朱瞻墉從頤和園回來之後,就把張軏給叫到了跟前。

自己去天竺搞錢的方案,要馬上實施了。

從去年蒸汽機順利的研發出來,要準備未來修建鐵路的時候,朱瞻墉就已經開始思考鐵路修建的資金怎麼解決。

那可不是幾百萬兩可以搞定,甚至幾千萬兩都是不夠。

單純的依靠賦稅收入,肯定是不夠的。

想來想去,他想到了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幾個商業大事,對著地球儀找了好久,找到了天竺這個目標客戶。

搞天竺人,他沒有壓力。

“對,朕這裡有一套詳細的商業方案,需要你帶著幾個精通商業的商人去一趟天竺。”

“到時候朕會讓南洋艦隊抽兩艘軍艦,護送你的商隊進入到天竺。”

“然後你就按照這個方案裡頭的步驟,一步一步的往下走。”

“但是具體什麼時候採取一些措施,你需要結合當地的情況來具體的判斷,這會對最終的收益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朱瞻墉一邊說,一邊遞給張軏一本冊子。

這讓張軏很是迷湖。

“皇上,我對商業的事情不是很精通啊,要是去天竺搞情報工作,我倒是沒問題。”

張軏覺得頭有點大。

這段時間他忙得一塌湖塗,他實在是不想離開北京城。

再說了,他一個錦衣衛指揮使離開了北京城,還是離開那麼長的時間,那麼錦衣衛的工作,他肯定是沒有辦法主持了。

將來指揮使的位置還是不是自己的都不好說了。

“沒有關係,商業上的具體事情有那些商家協助你進行判斷和推進。”

“你主要是安插一些人員在天竺打聽訊息,這一次主要是圍繞著這個方案來打聽各種訊息。”

“只有訊息足夠充分,那些商人才能協助你提供準確的判斷出來。”

“到時候產生的收益,絕對會超出你的想象。”

“這大明的五年交通規劃能不能順利的實施,能不能超出計劃的完成,就看你這一趟天竺之行的成果到底如何了。”

朱瞻墉這麼一說,張軏自然是沒有辦法反對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現在人家只是要你出海執行一個任務而已。

“皇上,那微臣什麼時候出發?預計需要去天竺多長時間,微臣好安排錦衣衛的一些工作。”

“明天就出發,直接先去廣州府,那邊商隊跟你一起匯合之後直接去天竺。”

朱瞻墉一天也不想多等待了。

不當皇帝,感受不到缺錢啊。

大明的各項計劃,都需要足夠的金銀來支撐發展呢。

不缺糧食,不缺布匹,人口增加也很快,就是有點缺錢。

“微臣遵命!”

張軏哪怕是心中有點不情願,也只能去了。

……

取得了朱棣和朱高熾的理解之後,夏原吉他們再怎麼反對五年交通規劃也沒有用了。

最終內閣還是逼著戶部和工部啟動各條道路的勘探工作。

等到明年初,各條道路將陸續開始正式的動工。

“王爺,現在是拉攏人心的最好時機,朝中好些官員對於五年交通規劃都有意見。”

“但是皇上還是一意孤行,讓內閣強制性的推動這個計劃。”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的跟一部分的官員接觸,讓他們支援湘王府的一些專案。”

眼看著朱瞻墉上位好幾個月了,也沒有要拿自己動手的意思,蹇義的心情放鬆了不少。

他知道自己不是朱瞻墉的人,在官場上已經不可能有更進一步的機會了。

甚至自己的子孫後代,也很難得到朱瞻墉的重用。

這麼一來,他自然要為家族的前途考慮,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機會。

而到現在為止,朱瞻墉沒有子嗣,這讓蹇義想到了一種可能……

萬一當今皇上出現什麼意外或者暴病而亡的情況,那麼湘王朱瞻墡就是最佳的皇位繼承人。

到時候,自己作為湘王黨最主要的支持者,成為朝中首屈一指的大臣,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的內閣首輔的權利跟之前相比增加了不少,已經有點像是宰相的感覺了。

將來自己以及自己的兒孫們,都有可能成為大明的內閣首輔。

家族的榮華富貴,至少可以多持續幾十年。

這對蹇義來說,是頗有吸引力的事情。

很多官員到了一定的級別之後,不一定會對自己的升職加薪有太多的幻想。

但是對於福澤子孫的事情,卻是非常感興趣。

畢竟,自己那麼努力,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子孫後代能夠成為人上人。

“現在這個時候動,合適嗎?”

