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京城的銀杏樹葉開始變黃的時候,朱棣一行人踏上了回南京城的步伐。

從年初離開南京城,到現在已經十月份了。

基本上大半年都耗在這裡了。

不過,相應的收穫自然也是很多的。

親自確認了皇宮和各個衙門的修建進度,朱棣對於遷都也是心中有數了。

最關鍵的是在秋天的時候,親自參與到了土豆的挖掘,讓朱棣知道土豆這種高產糧食也是可以在北京城順利的種植。

這個資訊非常的重要。

“皇上,一路上辛苦了。”

當朱棣回到南京城的時候,朱高熾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這段時間朱高熾作為監國太子,忙的也是一塌湖塗。

不過他的身材卻是一點也沒有要變瘦的樣子。

看來這胖是過勞肥啊。

“不錯,這一次朕回來總算是沒有在城門口就遇到刺客了,這段時間南京城裡頭還算是安穩吧?”

朱棣對朱高熾總是有點不滿。

特別是上一次出征韃靼之後,回到南京城居然還碰到刺客了。

雖然那個刺客最終是怎麼回事,朱棣心中也有數。

但是領導想要找藉口屌你,那不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嗎?

朱高熾如今就是面臨這麼一個隨時都看自己不順眼的領導。

要不然也不至於一見面就這樣子說話帶刺。

“皇上,安穩,這段時間特別的安穩,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大明各處邊疆,也難得的沒有什麼大事發生。朝廷的賦稅收入,明顯在增加,土豆的種植今年也取得了大豐收,讓整個大明的百姓對未來都充滿了信心。”

雖然朱棣說話不中聽,不過朱高熾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意見的。

今年對於大明來說,著實是一個豐收的年份。

鄭和帶回來的土豆,已經在各地順利的種植並迎來了豐收。

從明年開始,這些土豆就可以大規模的推廣種植了。

雖然第一批獲得種植機會的,普遍都是有背景的妖怪。

但是不管是在誰的手裡種植,對於大明來說,都是一個大好事。

有些人明年輪不到機會,等到後年總是有機會的吧?

再不濟就到後年,土豆的產量必定會創造新高,價格也會大幅度的下降。

到時候百姓想要種植,根本就不會是什麼問題。

這樣也就意味著困擾了華夏大地數千年的糧食問題,迎來了徹底解決的契機。

作為監國太子,朱高熾自然最清楚不過了。

所以他現在還真是自信滿滿,不怕朱棣雞蛋裡頭挑刺。

“我怎麼聽說水泥道路的修建,還沒有廣東布政使司那邊修建的順利呢?人家一年內就修建了上千裡的水泥道路,但是南京城到北京城的水泥道路,卻是隻是開了個頭。”

果然,朱棣還是開始找茬了。

別看他不在南京城,但是南京城裡頭的情況他是一直都在掌握之中的。

真以為錦衣衛是吃素的呀?

“皇上,這個是有原因的。從南京城到北京城的水泥道路修建,涉及方方面面,雖然朝廷協調了不少的民夫參與其中,但是人手還是存在緊缺的狀態。並且水泥的產量也是處於提升之中,需要等到明後年才能徹底的滿足基本需求。”

“不過皇上您也不用特別的擔心,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後年肯定是可以修通的,到時候正好趕上朝廷遷都。”

朱高熾一點也不害怕。

水泥道路沒有那麼快修建好,這是預想之中的事情。

雖然朱棣說現在的進度和計劃的相比有點落後,但是也要看計劃到底合理不合理啊。

再說了,朱高熾要是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完美,朱棣連找茬的地方都找不到的話,似乎也不是好事啊。

總得給朱棣找一些可以發洩罵人的地方吧?

“如今我大明雖然看上去花團錦繡,但是暗地裡也是還有很多問題。你作為太子,也不可驕傲自滿。”

朱棣喝了一口茶,瞥了一眼朱高熾,繼續在那裡說著話。

“對了,瞻基的年紀也不小了,他的婚事也定下來了,今年就給辦了吧。”

突然之間,朱棣提到了朱瞻基。

這倒是讓站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朱瞻基有點慌。

“爺爺,其實我也不著急的。”

朱瞻基諂笑著說道。

當然了,他這麼說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朱棣之前給他相中的太孫妃胡善祥,他並不是特別的喜歡。

相反的,跟他一起相處了好幾年的孫若微,最符合他的心意。

奈何這年頭,他的婚事根本就不是自己說了算。

不過,他還是想要掙扎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孫若微變成太孫妃,讓胡善祥成為嬪妃。

“怎麼能夠不著急?你這個當大哥的都不成婚,你讓瞻墉怎麼辦?”

正在吃瓜的朱瞻墉,勐然之間卻是發現吃瓜吃到了自己的頭上。

這真是讓人無語。

不過,按照這個年代的見解,朱瞻墉也卻是說到了可以考慮成婚的年紀了。

“爺爺,我也不著急的。”

難得的,朱瞻墉跟朱瞻基站在了同一個立場。

這在最近一年的時間內,可是不多見的。

畢竟兩兄弟的矛盾,現在是越來越明顯了。

雖然還沒有撕破臉,但是在儲君的位置面前,哪怕是他們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也會有人推著他們前進。

有著後世靈魂的朱瞻墉,實在是不想娶一個自己面都沒有見過的女人。

重活一世,要是連自己跟什麼人成婚的決定不了,那不如不活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急不急的事情嗎?”

朱棣瞪了兩兄弟一眼,顯然是有了自己的決定。

對於皇位繼承人來說,有沒有後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說的不客氣一點,如果朱瞻墉和朱瞻基都成婚幾年了。

那麼誰有兒子,誰在這一場競爭之中,就多了一個砝碼。

如果成婚幾年之後,別說是兒子,兩個女兒都沒有的話,那麼大家就要懷疑你是不是沒有辦法生育了。

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不管是朱棣也好,滿朝文武也好,肯定是不會選擇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人當儲君的。

這會讓將來的皇位傳承充滿了變數,讓大明隨時都有可能陷入到混亂之中。

後世的人看來這個擔憂很搞笑,但是放在這個年代卻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爺爺,我有一個請求,你能不能答應我?”

朱瞻墉想了想,覺得還是要跟朱棣打一打預防針才行。

要不然到時候搞的滿城風雨,也不是辦法啊。

畢竟,在很多人眼中,朱瞻墉已經是未來皇位的有力競爭者之一。

他的事情,已經不是單純的個人事情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多子多福:開局截胡徐秒雲

月光裡的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