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報紙的銷量上升,本來跟三味書屋沒有什麼關係的。

但是魯新雲卻是感受到了一絲絲的寒意。

“大宋,最近十天的書籍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成這麼多?”

雖然已經有心裡準備了,但是看到匯總的資料,魯新雲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魯掌櫃,確實如此,麻煩的是這幾天的書籍銷量,似乎還在變差。”

“這樣子下去,我們的書鋪就要開始出現虧損了。”

魯大宋這麼一說,魯新雲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報紙上的東西跟我們書上是完全不同的,為何他們買了報紙之後就不願意買書了呢?”

“魯掌櫃,我大概的分析了一下,書屋裡頭下降比較厲害的主要是各種小說和話本,像是原本賣得好的《三國演義》,這些天幾乎一本都沒有賣出去。”

“至於《論語》之類的書籍,反倒是影響不是很大。”

“所以我覺得書籍銷量下降,主要是因為《大明日報》上面刊登了《射凋英雄傳》這部小說。”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小說比我們書屋裡面賣的要好看很多,自然而然的就不願意來我們這購買了。”

“再有就是大家看的東西多了,消遣的時間也被耗費在了報紙上,對於書籍的需求就下降了。”

“特別是《大明日報》每天都會出版新的內容,一大張紙裡面包含的內容其實是非常多的。”

魯大宋作為三味書屋最得力的夥計,自然是有幾分本事的。

他這麼一分析,就連魯新雲也忍不住點了點頭。

“你說我們可不可以把那《射凋英雄傳》給單獨出版成一本書呢?”

“魯掌櫃,傳說這本書是越王殿下寫的,我們要是擅自出版,恐怕沒有好果子吃呢。”

“再說了,《大明日報》有自己的印刷作坊,如果要出版成為單獨的書,人家自己也是可以出版的。”

“不過,如果他們出版之後,倒是可以請他們放在我們的三味書屋售賣,這個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魯大宋說到這裡,忍不住又補充了一句,說:“魯掌櫃,要不我們想辦法去拜訪一下《大明日報》,跟他商量一下這件事?我覺得只要書屋裡頭有這本小說售賣,立馬就能讓銷量回升。”

“你就這麼看好這本書?”

“看好!非常看好!這本書是大人小孩,官員匠人都喜歡看,可以玩只要識字的人,都願意看一看,這樣子的書才是最好賣的。”

“既然你那麼有信心,那我們就去跑一趟吧。”

……

永樂十四年秋。

新軍經過了半年多的訓練與磨練,已經具備一戰之力。

越王府準備對安南動手了。

“王爺,舊港那邊製作的火油彈,已經運輸過來一批了,接下來的一個月會有更多的火油彈運輸過來。”

“除此之外,新式的火銃也已經分配到所有的將士,大家的射擊經驗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手榴彈也都已經制作了一大批,夠大軍幾次大戰的需求。”

楊士奇這幾天都跟著朱瞻墉視察各個作坊。

雖然南京城中因為各種報紙突然冒出來,搞得情況有點複雜。

但是在廣州府這裡,卻又是另外一副場景。

“今年的第一批雪花糖,已經制作出來了吧?”

朱瞻墉突然問了一個跟備戰似乎沒有什麼關係的事情,這讓楊士奇愣了一下。

“王爺,已經制作出來了,按照測算,今年的雪花糖產量會比去年多三到五成,甘蔗渣作為原料的新式紙張,預計這個月開始可以正式的量產。”

不理解歸不理解,楊士奇的業務還是非常精通的。

不管是朱瞻墉問到什麼,他都能夠很快的回答出來。

“去安排幾千斤雪花糖過來,把這些雪花糖新增到火藥之中,然後看看效果如何。”

朱瞻墉再一次的給出了一個讓楊士奇完全理解不了的問題。

不過他還是先去安排了,等到一切安排妥當,才忍不住問道:“王爺,這往火藥裡頭新增雪花糖,是從來都沒有聽說過的方案,會不會太浪費了?”

雪花糖的售價可是一點也不便宜。

最關鍵的是楊士奇不覺得火藥裡頭新增了雪花糖之後能有什麼好處。

難不成在爆炸的時候,可以讓敵人舔著甜味去下地獄?

“之前我們的火藥裡頭新增了一些蛋清,製作成火藥顆粒,威力一下就增加了不少。”

“如今往火藥裡頭新增雪花糖,作用也是差不多的,為得都是提高火藥的質量。”

朱瞻墉這個解釋,意思楊士奇是理解了,但是心中的困惑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

這年頭大家的化學知識是比較少的,哪怕是楊士奇這樣子的人物也不例外。

“火藥作坊的製作工藝已經很成熟了,其中有些地方是專門用來製作測試使用的火藥的,雪花糖運輸過來之後,很快就可以試驗它的效果。”

不理解歸不理解,但是楊士奇的執行力絕對是沒有問題的。

當天傍晚,火藥作坊就根據不同比例的雪花糖新增量,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火藥包。

“轟隆!”

“轟隆!”

一聲又一聲的轟隆聲,不斷地響起。

在特製的試驗場裡頭,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出來不同火藥包的爆炸效果好壞。

“王爺,這新增了雪花糖的火藥包,全部都比之前的要好,其中在一斤火藥之中新增了一兩二錢雪花糖的火藥包,爆竹的效果最好。”

很快的,火藥作坊就把試驗的結果彙報給朱瞻墉了。

“楊司馬,今年製作的雪花糖,都先運輸到火藥作坊來,下個月大軍就準備出征,務必準備足夠數量的火藥包。”

關係著自己能否順利的平定安南的局面,朱瞻墉也是沒有任何的猶豫。

對於南方來說,冬天出征是最合適的。

這個季節的雨水比較少,行軍比較方便。

這要是春天和夏天,情況都不是那麼的樂觀。

當然了,一切都不是絕對的。

為了這一次的出征,朱瞻墉可是做了許許多多的準備。

顯然是沒有打算陷入到安南的亂局之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暗夜讚歌

槍炮長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