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小子找你來了?”

朱瞻基和朱瞻墉剛走沒有多久,朱棣就來到了雞鳴寺。

道衍的“黑衣宰相”這個稱號,顯然不是說說玩的。

很多時候,朱棣心中煩惱或者有什麼不決的事情的時候,都會找姚廣孝商量。

“皇上,皇太孫和三皇孫剛剛離開。”

道衍讓人換了茶具,繼續在那裡泡茶。

朱棣倒是很沒形象的直接坐在茶桌旁邊。

“太子倒是生了兩個好兒子。”

朱棣的性格很矛盾。

一方面,他肯定是希望老朱家能夠相親相愛一家人,但是對自己的兒子又有忌憚和猜疑。

特別是朱高熾如今在文臣之中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

基本上朝中文官就沒有不支援他的。

這方面是朱高煦完全比不上的。

他之所以藉著刺客的事情打壓一下朱高熾,其中多少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

自己還年輕,沒有那麼快把皇位交給兒子。

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兒子的威望過高,權利過大,都是他不希望看到的。

他的這種情況,在不少帝王身上都有,倒也不能說他這人就不行。

歷史上康熙在這方面做的更是登峰造極,那一手平衡之術玩的賊熘,把幾個兒子都玩的團團轉。

“瞻基和瞻墉確實不錯,大明後繼有人啊。”

道衍這麼一說,朱棣的興趣倒是來了。

“少師你對瞻基的評價似乎更高了?”

“皇上,不僅瞻基優秀,瞻墉看問題也很是不凡,到時候會是瞻基的好幫手。”

道衍心中雖然有點擔心到時候朱瞻墉會不會跟朱瞻基爭奪皇位,但是這個擔心肯定不能有任何流露。

要不然就變成挑撥人家兄弟之間的感情了。

對於朱棣來說,任何挑撥天家父子兄弟感情的事情,都是不可接受的。

“哦?你居然對瞻墉的評價那麼高?”

朱棣頗為意外的看著道衍。

在這一次回南京之前,他對朱瞻墉是沒有什麼印象的。

沒有什麼印象其實就意味著朱瞻墉在以前並不是那麼的出彩。

“此子看問題的角度比較高,有大局觀,將來會是一個好的謀士。”

道衍也只能說到這裡了。

至於這樣子的談話會不會給朱瞻墉帶來什麼麻煩,他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謀士好啊,到時候他兄弟倆一起配合,我大明江山就更加穩固了。”

朱棣心中閃過一絲的顧慮,不過嘴上卻是說著安慰自己的話。

“皇上的氣色看起來不是特別好,今天來雞鳴寺可是有什麼事情?”

道衍倒是沒有故作清高的跟朱棣在那裡繞圈子。

他們兩個太熟悉了,彼此之間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定的默契。

“哎,少師,朕這段時間睡覺睡不好,每次一閉眼,就會夢到我爹和我娘。在夢裡面,我爹總是打我娘,說她生了一個不孝子。”

這種話,朱棣顯然找不到幾個合適的人來傾訴。

甚至他都不能在一般人面前露出疲憊的態度。

“皇上,太祖要是真的泉下有知,看到大明江山被建文帝折騰成那個樣子,肯定是慶幸皇上把這個局面給扭轉了。

如今我大明的國力,相比太祖時期有了明顯的上升,這都是皇上您的功勞。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前段時間我曾經聽說過皇孫‘三個有利於’的說法,用在這個地方顯然也是非常合適的。”

不管朱棣做的對還是不對,道衍在這個事情的立場必然是堅定的。

畢竟,當初的靖難之役,本身就是他親手推動的。

從結果上來看,也確實還是不錯的。

“話雖然如此,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建文餘黨這些年時不時的折騰出一些事情來,還不就是因為他們不認可朕嘛。”

“皇上,到底哪些人是建文餘黨,還是說有一些人在背後打著建文餘黨的名義做事,這個其實是個經不起推敲的問題。

再說了,當初唐太宗透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史書上對他的評價一樣是非常的高。

要我看,皇上您就是我大明的唐太宗啊。”

道衍這麼一說,朱棣心裡面舒服了很多。

大明唐太宗,這話他喜歡啊。

“少師,朕剛剛過來的時候已經下旨讓漢王監國了。”

沉默了一會之後,朱棣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搞的道衍的臉色都忍不住變了一下。

君心難測啊。

自己選擇急流勇退,還真是對的。

“漢王陛下在軍中甚有威望,在靖難之役當中也立下了汗馬功勞,頗有皇上的風采。

讓漢王感受一下治國的艱難,也不是什麼壞事。”

默默的喝完了一杯茶,在朱棣的注視之下,道衍答了這麼一句話。

很顯然,他話裡話外的意思其實還是支援朱高熾為太子。

只不過之前漢王一直對太子之位有覬覦之心,現在讓你試著監國一下,讓你知道治國不是那麼簡單的。

也讓你知道太子之前十幾年的治國,不是沒有功勞的。

朱棣是聰明人,一下就聽出來了道衍話外的意思。

不過,這個時候他確實沒有廢太子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要敲打一下朱高熾。

讓兩個兒子之間的實力能夠相對平衡一些,省的自己睡覺都要擔心。

“少師想的正是朕說思考的。”

不管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子,朱棣這話說出來,都讓現場的氣氛好了不少。

很快的,兩個人就沒有再討論這個話題,反倒是東西南北的扯了一頓。

最終朱棣心情頗為放鬆的離開了雞鳴寺。

不過,他開心了,漢王也開心了,但是朱高熾就要不開心了。

“爹,發生什麼事情了?怎麼東宮的氣氛那麼嚴肅?”

朱瞻基和朱瞻墉兩兄弟剛剛從雞鳴寺回到東宮,就發現氣氛不對勁。

要說是因為朱高熾被軟禁的原因,似乎也說不過去。

畢竟這個訊息是幾天前的訊息了。

“瞻基,瞻墉,剛剛皇上下達了旨意,讓漢王監國了。”

張妍的臉色也很難看,坐在一邊陪著朱高熾。

看到兩個兒子不解的眼神,她隨口說了一句。

“二叔監國?”

朱瞻基眼珠子瞪得大大的,怎麼也沒有想到局面居然變得那麼快。

剛剛在雞鳴寺的時候,他的心情已經放鬆了不少。

可是現在怎麼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呢?

“爹,娘,這天塌不下來,您們不用那麼操心,二叔覺得監國很容易,那就讓他試一試嘛。

說不定試過之後,他就熄滅了這個心思。試過之後,大家就知道他到底有幾斤幾兩了。”

朱瞻墉雖然也覺得這個變化有點快,但還是比較輕鬆的說著安慰大家的話。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大宋回漢末

IBM寫作養家

響水鎮日誌

半仙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