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府。

當日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儀式。

該獎勵的獎勵,該封賞的封賞。

除了在安南分的田地之外,排長以上的新軍全部都獲得了一套房屋的分配。

其他一些有立功計程車卒也在未來可以分配到房屋。

這讓新軍計程車氣一下就變得更加高漲。

有田地,有房屋,這算是滿足了新軍普通士卒最基本的述求了。

而有了這兩個東西,媳婦什麼的根本就不是問題。

由於新軍計程車卒有不少都是本地人,朱瞻墉專門給大家放了十天的假。

距離遠的可以在廣州城好好的轉一轉,距離近的就可以選擇回家好好的享受一下衣錦還鄉的榮耀了。

不過,別人可以放鬆享受,楊士奇、于謙他們這些越王府的重要謀臣,他們可沒有時間享受。

甚至他們還恨不得把時間一分為二,能夠多做點事情。

“王爺,按照你的規劃,廣東布政使司第一個五年計劃已經制定出來了,請您過目。”

越王府中,楊士奇、于謙和朱瞻墉在書房之中顯然是在商量著大事。

除了止若這個貼身丫鬟在旁邊伺候,整個書房沒有一個外人。

“你先簡單的介紹一下,我把握一下大方向就行,具體的細節你們比我懂。”

朱瞻墉沒有不懂裝懂。

他雖然在大方向上比其他人強,但是涉及到具體的一些問題,他覺得還是要楊士奇這些土生土長的明人才最瞭解情況。

要不然到時候制定出來的計劃完全沒有可行性,那就尷尬了。

好心辦壞事的情況,朱瞻墉也是見多了。

他不希望自己成為這種例子。

“王爺,這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發展廣東布政使司的工業和農業,其中工業更加是重中之重。”

楊士奇沒有推讓,直接就開始了說明。

“第一個重點發展的行業是鋼鐵行業,計劃在韶州、廣州府、肇慶府分別再修建三座鍊鋼廠,讓廣東布政使司的鋼鐵產量在五年後突破兩千萬斤。”

“兩千萬斤?”

楊士奇剛剛說完,朱瞻墉就忍不住鄒著眉頭反問了一句,“確定沒有少寫一個零?”

按照朱瞻墉的理解,兩千萬斤也就是一萬噸而已。

後世隨便一個簡陋的民營鋼鐵從廠,年產量也有幾十萬噸。

更加不用說大型鋼鐵廠動不動就是一千多萬噸的年產量。

現在折騰五年才折騰一萬噸的產量,好像有點低的可怕啊。

“王爺,按照目前朝廷每年從各個鍊鐵所收集上去的鐵產量來看,一年還不到兩千萬斤。換句話說,五年規劃裡頭的產量,已經超過了去年整個大明的鋼鐵產量,絕對不算少,甚至已經是很激進的數量了。”

于謙在旁邊幫忙解釋了一下。

“整個大明的鋼鐵產量只有不到兩千萬斤?”

朱瞻墉無語的看了于謙一眼。

看來沒有進入到工業革命之前,哪怕是世界第一的大明也是不行啊。

“是的,並且主要是鐵產量,鋼的產量佔比很低。”

“王爺,那我接下來繼續說?”

看到于謙已經解釋了,楊士奇就沒有準備再囉嗦什麼。

“繼續吧!”

“第二項就是造船作坊,除了繼續擴大現有廣州府的造船作坊之外,計劃在黃埔碼頭附近再修建一座大型的造船作坊,在東莞縣再修建一座大型的造船作坊,然後在番禺縣那邊靠海的地方再修建一所。”

“爭取在五年之後,讓廣東布政使司具備年產百艘福船的能力。”

“第三項是的水泥作坊,計劃在每一個縣都至少修建一座水泥作坊,讓各縣之間的水泥道路都能完全修通。”

“有條件的縣還可以進一步的修建一些縣城通往鄉鎮的水泥道路。”

“第四項是火銃作坊……”

“第五項是火藥作坊……”

“第六項是……”

楊士奇一口氣介紹了十八項跟工業發展相關的規劃。

朱瞻墉時不時的問一兩句。

“王爺,接下來就是關於農業方面的規劃。主要是圍繞著提高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方面來發展。”

“除此之外在養殖業和經濟作物種植方面也會重點推進。”

“具體變現為……”

三人在書房裡整整討論了一整天,算是把這一份《廣東布政使司五年規劃》的檔案給確定下來。

接下來,《大明日報》上面立馬就全文刊登了這方面的文章。

“這……這也太誇張了吧?大哥,報紙上上刊登的《廣東布政使司五年規劃》,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嗎?”

廣州酒家裡頭,謝靈雲跟謝天武在一間雅間吃飯。

作為堂兄弟,他們之間的聯絡是非常緊密的。

雖然一個是經商,一個是從政,但是對於大家族來說,這是非常正常的。

不讓一條腿走路,註定是走的不安穩。

“聽說這是楊司馬親自起草,越王殿下一一確認過的內容,肯定不是開玩笑的。”

“靈雲,你要換一個角度來看,這麼宏大的五年規劃,背後蘊含了多少商機啊?”

“十八個工業行業,任何一個你能有點建樹,都能掙到不少的錢。”

“哪怕是你什麼都不參與其中,單單這麼多的工業行業要發展,需要的人手也是非常多的。”

“這裡面對你現在做的生意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謝天武這麼一說,謝靈雲忍不住點了點頭。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他現在的奴僕販賣生意做的很是火紅。

之前跟周本強聊了之後,對於未來也很有信心。

現在有了這個五年規劃之後,似乎自己什麼都不做,機會也多了很多啊。

“堂兄,按照你的說法,接下去廣東布政使司的各個地方,都充滿了商機,我們是不是要讓家族投入更多的資源進去?”

謝靈雲雖然不是很聰明。

但是這麼明顯的機會擺在面前,他還是想要抓住的。

“嗯,你這個提議不錯,回頭我們一起回去跟族長商量商量,儘快的落實下去。”

“別等外地的商家反應過來之後,我們就失去了先機。”

謝天武自然也是認可謝靈雲的提議。

機會來了,要抓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視:我在紅樓當太監

拜見二公子

水滸:呂布坐梁山

遊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