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正文卷第1164章騎虎難下白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本以為可以憑藉擁有導航的優勢趁機在紅方的地盤上咬下一塊肉,這還沒開始咬,發現自己的牙口是一口的假牙。

紅方的導航衛星是被摧毀了大部分,但藍方的gps衛星也受到了猛烈反擊。

白方的聯參部本來估算紅方至少要一個星期之後才能開始陸續補上部份損失掉的北斗衛星,這幾天補上去的恐怕剛上軌道就被藍方摧毀。

一個禮拜,意味著佔據著絕對的優勢打擊紅方,足夠自己在邊境啃下不少的肉。

他們甚至做過最壞打算,藍方的gps沒了還可以用伽利略系統,沒想到紫方把伽利略衛星給打掉了。

這樣一來,白方目前處於騎虎難下的狀態。

可是宣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能硬著頭皮上。

白方原計劃主攻方向是卡拉地區。選擇這裡不難理解,因為根據藍方的衛星監測網路沒有被打擊之前的情報顯示,紅方在西北段有大部隊集結的跡象,這裡很顯然不易硬攻。

而中段的同朗地區的地形險峻,要從這裡開啟缺口很難,並且就算打破紅方第一道防線向紅方內陸攻擊,後勤也容易被切斷,前進部隊容易變為孤軍。

想來想去,整個戰線上,東北段的卡拉地區最適合實施進攻,在歷史上,白方不是第一次在這裡發起過進攻,也曾經有過成功突破前線防禦的先例。

根據藍方衛星之前的偵測,東北段目前只有紅方一個山地52旅,相比起白方自己部署在雙方交界線上的兵力,一個旅的兵力不足掛齒。

目前東北七邦已經部署了白方6個山地師,兩個坦克團,外加邊境警察特種部隊、炮兵旅等等,在兵力上絕對佔據優勢。

所以,選擇東北段的卡拉地區進行突破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卡拉地區平均海拔更是超過了4000米,地形複雜,很多大型裝備都無法正常運作,只有部分高原研發的終得能夠參與作戰。

這些年來,為了對付紅方,白方為此建立了專屬高原作戰的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師部隊,除了針對高原的專項訓練,還花費巨資引進了高原特種作戰裝備。

比如全鈦合金打造的155毫米77輕型榴彈炮,這種全身都是由4代戰機貴重材料鈦合金打造的榴彈炮,大幅度降低了結構重量,雖然還是牽引式的,但可以由支奴幹直升機調運部署,增強了在高寒山區部署的靈活性,極大的增強白方山地師的火力強度。

只不過,77畢竟是買來的,其購買價格高達500萬刀拉一門,貴得簡直喪心病狂,以至於白方最終也才裝備了145門。

為了伺候這145門昂貴的寶貝,部署在邊界的山地部隊同時列裝了15架支奴幹運輸機,用於調運這些榴彈炮。

與此同時,白方還擁有10年前風光無限的蘇-30i重型戰機,針對紅方近年來航空科技的大幅躍升,又不惜血本斥資以接近億美元的價格從高盧引進了陣風戰鬥機,以圖形成空中優勢。

其實為了對付紅方,白方簡直是煞費苦心大撒幣,除了陣風外,還財大氣粗以接近億美元一架的價格,引進了世界上綜合效能最好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28架,用於支援坦克作戰。

從紙面資料看來,白方的進攻能力和裝備水平堪稱嚇人,藍星上先進的裝備他們都能買到,如果硬要說有啥短板,那麼唯一的劣勢恐怕就是高原地區很難行動的t-72和t-90坦克了。

由於設計本身的問題,在這種高海拔下,這兩型重灌坦克只有喘氣的命,而很難展開機動作戰,稍微機動幾下估計就要趴窩,這也是白方不願意在同朗動手的原因之一。

紅方雖然沒有專屬的山地師,但其按地域劃分戰區,也是按照地域特點進行專項裝備,比如藍星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原坦克15式輕坦,還有可以在高高寒山地靈活機動部署09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和pcl-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

這兩型輪式卡車炮比白方直升機調運的77榴彈炮更為靈活機動,打完就跑,生存機率更高。

在坦克支援方面,紅方擁有自研的中型武裝直升機,武直-10的綜合效能雖然不及白方的阿帕奇,其是藍星首個裝備直升機專用空空導彈ty-90的武裝直升機。

白方的長弓阿帕奇效能雖強,主要任務還是執行對地作戰,其對空作戰用的是尖橫式毒刺導彈,明顯在直升機對戰中處於不利之地。

空軍方面,紅方擁有自研的中型三代半戰機,殲10c和重型戰機和殲16,雙方高原作戰力量可謂旗鼓相當,但白方仗著自己兵力上的優勢,還有紅方目前在東線已經和藍黃兩方打得不可開交,並且喪失了北斗系統支援,無法發揮其火箭軍的威力,所以,白方自認為目前自己比紅方更勝一籌,決定先發制人。

白方經過數10年的長期準備,在延綿數百里的邊境地區苦心經營了50多個軍用機場,其中包括為數眾多的距離邊境僅數公里的前進機場和兩個去邊境200公里不到的大型機場,配備各類戰機的輔助設施,是主要空戰的發起地點。

而紅方這一方面的兵力顯然不足,兵力和戰機數量遠不及白方,其最靠近前線的兩個機場也僅僅距離突地點有數百公里,並且還是軍民兩用的機場,這在應急出動和航程上吃了虧。

就在白方宣戰次日凌晨4點,白方空軍從前線機場起飛了2架陣風戰鬥機和4架蘇30i,根據作戰計劃,這些飛機的任務是選擇紅方沒有防空導彈覆蓋的區域穿越了邊界線,分別襲擊紅方卡拉地區前沿的幾座軍用雷達站。

因為目前紅方的偵察能力和導航能力受到了嚴重打擊,最讓白方忌憚的是紅方的雷達。

只要用突襲的戰術迅雷不及掩耳幹掉紅方前沿的雷達陣地,那麼在紅方沒有完全修復之前發動地面進攻,輔以空中打擊,那時候沒有雷達支援的紅方直接就是個被戳瞎眼的瞎子,任由宰割。

按照計劃預估,能在三天內至少拿下200平方公里的地區,不管後續情況如何,至少能咬下一口肉。

白方歷來都是戰略野心很大,戰術上卻謹小慎微,他們知道紅方不好惹,但又忍不住想要佔便宜。

基於這種矛盾的心態,白方戰術安排往往顯得沒有遠見並且短時。

在他們組織在東北段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白方指揮層不知道的是,在西北段的紅方部隊已經進入了鐵方,並且已經聯合鐵方在鐵白交界的邊境上集結。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白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東北段準備動作的時候,背後一把寒光閃閃的尖刀已經慢慢靠近了脖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革命軍委員會

遊厲江湖的小生

穿越大秦:我靠手機逆轉國運

三個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