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433旅旅長萬向東尋思著自己的老同學溫朝輝要在前往紅山的公路上就要跟自己來一次耗家底式的硬碰硬戰術,打算調動自己上級配屬的區域性防空力量和這個新建的藍軍旅來一次基於實力的對抗的時候,在白鷹旅的空中指揮所內,甘麒在溫朝輝旁的一臺電腦前面操作著一個三維電子沙盤。

這個沙盤實際上是根據衛星偵察獲得的圖片配合北斗系統建立起來的從433旅到紅山演訓場之間這片地區的軍事沙盤。

將最新偵察獲得的433旅以及己方部隊的資訊錄入軟體,然後透過軍網高速回傳戰區雲端計算系統,很快就能生成這種電子沙盤,無須人工堆砌作戰沙盤那麼麻煩。

快速生成的三維電子沙盤不光能讓指揮員對敵我雙方兵力部署以及戰場態勢有著直觀的感受,還能透過這個沙盤匯入兵推,只要將相關資料輸入,就可以透過雲端計算快速獲得兩支部隊之間的兵推結果,整個兵推過程也能一覽無遺。

藍軍這次裝備的最大特點不是它本身的兵力和火力配置,而是這套屬於“軟實力”的作戰系統。

高階指揮員能透過這個系統進行不同的模擬兵推,從而為自己的實際決策提供參考。

目前,甘麒按照溫朝輝的命令,對目前行駛在公路上的1號車隊——也就是萬向東所在的車隊進行了一次實戰兵推,模擬採用無人機和遠端火力覆蓋能否將擊殺這個紅軍指揮官。

畢竟,得益於先進的偵察手段,從一開局藍軍就已經掌握了紅軍最高指揮官萬向東的行動軌跡,死死盯著毫不放鬆,可以說目前是藍方軍隊贏了一分。

斬首行動,是以往紅藍對抗裡常用的一種致勝手法。

所以很多紅藍方部隊都願意這麼幹,也是這幾年特種部隊各種卷的原因所在。

小型兵推很快完成。

甘麒說:“旅長,我計算過了,如果我們能使用掉80%的無人機和導彈,是可以打掉車隊的,也就是說,我們能完成對萬向東的斬首。”

“萬向東之前又分車了。”溫朝輝說:“你看到沒有?三十分鐘前,他的1號車隊已經分成了兩路,另一路朝別的方向朝紅山前進。”

“看到了。”甘麒回答。

溫朝輝笑道:“那我考考你,他為什麼要分車隊?”

甘麒說:“這個太簡單了,他知道被我們盯上了,所以乾脆分成兩個車隊,攤薄對他們的進攻強度,從而讓我們知難而退。”

溫朝輝笑道:“才不是。”

甘麒愕然道:“不是?”

溫朝輝說:“他是用自己換我們80%的導彈和無人機。”

說完舉起一根手指。

“一個旅長而已,換我那麼多彈藥量,我又不蠢,更何況,他們的參謀長榮駿的車隊提前出發,現在都不知去向,擊斃他一個旅長頂什麼用?紅山對抗依舊會搞下去,到時候我們沒了那麼多無人機和導彈,112號防線是絕對守不住的。”

甘麒似乎明白了,點頭問道:“那怎麼辦?難道我們改變方案?”

溫朝輝說:“你猜猜他分出去的那個2號車隊領隊是誰?”

甘麒想了想,眼睛亮了起來:“是他們的政委汪偉。”

溫朝輝道:“你去推演一下,打掉2號車隊要多少彈藥量?”

甘麒連忙撲在電腦前,飛快地輸入資料,然後點選回車鍵開始計算。

螢幕裡,各種兵推動畫快速閃過。

僅僅十幾秒,旁邊彈出了兩個資料框。

資料框其實就是紅藍兩軍消耗、損失以及擊毀數之類的列表。

甘麒盯著列表看了一遍,回頭對溫朝輝說:“2號車隊的防空薄弱,只需要消耗35%-40%的量。”

“40%……”

溫朝輝陷入了沉思。

甘麒在一旁看著,感覺旅長這是在計算值不值的問題。

溫朝輝盯著螢幕看了許久,忽然提出了一個疑問:“對了,從這些資料上看,他們的車輛數不大對勁……”

甘麒再次瀏覽了一次推演資料。

然後說:“旅長你是說他們的兵力?根據統計,1號車隊和號車隊加起來的確距離一個重灌合成旅的裝備和車輛數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還有個榮駿,他那邊也許帶了一部分。”

溫朝輝說:“不,我是說他的後勤,參謀長可不會帶太多的後勤車輛。”

此時,一名情報軍官走進指揮艙,向兩人敬禮兵報告:“報告!”

“說!”

“我紅山112防線右翼部署的一個防空營被紅方一支部隊襲擊,損失兩架野戰防空車,根據防空營彙報,敵戰鬥兇猛,行動迅速,猜測是對方特種部隊。”

溫朝輝看著那名情報軍官,皺這眉頭僵在那裡片刻,嘴裡喃喃道:“這些年,但凡是主力旅,都把自己的偵察營練得跟特種部隊似的……真是卷啊……”

“我們損失多少人?”

“我們損失11人,傷4。”

“對方呢?”

情報軍官猶豫了一下,搖搖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帶我到靖康:抽它一萬次!

紅塵初哥兒

小兵的我改變了歷史ding

雲野刀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