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我們目前常用為了抗干擾而使用的跳頻技術裡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李正把之前和姜熅的對話簡單總結對萬向東進行了一下講解。

實際上,跳頻技術簡單來講就是透過在不同頻率上傳送資料包以避免干擾,它透過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進行精密的協調,可以保證資料傳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不代表它不能被監控到或者說不能被竊聽到。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子戰常用的手段就是進行電磁壓制,干擾對方的通訊達到另敵方指揮失靈的效果。

解決外部干擾的關鍵技術便是“跳頻通訊”,不同於定頻通訊,跳頻的優勢就是難以被截獲,只要對方不清楚載波的跳變規律,就很難被截獲通訊內容。

跳頻在抗干擾上,即使有部分頻點被幹擾,仍能在其他未被幹擾的頻點上進行正常的通訊。

由於跳頻通訊系統是瞬時窄帶系統,它易於與其他的窄帶通訊系統相容,也就是說,跳頻電臺可以與常規的窄帶電臺互通,有利於裝置的更新。

所以跳頻電臺的最大作用是用來抗干擾和增強保密性的,而不是抗監測的,也就是說跳頻電臺可以躲過干擾和壓制,但無法躲過監測。

在某種意義上,跳頻電臺更容易被發現,因為跳頻電臺要比一般的電臺佔用的頻點多而且功率大。

“既然這樣,他就算透過訊號強度檢測找到了我旅所有的電臺,他怎麼確定哪個電臺是誰,哪個電臺是油料基地的?他又是怎麼獲取我和油料基地通話內容的?”

萬向東說:“你剛才說的這些,我和資訊情報分隊以及通訊分隊的技術人員聊過,他們也明白這一點,現在最令人想不通的是他們怎麼破譯我們的通話內容的?”

李正解釋道:“如果單純從戰術上判定哪個是你的指揮電臺或者判斷那個是油料基地的電臺,不需要破解就能做到。”

萬向東問:“怎麼做到?”

李正說:“看頻密度以及實地偵察手段。訊號也有等級,營指和旅指還有連級電臺,只要分析出聯絡的規律,比如連級一般只會和營級進行通訊,而營級對你彙報,這些通訊特徵蒐集起來,情報分析軍官就能看出端倪,分析出哪個屬於旅指的電臺。”

“至於油料倉庫,和旅指的聯絡不多,訊號規律特徵少,那就先看電臺位置在哪,比如這次被襲擊的油料基地,電臺訊號明顯就在駐地附近,只要不傻都知道大概就是個後勤物資集結地的電臺,就算當時我們433旅不止一個電臺站在後方,白鷹旅也能拍出偵察無人機對這些可以的訊號點進行空中偵察,甚至動用衛星,用拍攝到的圖片和訊號特徵進行對比,自然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噢!”萬向東總算有些聽明白了,他鬆了口氣:“看來不是我們的電臺被破譯了,是戰術層面的問題,這種問題可以透過調整戰術進行規避,下次我會小心了……”

李正說:“那也不是這麼說,我那位戰友還說了,別以為跳頻電臺就是萬無一失絕對破譯不了,現代科技太先進了,進步也太快,如果放在幾年前,說跳頻電臺的保密性極強,無法監聽破譯是絕對沒人質疑的,不過放在今天這種時候就不一樣了……”

萬向東吃驚道:“你是說白鷹旅居然能破譯和監聽我們的通訊?”

李正說:“有這種可能,白鷹旅是個新建的藍軍旅,據說所有的裝置和技術都是龍部長親自把關,要求用的是最好最新的,很多還是他們自己和研究所定製開發的,自由度極大。”

萬向東說:“再厲害難道比我們旅的還厲害?”

言下之意李正是明白的。

433旅已經是g軍區主力旅,先進裝備優先配發的單位,在全軍的序列裡,怎麼可能有比自己更先進的技術和裝置?

有也應該先配發433進行試裝不是?

李正說:“我明白旅長你的意思,裝備這事說不準,我戰友說他們情偵旅目前摸索的新技術裡頭就有一項非常厲害的新技術,他估計白鷹旅已經用上了。”

“什麼技術?!”萬向東忙問。

李正說:“雲端計算。跳頻通訊一般分為兩種——跳頻頻率高於信元位元速率時,稱作快速跳頻。其中快速跳頻抗干擾能力極強,極難被破解,但是系統成本較高,目前我們軍用的通訊裝置上採取的跳頻技術就是快速跳頻。按說從原理上說,每秒透過跳頻前千次以上將資訊碼碎片化達到令對方無從監聽,可是如果對方引入雲端計算,透過強大的算力來進行破解和整合,那就未必不能做到了……”

萬向東的臉都黑了,悻悻道:“這麼先進?!居然給藍軍不給我們用?這不是扯淡嗎?”

說完看了看錶,又道:“時間差不多了,去吃飯,一邊走一邊說。”

倆人出了辦公室,順著樓梯下樓去小飯堂。

李正繼續說道:“藍軍比我們先進不不奇怪啊,你看草原狼那邊,哪個部隊去那裡不是被全開地圖?雖然草原來的裝置不至於那麼先進,問題是導演組在幫忙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刷的短影片被萬朝古人圍觀了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