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沒有那麼嬌貴。

不過這年頭大家對它的瞭解實在是太少了。

保險起見,朱棣就把這個活交給了朱瞻墉。

“就這麼簡單粗暴的切塊扔到地裡面就可以了?”

朱棣看著朱瞻墉指揮著人忙碌了半天,沒有什麼多麼稀奇的東西。

甚至不僅不稀奇,還讓他感到了敷衍。

“爺爺,越是普通的農作物,它的種植就應該越是普通。難不成以後百姓種個土豆,還要搞個九九八十一道工序,再來七七四十九天的準備?”

朱瞻墉這麼一反駁。

朱棣啞口無言。

確實是啊,種植糧食而已。

如果很複雜,根本就沒有辦法推廣開來。

也是簡單,反倒是一件好事啊。

“越王殿下,這土豆種植下去之後,需要怎麼護理嗎?”

夏元吉看出來了朱棣有點尷尬,在旁邊接過了問問題的任務。

“簡單的除草施肥就行了,比種植水稻還要簡單幾分。當然了,戶部也可以安排人員專門研究一下土豆的種植。”

“對了,爺爺,這些土豆孫兒已經安排人運輸了一千斤去到廣州府,讓嶺南書院農學院的人專門去研究如何種植。”

“與此同時,也安排了一千斤運輸到北平附近去種植,看看土豆到底是最適合什麼環境生長。不同的地方種植出來的產量差異大不大。”

“這樣子經過了一兩年的培養之後,就可以大規模的全面推廣了。”

雖然朱瞻墉知道土豆在大明各地都是適合種植的。

但是知道歸知道,該有的研究肯定是不能停下來的。

這年頭的土豆個頭也是很小,如果將來能夠培養出大個的土豆,那麼產量肯定還能再上一個臺階。

“嶺南書院?你那書院不都是招募的一幫匠人子弟嗎?他們還會研究如何種植土豆?”

很顯然,朱棣對於廣州府那邊的情況,也不是一無所知。

朱瞻墉要折騰什麼,肯定是有人會跟朱棣彙報的。

這也是很正常的情況了。

“不僅是研究如何種植土豆,還研究如何種植水稻和其他的農作物。當然了,最關鍵的任務是種子的改良,只有從根源上解決了糧食種子的問題,才能讓糧食的產量進一步的提高。”

朱瞻墉這種別出心裁的建議,讓夏元吉眼前一亮。

“越王殿下,這種子還能改良?”

“那是當然!夏尚書您想一想,不說其他的,單單水稻的種子的種類就有很多種啊。糯米、粳米,各種各樣不同風格的大米,這些背後都是不一樣的種子,產量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們的種子能夠更加的不容易倒伏,不容易生病,更加的耐乾旱或者是耐寒冷,那麼意義是不是更加不一樣了?”

種子這個東西是很多人都沒有關注到的地方。

但是朱瞻墉卻是非常的重視。

他自己是不懂的。

但是不妨礙他安排人去研究啊。

反正這年頭的人力成本很低。

也沒有什麼裝置好購買的。

只要下達了任務,哪怕是幾年沒有成果,也沒有什麼損失。

但是隻要有一種種子得到了改良,對於大明來說就意義非凡了。

“瞻墉,朕突然對你說的玉米和地瓜有點興趣了,土豆是很好,但是跟玉米和地瓜相比,肯定也有不如的地方。這要是這些高產農作物全部都出現在大明,那麼每個地方肯定多少可以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種植的作物。”

“這麼一來,不需要幾年時間,大明的糧食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朱棣莫名其妙的提到了玉米和地瓜。

看來他心裡面的野心還是不小的啊。

歷朝歷代,所謂的盛世王朝,也只是相對的。

哪怕是貞觀盛世這樣的存在,其實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是談不上多麼的高。

只不過是不容易餓死了而已。

真正的要做到敞開來隨便吃飯,到目前位置應該是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做到了。

但是朱棣想要做到。

只有這樣子才能真正的配得上永樂盛世啊。

“爺爺,你放心,除了王公公在美洲沒有回來,二叔和三叔的船隊也已經去美洲了。算算時間,他們應該也差不多到達了北美洲。”

“到時候玉米和地瓜肯定是遲早會進入到大明,會在大明各地種植的。”

“爺爺您期待的大明百姓從此再也不餓肚子的場景,遲早也是會出現的。”

雖然朱瞻墉知道真正的解決糧食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但是人總是要有希望的嘛。

就以這個年代大明的實力,控制的好的話,有著足夠的肥沃土地,又有高產的糧食,還真是有可能實現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呢。

“瞻墉,你說的這些糧食,有沒有哪一種是可以適合草原上種植的呢?”

說來說去,草原問題還是朱棣最在乎的存在啊。

“雖然孫兒也不確定,但是這土豆就可以先安排人帶一部分去到奴兒干都司那邊去種植,如果連那麼寒冷的地方都可以種植,那麼沒有理由草原上不能種植。”

“甚至我們可以直接在張家口附近先試著種植,將來在不斷的嘗試在草原上種植。”

朱瞻墉是知道答桉的。

後世內蒙古的土豆可謂是國內有名,自然說明土豆是可以在草原上種植的。

不過空口白牙的說的話,顯得很沒有說服力。

“這個事情要儘快的動起來,將來如果草原上也可以種植土豆的話,那麼你說的草原戰略就更加有希望落實下去了。”

草原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一直都是比較雞肋的存在。

但是如果可以將草原的一部分變為良田,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到時候每間隔幾百裡就設定一個縣衙,駐紮個十萬八萬的百姓和將士,草原問題還真是有希望徹底得到解決。

當然了,過程肯定是沒有那麼簡單的。

“爺爺你放心,現在已經將幾萬斤的土豆種下去了,只要順利,不需要幾年時間,土豆就可以種植的到處都是。”

“到時候九邊之地也不缺糧食了,這天下還有哪個地方是我大明的對手呢?”

畫餅嘛。

朱瞻墉也會。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吋我當神醫的那些年

燒鵝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