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戰場這種事情,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還是比較花時間的。

直到朱棣親自率領剩下的隊伍出現在朱瞻基面前,那些投降的韃靼人才算是基本上被安置下來了。

留在草原肯定是不行了。

不說草原被大火燒成這個樣子,留下來的話大部分人就要熬不過這個冬天。

單單對於朱瞻墉來說,這些俘虜就不能繼續留下,否則過個幾年這些人估計又要叛亂了。

“瞻墉,這一下韃靼人絕對是元氣大傷了,雖然阿魯臺還是逃走了,有點可惜,不過他手中能夠用的人馬頂多就是幾萬人了。”

朱棣聽了張輔的彙報之後,忍不住誇起了站在自己身邊的孫子。

果然,朱瞻墉總是能夠給自己帶來驚喜啊。

“爺爺,阿魯臺就算是今天逃了,也逃不過明天,哪怕是逃過了明天,也逃不過後天。他那是秋後的螞蚱,蹦噠不了幾天了。”

朱瞻墉對於這一次的北伐,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和規劃。

一場大火就解決草原問題,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過,只要方向對了,結果就值得期待。

“這一次新軍取得了如此大的戰果,我們北伐的目的已經完成一半了,接下來你有什麼想法?”

朱棣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顯然是有著考教朱瞻墉的意思。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朱瞻墉想都沒有多想,就蹦出來一句話。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旁邊的朱瞻基本來還想來個搶答的,卻是被自己弟弟冒出來的話給震住了。

一直以來,他都自認為是皇室子弟當中最有才華的人。

他的文學素養還是非常高的。

這句詩作他是從來沒有聽過的,雖然他覺得自己的弟弟不應該有這個水平。

但是如此符合當下情況的詩句,別人就算是想要幫忙或者提前準備,也是很困難的啊。

“好!”

“說得好!”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對付韃靼人,對付阿魯臺,就應該有這個精神。”

“既然我們準備徹底的平定草原,那就不應該有任何心慈手軟,不應該有任何的猶豫。”

“這一次,不把韃靼和瓦剌都給滅了,朕就不回京了。”

朱棣此時也是渾身都充滿了熱情。

新軍給了他那麼大的驚喜,他對於平定草原有著更加充足的信心了。

他已經感受到自己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了,要是再不把草原給平定了,他覺得自己以後不一定還有經歷御駕親征。

“皇上,這韃靼比瓦剌可是強大了不少,如今都輕而易舉的被越王殿下給滅掉了。”

“接下來的追擊,我覺得沒有必要皇上您親自出馬,留下英國公他們在草原上繼續作戰就可以了。”

夏原吉在旁邊提出了一個建議。

作為戶部尚書,他可是一直都不支援朱棣御駕親征的。

這要是出了什麼意外,大明的天都會塌下來啊。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適合勸諫的機會,他自然是不想要錯過了。

“夏愛卿,瞻墉都知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朕可是不會去當霸王的。”

很顯然,朱棣不會在這個時候班師回朝。

雖然相比之前的幾次戰果,現在班師回朝也絕對算是凱旋而歸。

但是朱棣並不滿足這個成績。

“爺爺,其實夏尚書說的也有道理,繼續追擊阿魯臺的話,就意味著要深入到草原的更深處,各種補給物資什麼的也是會比較困難。”

“這種情況,註定了追擊是會比較辛苦的,您坐鎮北京城指揮就行了。”

朱瞻墉自然也是支援夏原吉的觀點的。

朱棣雖然是個出色的將軍,但是現在新軍作戰,有沒有朱棣還真是關係不大。

甚至因為擔心朱棣的安全,大軍的調動都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爺爺,我也同意瞻墉的意見。其實我覺得只要我跟著英國公留在草原上,讓瞻墉陪著您回京就可以了。”

朱瞻基難得的跟朱瞻墉保持了相同的意見。

不過,話說著說著就變了味道。

朱瞻墉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他顯然是嫉妒了。

要是繼續讓朱瞻墉帶著新軍追擊阿魯臺,指不定到時候就是看他一個人在那裡表演獨角戲了。

自己這個當大哥的,還怎麼過日子?

