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勝的戰術還真起作用。

二營穿插部隊的指揮官是坦克二連的連長王哲。

這一點王連勝沒猜錯。

王哲在王連勝手下待過,當年他當班長時候,王連勝是副連長。

作為一名昔日的老部下,王哲深知這是老連長的激將法。

無非就是將自己的部隊吸引到東面。

他可以不跳坑。

但又不得不跳。

重新部署需要時間。

時間恰恰是二營最缺的。

賀楠剛才和王哲通話了。

指揮員的意思很清楚明白——

王連勝是在拖延時間。

對於這套打法,賀楠心知肚明。

但正如王哲。

明知是坑,也不得不跳。

這不是陰謀,這是陽謀。

賀楠的打法就是剛猛,但好後繼不足。

如今距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

但一二防線上的部隊也反饋回來訊息,撐不住太久。

一營部署在那裡的部隊發動了最猛攻勢,看樣子是要用最短的時間將他們吃掉。

事到如今,只能硬著頭皮硬剛。

“進入戰鬥隊形,準備進攻!”

王哲拿起了電臺耳麥,對自己帶領的部隊下達了命令。

導調組大帳篷內。

每一雙眼睛都死死注視著螢幕。

王哲的尖刀部隊開始進攻的時候,萬向東微嘆了一聲:“還是開始進攻了。”

賀斌說:“看樣子,王連勝是要將他們拖入巷戰……”

在場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個王連勝還是有一手的。

這種戰術運用,已經是一營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反敗為勝的手段。

因為所有的人類戰爭歷史只要進入巷戰階段,那就是打交換比。

哪怕進攻方的兵力和裝備都佔據優勢也沒法發揮出來。

在巷戰中,轟炸機與重炮都將失去作用,只能用士兵去拼命。

這一點從二三十年來的現代戰爭經驗中就能總結出來。

比如當年北極熊,全世界記憶最深刻而殘酷的就是格羅茲尼。當年北極熊在進攻這座城市的時候捲入了殘酷的巷戰,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當年的格羅茲尼城內建築物和街道如同蛛網,易守難攻。

94年北極熊軍隊的裝備水平其實遠勝c國叛軍,但叛軍卻充分利用了城市作戰的優勢,使用火箭筒、狙擊步槍、重型機槍形成的最優火力組合,潛伏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將過來的北極熊部隊當活靶子打。

根據當時的記錄,第一批先頭部隊近1000名官兵除一名軍官與10名士兵外,兩天時間裡無一倖免,進入市區的26輛俄軍坦克被擊毀了20輛120輛裝甲車,也損失了102輛。

最終,北極熊不得不選擇宣告失敗。

哪怕是在6年之後的2000年,北極熊再次進攻格羅茲尼,事前做足了準備,也總結了之前的經驗,可在進攻中依然付出了巨大傷亡。

李正很清楚,當你的裝備和兵力都不如對方的時候,將對方捲入巷戰、叢林游擊戰,那幾乎是弱方唯一的選擇。

巷戰能將優勢方的優勢削弱到最低點,把雙方力量對比拖到同一水平線上,硬拼人命和兵員素質、戰術指揮。

他很欣賞王連勝這個打法。

和之前自己分析的不謀而合。

王連勝並不知道李正的分析,但他和李正的想法一致。

王哲的穿插部隊擺開進攻隊形,留下兩輛坦克隱藏在嶺邊的土堆後面當做固定火力發射點進行支援。

然後坦克開道,步戰車跟隨,快速機動到鎮入口處,掩護步戰車內的步兵下車。

然後步兵展開戰鬥隊形,分成左右縱隊貼著建築物前進,每過一處建築物,就派人進入屋內搜尋。

進入鎮內的隊形和戰術非常關鍵。

因為從出發陣地開始衝擊到鎮口有一千多米的距離,這段距離上最容易受到攔截。

到達鎮入口後,掩護步兵下車的當口,也最容易受到攻擊。

這些都是戰術細節。

王哲處理得非常好。

不過,當進攻分隊到達鎮入口處,整個過程並沒有遭受到一槍一彈的攻擊。

整個鎮子彷彿沉睡過去了一樣。

之前拿著擴音器對著進攻部隊喊話的王連勝,此時也消失無蹤,彷彿從不存在。

“步兵分隊下車掩護,無人機偵察前方情況。”

隊伍最前面的坦克開始緩緩進入鎮內,順著東面的入口朝西向的道路緩緩推進。

坦克正面裝甲很厚,能抵擋大多數的反裝甲武器的攻擊。

它的弱點在頂部和尾部。

因此,首車的推進速度並不快,也不敢走太遠,僅僅和後面的裝甲步兵戰車拉開距離,讓步兵能夠迅速下車展開隊形。

跟隨坦克的四輛步兵戰車後門開啟,下來四個步兵分隊,分別佔領街道兩側建築物牆體,在步兵分隊長的指揮下,派出小組對就近的建築物展開搜尋。

此時,其中一個小分隊釋放出小型無人機已經升空,開始對建築物屋頂和房間進行偵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合院:拆遷風波

無敵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