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這次過來433旅沒有通知任何人。

他是去413旅參加一個戰術觀摩後,回集團軍司令部的路上忽然心血來潮讓司機把車朝433旅的駐地開去。

433旅駐地很大,入口很多,莊嚴很熟悉這裡,他選了個最偏僻的入口——位於防空營那邊有條路是往景區方向去的,在進入景區路段前右拐,沿著一條窄小的水泥路一直開大約300米,就能看到防空營的一個小後門。

那裡通常只有幾個兵和一個崗哨亭,和進旅部那邊的大門不一樣,這裡是防空營自己的兵在把守,旅大門那邊是警衛連的兵駐守。

相比起警衛連的兵,防空營的兵檢查不是不嚴格,而是缺乏“眼力勁”。

如果莊嚴的車從旅部大門口方向進入駐地,那麼警衛連的兵一看車牌就知道誰來了,而且負責帶班的幹部會立即將電話打到旅部值班室,告知首長到了。

只要值班室收到訊息,不出兩分鐘,旅長萬向東就會接到通知,然後十分鐘內,全旅都知道軍首長要來。

撇開什麼表面功夫不說。

任何單位,只要領導來,莫說要大張旗鼓搞什麼歡迎,至少會馬上提高警惕。

因為部隊裡的首長最喜歡搞突然襲擊,手段層出不窮,有時候甚至為了檢驗部隊的快速拉動能力,能悄咪咪忽然駕車半夜到某個部隊單位,然後直接到值班室讓吹緊急集合哨,下達命令將全部隊全員全裝拉到指定地點,再讓參謀檢查是否符合戰備等級對應的要求。

從一線作戰部隊到後勤支援部隊,任何一個細小的漏缺都會被登記,之後單位主官就等著挨首長批評吧。

偏偏首長們特喜歡這種略帶微服私訪形式的下動作,畢竟這才能看到最最真實最最原生態的部隊訓練和生活情況。

和白鷹旅的紅藍對抗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

三個多月裡,莊嚴聽說433旅有不少大動作。

關於433旅的相關整改方案,萬向東也報了過來。

據說這個方案是李正制定的,班子研究後透過了。

當時軍裡的其他首長對李正的這個方案不乏反對意見。

都覺得他是步子太大,怕扯著蛋。

尤其是那個淘汰方案,簡直亮瞎不少人的眼。

以往能搞這種方案的大部分都是軍級以上的單位,這次是一個旅主動提出主動搞,膽子太大了。

最重要的是,李正才三十二歲,是g戰區最年輕的旅參謀長。

在很多人眼裡,年輕就代表著經驗不足。

不管李正從前在其他單位多麼出色,畢竟當旅參謀長這是頭一回。

加之李正的背景和關係,不少人都擔心這個首長家裡的女婿會不會因為他想出成績,導致最後弄出一個爛攤子沒法收拾,連累集團軍首長去擦屁股可就不好辦了。

最後還是莊嚴頂住了所有的壓力,大力支援李正的整改方案,433旅這才獲得了上級的批准開始全面實施。

做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有趣。

比如說,有句老話叫做朝中有人好辦事。

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一句略帶貶損的負面老話,可如果用在做正確的事情上,味道又會有所不同。

這次李正的整改,如果沒有莊嚴這位老首長的支援,沒有他背後那位岳父大人作為背書,恐怕一個一般的旅參謀長提出的方案最後是很難落地的。

因為動作太大,動靜也太大。

搞砸了那洋相可就出大了。

就連莊嚴這種敢作敢為的首長,哪怕一萬個相信李正的能力,也不得不親自下來看看才會放心。

要看一個部隊的真實訓練情況和戰鬥力,不能去機關。

一旦旅部知道莊嚴要來,一個小型的會議是避免不了的,聽彙報也是逃不過的。

莊嚴要去首先就去合成營的訓練場,都是帶兵出身的,站在場邊看一下,不說能看全面,至少能看個輪廓出來。

在後座上,莊嚴直接把上衣脫了,只留襯衫,避免那些哨兵看到自己的軍銜。

“待會兒,你就說是集團軍參謀下來送檔案的。”

莊嚴還特地交代了一番自己的司機。

司機聽了就笑,說首長,你這樣脫了上衣也不像參謀呀!何況了,哪有參謀下來送檔案坐這種suv的?

莊嚴也樂了,覺得司機說得有道理。

他的車不是猛士不是勇士車,是suv。

“行了,你反正就這麼說,他們懷疑歸懷疑,認不出車牌就行。”

司機說:“行。”

等真到了防空營的後門,莊嚴故意不降低車窗,拿個檔案擋著臉,裝著看檔案。

司機直接遞了自己計程車官證。

“軍裡作戰處送檔案的。”

門口的哨兵看了看證件。

證件沒問題。

又伸頭瞥了一眼車裡,後窗玻璃沒降下,隱約看到個幹部沒穿上衣,在那裡看檔案。

“開門啊,我趕時間,還要回去吃飯呢!”

司機是個老兵了,中士,門崗哨兵是上等兵,被老兵這麼粗聲粗氣地吼了一聲,立馬沒脾氣了,轉身去開了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是穿越者,建座城怎麼了

熒惑種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