軍隊裡頭那些人都是很現實的,同樣兩個儲君人選,誰更加懂的兵法,誰更加理解軍隊建設,他們支援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畢竟,大明還沒有到那種武勳為了奪權,故意支援立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皇帝的地步。

“行了,你們不用再說了,朕已經有了決定。這一次不把韃靼和瓦剌都給滅掉了,朕是不會班師回朝的。”

朱棣大手一揮,不想再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皇上,哪怕是要繼續追擊韃靼人,那也需要安排一批人押送韃靼俘虜,要不然十幾萬人在草原上,哪怕是我們已經收繳了他們的刀劍,那也是很危險的。”

“草原上的人最佩服強者的,他們是越王殿下帶兵俘虜的,讓越王殿下押送他們回京的話,是最穩妥的一種方案。”

張輔這話,顯然是別有用心。

他對朱瞻基的支援,絕對是不打折扣的。

不過,朱瞻墉顯然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

“英國公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張軏,我調配五千新軍給你,有沒有信心順利的把俘虜押送回北京城?”

朱瞻墉一個太極,就把張輔的弟弟張軏給推了出來。

這一下,張輔就有點難受了。

如果新軍全部都跟著朱瞻墉回去了,那麼沒有什麼話好說。

但是如果新軍之中,只有張軏帶著一部分兵馬回去了。

那就意味著張軏今後沒有進一步的功勞可以立了。

到時候張軏不得恨死他這個當大哥的?

最關鍵的是自己的目的沒有達到啊。

“那就這麼辦吧,你們張家兩兄弟都跟著朕出征在外,回去一個也可以。”

不等張軏反對,朱棣一錘定音的拍板了。

很快的,整個隊伍就開始有各種各樣的動作下來了。

從初秋的時候出征,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了。

眼看著草原上很快就要進入到冬天,朱棣顯然是不想等了。

“從目前斥候彙報的訊息來看,補給物資還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這裡,我們不能這樣子等下去了。”

“要不然哪怕是到了大量的火油彈,但是等到我們追上阿魯臺的時候,已經是大雪紛飛的冬天,火油彈基本上也排不上用場了。”

“並且草原上的冬天,風很大,熱氣球的作用也是大大的下降,這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雖然在對付韃靼人的時候,熱氣球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接下來的時間,就要看將士們的作戰了。”

朱棣很快就有了決定,這一場戰事不能等下去,有必要來一個速戰速決。

要不然他擔心到時候碰到大雪什麼的,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這種事情,他以前也不是沒有碰到過。

反正大軍現在的弓箭和糧草是夠的,只是缺少一些火油彈之類的東西,不至於就沒有辦法作戰了。

特別是之前朱棣御駕親征的時候,那時候都還沒有熱氣球呢。

不也是贏了戰鬥嗎?

“皇上說的有道理,確實是不能一直等下去了,要不然不知道後面會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

英國公張輔和朱瞻基對視一眼,很是堅定的選擇了支援朱棣的決定。

他們沒有把朱瞻墉搞回去。

那麼這就意味著如果後勤補給上來了,那麼到時候朱瞻墉帶領的新軍,很有可能又會在熱氣球的幫助下立下大功。

哪怕是朱棣已經說了熱氣球的那些問題,也沒有辦法完全解除他們的擔心。

“瞻墉,你怎麼看?”