“萬一撞在了槍口上,被皇兄拿出來殺雞儆猴,那就尷尬了。”

朱瞻墡的膽子不是特別的大。

可以說是典型的屬於既要又要還要的人。

“王爺,我剛剛得到了訊息,錦衣衛指揮使張軏帶著一幫人馬,昨天離開了北京城。”

“雖然不知道具體去哪裡了,但是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回來。”

“這種情況下,錦衣衛的監察力度肯定會受到一些影響。”

“哪怕是我們接觸了一些官員,也不一定會引起錦衣衛的重視。”

“甚至你可以透過京師大學堂這個途徑,跟一些官員的子弟把關係搞好,到時候達到拉攏他們父親的目的。”

蹇義很是認真的給朱瞻墡出著主意。

他是真的覺得現在是好機會。

誰也不知道朱瞻墉什麼時候會出事,或者會不會一直沒有子嗣。

在這個年代,有些人一輩子都生不出孩子的情況,也不是一例兩例。

“這倒也是一個思路,皇兄那麼重視京師大學堂,那我就好好的利用一下這個平臺,在裡面發展屬於我們的力量。”

“到時候萬一朝中有什麼變動,哪怕是我們什麼都不用做,機會都會到來。”

“甚至將來皇兄就算是有子嗣,只要年齡還很小,我們也不是沒有機會。”

這個年代,生命是非常脆弱的。

隨便一個風吹草動就丟了性命,也是很正常的。

哪怕是勳貴的平均壽命,也都沒有到六十歲。

也就難怪朱瞻墡會有這方面的幻想。

“沒錯,就應該如此。”

“如今王爺您在好些領域都起得了一些成就,最好就是能夠繼續發揮下去,成為某個領域最傑出的人才。”

“這麼一來,你的很多行動都會更加有影響力,更加有欺騙性。”

“甚至皇上還會對您另眼相看,委以重任。”

不得不說,蹇義的這個提議還真是非常有建設性。

並且朱瞻墡還真是具備這方面的本事,有可能實現他的提議。

“皇兄這段時間在物理和化學方面做了好幾場講座,我覺得這方面可能比較容易出成績。”

“到時候看看結合皇兄的演講內容,找幾個突破口,在《大明科學》雜誌上面發表幾篇重量級的論文。”

“從而徹底的奠定本王在學術圈的地位。”

朱瞻墡自然也能意識到這樣子做的好處。

關鍵是他有能力這樣子做。

所以立馬就採納了。

並且還開始考慮尋找哪些領域作為突破口。

從小以來,他就是皇孫之中學習成績比較好的。

雖然有兩個哥哥把他的光芒給遮蓋了不少,但是他的學習能力還是非常厲害的。

“王爺您已經有想法,那就最好不過了。”

“到時候肯定可以起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蹇義看到朱瞻墡那麼快就接受了自己的提議,也是頗為開心。

