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一個新的地方,總是會有新鮮感。闌

紫禁城的新鮮感朱棣還沒有完全感受完畢,就著急著想要看看城外的情況。

特別是這幾天他了解了一下北京城的情況,居然發現城外的紡織城的出鏡率居然那麼的高。

這立馬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直接拉著朱瞻墉和朱瞻基玩起了微服私訪。

“東家,這裡就算是進入到作坊城的區域了,如今有大概三十萬人生活在這一大片區域之中。單單各種各樣的羊毛作坊和紡織作坊,就超過了一百家,每天都有大量的商家在這裡出沒。”

紀綱對朱棣還是非常瞭解的。

所以提前對北京城的一些情況做了瞭解。

錦衣衛想要打聽情況,那自然是再容易不過了。闌

再說了,他打聽的只是一些普通的訊息,又不是什麼絕密情報,自然可以很快就打聽清楚。

“這裡就是紡織城了嗎?看起來不少小商販在這裡擺攤,人來人往的,沒看到作坊在哪裡啊。”

朱瞻基很是好奇的四處張望,覺得這裡跟自己印象中的作坊城不一樣。

北京城他不是第一次來。

作坊城他也不是第一次來。

這才過了幾年,變化就那麼大?

“大公子,這紡織城現在只是一個稱呼,所有北京城外西北區域,圍繞著各個紡織作坊而存在的區域,都算是紡織城的範圍。”闌

“您看啊,那麼多的作坊,裡面生活了大量的幫工、匠人、商家,這些人肯定都是需要住宿、吃喝玩樂的,這麼一來,四周自然就繁華起來了。”

“一些商家專門在附近購買土地修建了房屋用來出售、出租,也有不少商家在這裡開設鋪子。”

“甚至因為這裡的人比較多,慢慢的都自發的形成了集市。”

“特別是紡織一條街,在整個北京城乃至整個大明都是鼎鼎有名的。”

“只要是跟羊毛產業有關係的東西,在紡織一條街都是可以買到。”

“大明各地售賣的羊毛線、羊毛衣、羊毛布、羊毛毯子等各種各樣的商品,八成都是從這裡出去的。”

“不客氣的說,如今整個北京城商業最繁華的地方,就在紡織城裡頭了。”闌

紀綱這麼一解釋,朱瞻基倒是大概有了一個印象。

不過他的心中卻很是吃味。

為何自己這個弟弟,搞什麼都能成功呢?

當初他跟爺爺打賭的時候,自己還覺得沒有任何贏的可能,結果……

“這麼說來,這紡織一條街可就相當於是南京城的南市街了?”

朱瞻基隨口接了一句。

“算也不算。”闌

“紡織一條街是相對比較專業的一條街,去逛街的主要是各種商家以及想要購買相關商品的百姓。”

“而南市街那是什麼都售賣,這種情況還是有所不一樣的。”

“如果真的要跟南市街對比的話,那麼紡織城裡頭的西市街倒是跟南市街比較像。”

“在這條街道,有南來北往各種各樣的商品在這裡出售。南方的商家從這裡購買北方乃至遼東的商品。”

“有些草原上以及遼東等地的商家,則是可以從這裡購買不少大明南方的貨物。”

“各種各樣的需求集合在一起,讓西市街成為與紡織一條街媲美的繁華街道。”

“據說越王府憑藉著售賣西市街的鋪子就掙了幾十萬兩銀子呢。”闌

紀綱說這話的時候,專門看了一眼朱瞻墉。

果然,這話一下就引起了朱棣的興趣。

“瞻墉啊,我記得當初這些土地,基本上都是以很低的價格售賣給越王府的,沒想到居然那麼有價值?”

很顯然,朱棣覺得這門生意,自己似乎吃虧了啊。

一條街道的鋪子就賣了幾十萬兩銀子,那麼整個紡織城裡頭,可是有不少的房屋都是越王府的人修建之後售賣的。

這麼一算,豈不是越王府憑藉著紡織城的這些房屋售賣生意,就獲利上百萬,甚至幾百萬兩銀子?

掙錢什麼時候變得那麼容易了?闌

“爺爺,話可不是不能這麼說,當初紡織城這一片,基本上都是農田,甚至是荒地。”

“對於朝廷來說,這些地方的土地本來就是不值錢,當初賣個越王府的時候,價格可一點都沒有比市價便宜。”

“至於後面越王府開發之後賣了一些銀子,看起來好像不少,其實都是掙了個辛苦錢。”

“爺爺您想必有聽說,這紡織城修建的時候,可是專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挖了非常寬敞的下水道,並且還將各條道路修建成水泥道路。”

“這裡面花出去的錢財可是海了去了,賣點鋪子也就西市街和紡織一條街的值點錢,其他的都是不掙錢的。”

“房屋的情況也是差不多的,購買的人大部分都是各個作坊中的幫工和匠人,這些人手中能夠有多少錢?”

“要是賣貴了,根本就沒有人買啊,但是花費了那麼多錢財,賣的便宜的話,其實也是賠本掙吆喝。”闌

“紀大人說的那些,只是片面之語,當不得真。”

不該露富的時候就不露。

特別是錦衣衛現在是站隊太孫黨,肯定不會為他著想。

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在背後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呢。

“你這麼一說,好像也有一點道理。走,我們繼續去前面看一看。”

朱棣沒有特別去糾結這個事情。

畢竟紡織城的前世今生,他都是很清楚。闌

這裡面還真的不能說越王府佔了朝廷的便宜。

“爺爺,這裡居然有不少的韃靼人和瓦剌人,要是人家在這裡安排了探子或者心懷不軌的人,那麼很容易就潛入到北京城了啊。”

朱瞻基跟著朱棣去過草原,還真是一眼就能看出誰是瓦剌人,誰是韃靼人。

這一點,朱瞻墉是自愧不如的。

反正對他來說,頂多就是能夠區分出來誰是大明人,誰是蠻夷。

不過,很顯然,朱瞻基這話,不安好心啊。

“東家,大公子的這個擔心不無道理,特別是如今朝廷在準備北伐,這要是什麼訊息都被韃靼人和瓦剌人打聽清楚了,那麼就被動了。”闌

紀綱順著朱瞻基的話,繼續捅了一刀子。

偏偏朱瞻墉還不能一味的為了反駁而反駁。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虛構王朝但是擁有系統

默默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