朱瞻墉現在在朱棣的心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現在這些事情朱棣都是願意跟朱瞻墉商量著。

從某種程度上,這也是讓朱棣身邊的人對儲君爭奪的事情有了更加直接的認識。

像是亦失哈,他如今就非常堅定的要支援朱瞻墉。

他覺得最終大明的天下肯定是會落到朱瞻墉的手中。

太孫黨跟越王黨之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

“我覺得爺爺說的很有道理,兵貴神速,確實是不能一直拖下去了。”

朱瞻墉也沒有糾結。

雖然沒有火油彈了,但是新軍的火銃都還在啊。

裝備了新式火銃的新軍,戰鬥力雖然沒有後世的隊伍那麼高,但是比神機營之類的還是高了不少。

從來沒有見識過新式火銃威力的瓦剌人,肯定是要吃一個大虧的。

當然了,因為火銃對於大明來說,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

所以朱棣也好,張輔和朱瞻基也好,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他看來,沒有了熱氣球營輔助的新軍,也就是跟神機營差不多。

而神機營現在的三萬大軍,可是都跟著朱棣一起坐鎮中軍呢。

“那傳令下去,明早天亮就拔營,全軍快速出擊,務必要把瓦剌給朕滅了。”

朱棣滿腔熱血,準備大幹一場。

只要自己把草原問題徹底的解決了,那麼靖難之役帶來的影響,他覺得基本上就可以徹底的消失了。

畢竟,哪怕是他爹朱元章,也沒有搞定大草原呢。

“爺爺,孫兒願意作為大軍前鋒,給瓦剌人一點顏色看看。”

朱瞻基迫不及待的想要取代朱瞻墉成為大軍的前鋒,免得功勞又被朱瞻墉給搶走了。

“皇上,太孫殿下之前就跟著您出征大草原,對於草原上的情況更加的熟悉。特別是現在開始進入到冬天了,草原上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這種情況下末將覺得讓他作為前鋒,比越王殿下會合適一些。”

雖然張輔覺得朱瞻基沒有那麼著急的要去搶著前鋒的任務。

但是朱瞻基既然已經開口了,他肯定是要站出來表示支援了。

“行,既然瞻基願意不辭辛苦的擔任前鋒,那朕也劃撥一萬精兵給你,一個時辰之後就先出發。”

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墉,對方沒有要站出來反對的意思,便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畢竟,朱瞻基這個好聖孫是他親自培養出來的。

對於朱瞻基的軍事才能,他還是有信心的。

……

“王爺,英國公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他顯然是全力支援太孫殿下的。如今雖然是皇上御駕親征,但是大軍的實際指揮是英國公在負責。”

“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彷制英國公會不會借刀殺人。”

茫茫的大草原上,明軍正在快速的前進。

楊士奇騎著一匹白馬跟在朱瞻墉身邊,面色有點擔憂。

雖然越王黨整體上的實力是超過皇孫黨的,但是在現在的軍中,很顯然英國公的影響力要超過越王朱瞻墉。

這要是人家藉著指揮部隊的機會,故意給朱瞻墉挖一個坑,到時候誰也說不出什麼不是來。

搞情報工作的楊士奇,覺得怎麼惡毒的去揣摩別人的心思都不為過。

畢竟,這種事情人家有動機,有能力,完全有可能發生。

“爺爺畢竟坐鎮中軍,英國公哪怕是想要做手腳也不敢太過明顯的。我們手中有新軍護衛,一般的動作也沒有辦法奈何我們。”

朱瞻墉倒不是特別的擔心。

新軍可是接受了後世的特別訓練方法,戰鬥力比現在的瓦剌人不知道要高多少。

雖然已經被張軏帶回去一部分,但是還有五千人,要正面硬抗一兩萬瓦剌人,他也覺得問題不大。

“話雖然如此,但是英國公帶了一個很不好的頭,他可能會主動的幫助太孫殿下拉攏軍中的大將。”

“哪怕是他們這一次沒有什麼動作,那麼以後會不會有什麼動作也不好說。”

“特別是京師的三大營,這是拱衛京城最主要的力量。如果他們支援皇太孫,那麼哪怕是我們在外面有強大的力量,也是施展不開來。”

楊士奇說的很直接。

越王黨的優勢在什麼地方,他是很清楚的。

正常來說,伴隨著時間的發展,越王黨的優勢是會變得越來越明顯的。

但是就怕太孫黨在這段時間內搞什麼小動作。

那就不好說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擺爛在異唐

甜橙微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