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這試吃區的鹹菜真的有問題?

莫非這是一個局,專門為自己設下的局?

什麼人有這麼大的能力和推測能力?

生性多疑的朱棣,腦中立馬飄過了許多想法。

“亦失哈,這鹹菜有什麼不一樣嗎?”

姚廣孝在旁邊先朱棣一步問了一句。

“姚管家,這鹹菜您嘗一嘗,特別的鹹,幾乎沒有辦法下口。”

亦失哈一邊說,一邊讓姚廣孝也試一試。

“嗯?這麼說口感豈不是很不好?”

姚廣孝一邊說,一邊試了一口。

鹹!

非常鹹!

簡直就像是在吃鹽巴,而不是在吃鹹菜。

等一會……

吃鹽巴?

姚廣孝眼睛一亮,彷彿明白了什麼。

只見他立馬又走向了鹹菜售賣區,仔細的觀察了一下。

“老爺,我明白了。”

姚廣孝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覺得這嶺南特產鋪子還真有意思。

“哦?你明白這家的鹹菜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搶購?”

朱棣看著姚廣孝,想要儘快的知道答桉。

“沒錯,原因其實很簡單。百姓們買的似乎是鹹菜,實際上買的卻是鹽巴;這嶺南特產鋪子只是以賣鹹菜為由頭,實際上卻是在賣鹽巴。”

“老爺,之前《大明日報》上面曾經有過報道,越王殿下在東莞縣修建了一座巨大的鹽場,但是並沒有聽說那邊的鹽運輸到南京城售賣。”

姚廣孝這麼一說,朱棣那麼聰明,自然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瞻墉藉著這嶺南特產鋪子的名義在售賣鹹菜,還有那些鹹魚之類的東西,目的其實是在售賣鹽巴?”

“是的!這鹽巴的價格別說是一文錢一斤,就是翻一番也是買不到的。可是你看這些鹹菜,先不說鹹菜本身就特別的鹹,加一把放到其他菜裡面,可以起到加鹽的作用。就是這鹹菜上面沾的鹽巴就至少有三成。”

姚廣孝這麼一說,朱棣倒也注意到了百姓們正在購買的鹹菜。

果然,每個人購買的鹹菜之中,都有不少沒有完全融化的鹽巴。

甚至有些鹽塊有拳頭大小,也直接跟著鹹菜一起當成鹹菜售賣。

這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啊。

“這麼說來,這鹹菜鹹魚鹹肉之類的東西,應該都是一樣的情況了。”

朱棣皺了皺眉頭,誰也不知道他的心情如何。

朱瞻墉能夠搞出那麼低價的鹽巴出來,自然不是壞事。

但是大明的鹽業很複雜,背後牽連很廣,他又有點擔心嶺南特產鋪子這麼搞會不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

“應該是的,看那鹹魚,雖然價格比鹹菜貴了,但是鹽巴更多,看上去簡直就是一斤鹹魚之中有半斤的鹽巴。”

姚廣孝這麼一說,旁邊紀綱彷彿想到了什麼,道:“老爺,前兩天我收到訊息,說是大公子去到廣州府之後,第一站就參觀了東莞鹽場,這鹽場據說是大明最大的鹽場。不過大公子似乎不讓這些鹽巴在廣東布政使司以外的地方售賣。”

紀綱這麼一說,朱棣和姚廣孝大概都明白了。

朱瞻墉這麼繞一圈子的在售賣鹽巴,原來是由原因的啊。

難怪那麼折騰。

“老爺,這嶺南特產鋪子有什麼影響,可以先看一看再說。不過我大明的鹽巴價格,有時候賣的確實是貴了一下,那些鹽販子沒有少掙錢。”

姚廣孝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免得夜長夢多。

“那就先看一看吧!紀綱,你安排人也去幾個主要的邊境州縣看一看,如果那裡的糧食價格有大的變化,一定要及時的彙報。”

朱棣最擔心的還是邊疆的穩定。

而邊疆各州縣糧食價格的變化,跟邊疆的穩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老爺,這些罐頭的價格倒是下降了不少,以前只有富貴人家能夠買得起,現在一般的人家也能有機會嘗一嚐了。”

鹹菜和鹹魚的情況搞清楚了,姚廣孝頗為好奇的看了看陶瓷罐子裝著的罐頭。

從賣相上來看,跟玻璃瓶子裝著的自然有很大的差異。

“最近一年聽說有不少嶺南商人進入到南市街,他們比其他商家更加懂得變通啊。”

一個罐頭被玩出了花樣。

明明都是差不多的東西,卻是分成了好幾個檔次。

關鍵是大家都還願意接受。

“不僅僅如此,關鍵還是越王府的相關作坊給他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聽說越王府旗下單單在廣州府就已經有十幾家大的作坊。不管是鋼鐵和相關的鐵製品,亦或是水晶、紙張、鯨油蠟燭,都遠銷各地。”

“老爺,這提升工業和商業的重視程度,給與相關的從業人員更加高一些的地位,帶來的影響看來還是非常顯著的。”

“現在我倒是頗為期待廣東布政使司五年規劃實施之後的樣子了。”

姚廣孝話裡話外都是在誇朱瞻墉。

這態度變化之激烈,讓朱棣有點不習慣。

“希望瞻墉給大明帶來的是富強,而不是戰亂吧。”

朱棣這話裡面蘊含的意思顯然很豐富。

姚廣孝是聰明人,自然也是聽懂了。

“越王殿下給大明帶來的是富強還是戰亂,不僅僅是跟他自己有關係,跟其他各方的態度也是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的。”

“雖然越王殿下今年還不到二十歲,很多時候做事顯得有點衝動,讓人難以理解。但是認真研究一下,有的時候他又非常的穩重,他所謂的衝動,只是我們不理解而已,並不表示真的衝動。”

姚廣孝這麼一說,朱棣還真是不知道怎麼反駁才好。

他也有一種感覺,有時候朱瞻墉的見識根本不像是十幾歲的人。

甚至一個六七十歲的人都不應該那麼豐富,那麼穩。

“我們去別的鋪子也看一看吧。整個南市街應該多了不少嶺南商人開的商鋪,我們多見識幾家,看看跟其他商人開的有什麼不同。”

朱棣不想現在跟姚廣孝繼續討論繼承人相關的話題。

不過對於嶺南給大明帶來的影響也不能忽視。

所以乾脆就藉著今天的機會,好好的轉一轉。

先直觀的感受一下嶺南給南市街帶來的變化。

其他的東西以後再說。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眼中的歷史

愛愉懶的魚

一人之下:我,張靈玉,不當人子

以墨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