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個聰明人。

姚廣孝話裡的意思,他怎麼會聽不懂?

但是聽懂了又怎麼辦?

怎麼選擇?

朱高熾頭疼的問題,他一樣頭疼。

朱瞻基是他自己選擇的,總不能那麼快就廢掉了吧?

人家也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啊,甚至從歷朝歷代的繼承人對比來看,朱瞻基仍然是非常優秀的。

但是,什麼事情都怕對比啊。

朱瞻墉是什麼情況,朱棣可是看的最清楚了。

雖然這個傢伙做事經常不按常理,離經叛道,但是從結果上來看,對大明卻是好的。

而因為朱瞻墉,大明如今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雖然爭議很大,但是朱瞻墉的功勞絕對是不可磨滅的。

這種情況下,朱棣就更加難以下決心了。

立長還是立賢,這是每個王朝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朱元章定下來的規矩是嫡長子繼承製,支援這個制度的人在朝中也是非常多的。

要想改變,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當然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只是朱棣還沒有下定決心。

“少師,你說分而治之的話,有可能嗎?”

和平共處的事情,朱棣是知道想都不用想的。

這讓他曾經想到了靖難之役晚期,朱允炆曾經提出過劃江而治的提議。

雖然這樣子看起來把大明一分為二了,但是隻要都還是自己的子孫在掌握,朱棣覺得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皇上,理論上看起來是有可行性的,但是實際上如果有一方不甘心,最終帶給大明的將會是戰亂和毀滅。”

姚廣孝的一句話,立馬讓朱棣心中一涼。

是啊。

只要有人不甘心,那麼結局就是內亂。

到時候韃靼人和瓦剌人要是趁機作亂,那就有意思了。

當初的五胡之亂,不就是中原王朝自己內部瞎搞之後才給了人家機會嗎?

“再等幾年,看看他們之間的進一步發展,看看廣東布政使司的發展之後,朕再考慮這個問題吧。”

朱棣沉默了好一會,最終也只能用拖字訣。

把這個問題擱置,後面再說。

畢竟,這個問題雖然非常重要,但是還真是沒有到現在就要做決定的時候。

“皇上,這個世界很大,漢王殿下和趙王殿下能夠在美洲找到安身之地,其實皇太孫也未嘗不可以在海外找到安身之地。”

很顯然,姚廣孝現在是覺得朱瞻墉更加的適合成為大明的繼承人。

雖然他曾經也是朱瞻基的老師,按理說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

但是他的地位在大明非常的特殊。

不管是朱棣還是朱瞻墉,都不會簡單的把他歸類為皇孫黨。

再加上朱瞻墉那是實實在在的對他有救命之恩,有一定的傾向性,也很正常。

“海外的情況到底怎麼樣,現在也不好判斷。雖然鄭和說過美洲那邊的各方面條件不比我們大明差,但是終歸是一家之言,沒有經過充分的驗證。”

朱棣有點意動。

但是現在肯定也是沒有辦法做出決定的。

“這兩年出海闖蕩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對於海外的瞭解也會慢慢的多了起來,皇上可以安排人專門的瞭解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姚廣孝倒也沒有逼著朱棣現在就做決定。

不過他覺得自己的提議還是比較有可行性的。

朱瞻基去海外發展,朱瞻墉繼承大明的江山社稷。

這樣子就不用擔心兩兄弟互相爭奪天下的事情了。

“少師,你覺得有沒有必要把內閣的規模和地位進一步的提升?我爹廢除了宰相這個位置,讓六部直接面對君王,雖然有它的好處,但是朕這段時間處理政務,發現也有不少的問題。”

朱棣對自己老爹還是很佩服的。

但是也沒有到崇拜的地步。

祖制這種東西,適合的就留下,不適合的就改。

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改祖制了。

“自古以來,宰相這個位置都是有自己存在的意義的,雖然歷朝歷代的叫法不同,但是角色是差不多的。讓內閣協助處理政務,能夠提高奏摺的處理效率,讓六部的一些事情先經過篩選之後再來到皇上手中,確實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君權和相權,自古以來就是存在競爭關係的,這一點,皇上您可是要考慮清楚。”

姚廣孝都這把年紀了,哪怕是民間有“黑衣宰相”的叫法,實際上他也不可能再在朝中任職了。

所以說話都是很直接的。

“君權和相權。是啊,哪怕是朕現在可以處理好,也並不代表將來的子孫後代全部都能處理好,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出現權臣。”

朱棣有點頭大。

大道理誰都會講,但是真的碰上事情了,要做選擇的時候還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現在的政務,又讓人意識到不加強內閣的權利是不行了。

他不想沒想都處理那麼多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這不應該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越王殿下雖然很年輕,不過在很多事情上面,他都有屬於自己的獨到見解。皇上如果心中有疑惑的話,其實不妨可以安排人去問一問他,說不定會有額外的驚喜。”

姚廣孝再一次的出了一個主意。

不過,這個提議也讓朱棣徹底的確定,自己這個老夥伴,屁股是徹底的坐在了朱瞻墉那邊了。

“你說的有道理,那小子做事天馬行空,思路還真是比一般人要開闊很多。很多剛開始大家覺得完全不靠譜的事情,到了最後卻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朱棣忍不住點了點頭。

朱瞻墉的神奇之處,他也是深有體會。

不過,要想讓他主動的去詢問朱瞻墉,還是有點困難。

除非朱瞻墉就在身邊,順便問一問。

要不然當他朱棣不要面子的啊?

“對了,皇上,聽說戶部今年的賦稅收入有明顯的增長,不知道最終的資料出來了嗎?”

姚廣孝對於大明的發展,顯然還是非常的關心。

“還沒有,估計還要半個月才會有結果。不過從南市街的繁華程度來說,今年商稅給戶部做的貢獻,肯定是非同一般的。”

“哦?南市街啊,微臣還真是許久沒有去看一看了。”

姚廣孝深居簡出,基本上都在雞鳴寺待著。

現在聽朱棣說起了南市街,心中莫名的有了一絲衝動。

作為老夥伴,朱棣很敏銳的察覺到了這種衝動。

“少師,不如今日去南市街親自看一看,如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擺爛在異唐

甜橙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