這是一個值得自己輔助的明主啊。

……

朱瞻墉登基幾個月一來,已經搞出了好幾件大事。

北京城中,自然不是每個人都支援這些東西的。

其中曲阜孔家對朱瞻墉的不滿應該是最嚴重的。

雖然刑部去曲阜調查的官員還沒有回來,最終會給出什麼結論還不知道。

但是國子監被撤銷了,孔爽這個國子監祭酒成為了京師大學堂經學院的院長,實在是讓他感到非常不滿。

從今往後,經學就成為了跟物理學、機械學、醫學、農學等其他十一個學科一樣的一門學科了。

那種優越感,不復存在。

甚至今後科舉會變成什麼樣子,孔爽都不敢去想象。

畢竟,最近朝廷已經從嶺南書院畢業的學員裡頭抽調了一批人員進入到六部充當胥吏。

雖然只是胥吏,但是傳達的一個訊號卻是很不凡。

以後比嶺南書院規模更加大,更加受朱瞻墉重視的京師大學堂的學員,會如何進入到朝堂之中,會給朝堂帶來多大的變化,孔爽不得而知。

“師父,那昏君現場好大喜功,我們沒有必要現在就跟他硬頂著幹。”

“只要等個一兩年時間,他的那些大專案的惡果開始出現的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種良跟在孔爽身後,將經學院的一些情況進行了彙報,然後開始在那裡勸說著自己的師父。

作為孔爽的弟子,種良現在的局面也是比較尷尬的。

一方面,他沒有硬的跟朝廷對抗的勇氣,另外一方面,孔爽現在地位急劇下降,他要如何才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是一個問題。

種良想來想去,覺得還是先等一等。

讓自己的老師也等一等。

萬一時機有變化,自己也還有新的機會。

如果自己要改換門庭,也能看出是否有必要。

“我倒不是不願意等,但是現在就要看刑部要把事情搞到什麼程度。”

“他們要是把事情做絕了,那我們就沒有退路了。”

孔爽的心情很是不好。

曲阜孔家的事情,他自然一清二楚。

不客氣的說,很多事情根本就經不起調查。

以前是沒有誰願意去那孔聖人的後代開刀。

誰知道這個皇帝不按套路出牌啊。

“應該不會的,皇上可能做事比較衝動,但是刑部的人不會亂來。”

“要不然到時候壓力就全部都轉移到他們的身上了。”

“到時候頂多就是拿出一些小桉子出來給皇上交差,讓大家都有臺階可以下。”

種良覺得自己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真的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倒也不是不可以暫時的忍讓一下。”

孔爽哪裡有跟朱瞻墉硬抗的勇氣?

當天跟著遊行的人員,有一半都被安排到邊疆地區幹活了。

剩下進入到京師大學堂經學院的人員,也有不少人開始轉換門庭。

“京師大學堂的學院有十二個,我們只是其中一個。”

“師父,我覺得是不是也要安排一些人員進入到其他學院,看看有沒有辦法影響他們的一些想法。”

“要不然到時候就真的比較尷尬了。”

種良覺得一味地逃避不是辦法。

當然了,這裡面是不是因為他想要給自己找一條退路,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嗯?”

“你願意去其他學院?”

孔爽也沒有那麼傻,很快就明白了種良話裡的意思。

“師父,只要是對您有好處的事情,徒兒願意去受點委屈。”

種良一副義正言辭的樣子,倒是打消了孔爽的疑慮。

這個弟子,對自己應該還是忠心耿耿,可堪大用的。

“你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不能一味的迴避。”

“只有搞清楚了其他十一個學院的情況,我們才好制定下一步的應對之策。”

“要不然就是一味地退讓,到時候退無可退了。”

孔爽想了想,同意了種良的提議。

種良聽了,心中大喜。

“師父,那我到時候多找幾個跟我相熟的師兄弟,一起去到各個學院裡頭。”

“到時候我定期的確認一下大家的情況,跟您再具體彙報一下。”

藉著這個機會,種良自然也要多抓一點權利到自己的手中。

這些自己選拔出來的同窗,肯定是要聽自己的。

那麼將來如果自己有其他的想法的時候,這些人是不是也算是一個特別的資源,可以為自己所用呢?

“這個具體的安排就你自己看著辦吧。”

“不過你要注意,不要讓人家看出來了。要不然就起不到應該有的效果。”

孔爽在旁邊提醒了一下。

不過,這個提醒有沒有效果,就只有天知道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昏君,但是靈氣復甦了

弓弦上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