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墉一句話,越王府的人都忙的腳不著地。

各種後勤準備工作,問題都不是那麼的大。

但是于謙負責的募兵工作,卻是並不是那麼的順利。

“王爺,廣州府這邊各地的人,對於從軍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啊。”

“在他們看來,從軍就是變為軍戶,但是軍戶的生活在廣州府算是非常不好的。”

“一些軍戶甚至成為了逃民,根本就沒有幾個人願意主動的變成軍戶。”

于謙覺得自己的頭髮都要愁白了。

這段時間,每次洗頭髮的時候,他都覺得頭髮脫落了不少。

新軍招募的壓力,全部都壓在他的肩膀上。

如果一切都順利,那自然沒有什麼。

但是現在推進的一點都不理想,他就有點頂不住了。

這不,一大早他就趕緊過來堵著朱瞻墉了。

要不然自家王爺又不知道跑到哪個作坊裡頭去指導船隻、火藥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的生產了。

“我們的新軍採取的是募兵制,並不一定需要從軍戶裡頭招募,也沒有說加入到新軍之後就會變為軍戶。”

“只要願意進入到新軍,哪怕現在匠戶,是黑戶,甚至是附近部落的土人,都是可以的。”

朱瞻墉看著有點發愁的于謙,並不是特別的著急。

大明並不缺人。

現在招募不到足夠的人手,一定是條件開的不夠。

只要各方面的待遇上去了,就沒有搞不定的地方。

“王爺,話是這樣子說,但是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一萬人的名額,我們只招募到了一千人不到,缺口還非常的大。”

“並且目前招募的人手,看起來也不是那麼的讓人滿意啊。”

于謙覺得好鬱悶。

自己那麼擔心的事情,為何朱瞻墉好像一點也不在乎。

到時候光有充足的後勤物資,沒有人手,有什麼用呢?

“于謙啊,我們招募新軍,給的待遇怎麼樣?”

既然于謙那麼擔憂,朱瞻墉就覺得乾脆今天就把募兵的問題給解決了。

省的真的耽誤了訓練。

“一個月三百文的餉銀,所有的兵器和衣服都不需要士卒自己準備。”

“沒了?”

朱瞻墉等了好一會,沒有再聽到于謙說話。

“王爺,沒有了,就是這些。”

于謙看著朱瞻墉,臉上多了一絲期待。

莫非自家王爺還願意提高待遇?

“這樣子肯定不夠的。”

對於朱瞻墉來說,銀子不是大問題。

至少養一萬人的兵馬,銀子不是大問題。

“王爺,還能加嗎?”

于謙的眼神越來越熱切了。

要是待遇能夠變好,對他的募兵自然是有幫助的。

他今天來找朱瞻墉,其實也是為了這個事情而來。

“這樣吧,我定幾個大的原則,你按照這些原則去招募兵員。”

朱瞻墉快速的思索了一下,看看到底什麼的東西能夠吸引大家進入到新軍。

“第一,所有的將士,伍長以上的人員,將可以在廣州府獲得一套房屋。”

“只要在新軍裡頭幹滿了五年時間,這套房屋就徹底成為個人所有。”

不管什麼時候,房子問題都是大家非常在乎的問題。

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很大的問題。

“第二,所有新軍的將士,如果沒有婚配的,我們可以幫忙從倭國、朝鮮等地購買女奴,優先考慮提供給將士們選擇。”

“基本上只要在新軍裡頭做了三年以上的,婚事問題我們都可以幫忙解決。”

“當然了,因為自己挑三揀四的原因,那就不在裡頭了。”

把房子的問題解決了,再把人家終身大事給解決了。

朱瞻墉提出來的兩個條款,顯然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除了房子比較花錢之外,女奴的成本其實是沒有那麼誇張的。

反正各個種植園已經開始鼓勵商人去買賣奴僕了,也不差幾千女奴。

“第三,越王府將在廣州修建一些列的學堂,所有新軍的將士的孩子,都可以進入到學堂裡面學習,不需要繳納一文錢。”

朱瞻墉這個條件一說出來,于謙立馬震動了。

大明的父母,或者說華夏的父母,有幾個不希望孩子成才的?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讀書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不是隨隨便便哪個家庭的孩子都有機會讀書的。

如今朱瞻墉幫大家解決了孩子的讀書問題,招募新軍的難度一下子就降低了許多。

再考慮到剛剛的兩個條款,于謙覺得自己接下來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招募新軍,而是如何挑選人員了。

“第四……”

“啊?還有第四?”

于謙嚥了咽口水,雙眼有點發紅。

自家王爺如此支援自己的工作,自己要是再做不好,那就愧對這份信任了啊。

“第四,越王府將會聯合嶺南書院,修建一些醫館,所有的新軍及家屬,可以享受優惠。”

這一次,朱瞻墉倒是沒有直接說免費醫療了。

這個年代,每個人的家庭規模是很龐大的。

這要是全部免費,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第五,新軍的將士到了一定年齡離開軍隊之後,越王府會負責安置工作。”

“不管是去作坊裡頭做幫工,還是去到各個衙門當胥吏,都優先錄用。”

朱瞻墉一口氣說了五個條件。

他就不信了,有這些條件,還招募不到人?

所有招募不到人的場合,歸根結底都是錢沒有給到位。

不管是任何年代,這個道理都是符合的。

“王爺,請放心,要是半個月內我沒有招募到一萬人,屬下提頭來見!”

這個時候,于謙沒有任何的廢話。

天底下就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條件了。

哪怕是南京城的三大營的待遇,也是遠遠不如新軍。

這種情況下還是搞不定,那他就真的要找一塊豆腐撞死了。

“我要你的人頭幹什麼?”

“好好的把新軍給我搞起來,到時候自然少不了你一個光明的前途。”

“也許這會是大明將來的軍制改革的起點,影響深遠呢。”

朱瞻墉意味深長的來了這麼幾句話。

放在幾百年後再來看今日的對話,顯然會是非常有意義的。

只是于謙現在還看不懂而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成為了洪荒主宰

我不是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