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標題忘記改了,內容跟第300章是不一樣的)

“爹,您實在是太厲害了,一下就說中了。”

朱瞻墉這話一出口,朱高熾和楊士奇都很無語。

拍馬屁也不是這樣子拍的吧?

拍的也太沒有誠意了吧?

“天氣炎熱的地方普遍都瘴氣橫生,並且這些地方似乎沒有怎麼見過強大的國家,看來也不是天氣炎熱就是好事啊。”

話題是自己硬要往前湊的,總不能一句話就把話題給談結束了吧?

所以朱高熾當做是沒有聽到朱瞻墉那麼敷衍的馬屁,繼續在那裡說著話。

“爹,你說的沒有錯,相比北方,南方確實是比較多地方瘴氣橫生,特別是在嶺南以南的地區,氣候常年都比較炎熱,很是適合各種植物的生長。”

“在一些原始森林之中,許多數百年上千年樹齡的大樹隨處可見,也有各種各樣的動物活在其中。加上這些地方的雨水非常的充分,各種樹木想要長得差一點都有困難。”

“這麼一來,這些地方自然就潮溼炎熱,但是又很適合各種水果、莊稼生長,甚至就連各種動物也生長的更加快速。”

“生活在這裡,哪怕是沒有掌握什麼先進的技術的土人,也沒有那麼容易餓死。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填飽肚子根本就不難。”

“這麼一來,當地百姓的奮鬥意識自然就差了一點,大部分人都得過且過,想要出現一些強大的國家也變得比較難。”

“當然了,這些地方缺少廣袤的平原,在這交通不便的年代,瘴氣橫生的情況下要翻山越嶺實在是太困難了,這也進一步的導致了這些地方缺少強大的國家。”

朱瞻墉隨便利用一點後世的觀點,就能順著老爹的話題說出許多大家沒有看透的觀點。

這種場合多了,大家對他的信服感自然也就高了。

就像是楊士奇,最開始的時候可是一點也不情願跟著朱瞻墉混的。

現在呢?

簡直就是朱瞻墉旗下第一馬仔。

不管朱瞻墉做什麼,他都是非常支援的。

並且他還能非常好的把朱瞻墉的指示給落實下去。

“王爺,這南洋和西洋周邊沒有什麼強大的國家,這對我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只要讓廣州府那邊的百姓充分的意識到這一點,到時候下南洋的人肯定會多很多。”

“那麼一來,我們大明對南洋的掌控能力就可以進一步的提高。不管是南洋那邊的土地還是其他的資源,都能更好的為我大明服務。”

“到時候,我大明必將成為史無前例的強大國家,再也不復以前的朝代那樣輪迴了。”

楊士奇這話讓旁邊的朱高熾眼睛一亮。

真要是這樣子的話,對老朱家絕對是一件大好事啊。

“先別想的那麼美,南洋距離大明已經很遠了,這要是去到了西洋之後,距離就更加遠了。並且瞻墉自己也說過了,在西洋那邊,其實是有那什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些強大的國家。”

“甚至在極西之地,還有其他強大的國家,這種情況下,大明想要在南洋和西洋之中稱霸,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要知道,單單對付一個安南,朝廷之前就付出了非常高的代價。這要是跟整個南洋和西洋的國家為敵,那麼情況就更加複雜了。”

朱瞻基雖然也是希望大明變得更加強大。

但是他希望大明是在自己的帶領下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受到了朱瞻墉的影響。

“瞻墉,我大明地大物博,單純的土地對我們來說意義不是那麼的大。這朝廷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佔據南洋和西洋上的一些關鍵地方,有什麼收穫呢?”

朱高熾雖然汗流浹背,心情也很是火熱,但是他可不是那麼容易衝動的人。

海上行船是很無聊的。

所以他倒是有足夠的時間跟兒子們在那裡閒聊。

“爹,我要是說大明地大物博這話是自欺欺人,你聽了估計不高興。不說我大明的土地,有大量都是屬於山地或者是荒涼的高原,可以耕種的面積很少。”

“單單就說各種各樣的礦藏,就有很多都談不上多麼的豐盛。比如金礦和銀礦,國內到現在有發現什麼規模特別大的嗎?”

“但是不管是在倭國還是南洋,亦或是美洲,都有大量的金礦和銀礦,他們在這方面的儲存量才算得上物博。”

“再有,舊港那邊的火油作坊生產的火油彈,以及今後嶺南書院安排人員在舊港火油作坊正在研究進一步加工提煉火油的事情,都在證實火油在今後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但是在我大明境內,根本就沒有發現什麼大規模的火油礦藏。”

“哪怕是大家覺得很豐富的煤礦,其實跟南洋有些島嶼上面的礦藏比起來,也說不上是多麼的豐富,只能說是我們自己夠用而已。”

“大明要發展,對於各種各樣的礦藏的需求自然就越來越大,也就意味著將來需要從海外運輸大量的原材料回到大明。”

“提前佔據大海之中各處的關鍵節點,甚至讓南洋成為大明的內海,讓西洋徹底的進入到大明的勢力範圍,這就要充分的保證大明將來需要的資源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單單這個意義,就值得朝廷大力的投入人力和物力去發展南洋和西洋上的事情吧?”

朱瞻墉這麼一說,朱高熾還真是認真的聽進去了。

作為監國太子,不說其他的,大明缺銅,這就是他最有感觸的一件事情。

甚至歷朝歷代,都是存在缺銅的情況。

以點及面,大明在其他礦藏領域,還真是對海外有很大的需求。

當然了,前提就是海外真的有那麼豐富的各種各樣的礦場。

要不然朝廷投入了那麼多的資源,那就是在做無用功了。

“瞻墉啊,這麼說來,看來這大明海軍還真得搞啊。”

朱高熾現在對朱瞻墉的話的信任度還是很高的。

雖然有些東西他還理解不了,但是過往也發生了不少類似的情況,最終都證明了朱瞻墉說的是有道理的。

信任就是這麼一步一步的建立起來的。

不過,他這麼一說,朱瞻基就不幹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007號實驗員

水手樂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