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後,李正到了萬向東的辦公室,坐在了萬向東的對面。

“李正,我怎麼覺得這幾個計劃……”

萬向東拿著那份方案,捏在手裡,眉頭皺得跟便秘了一樣,手在空氣中劃拉幾下,似乎在尋找準確的表達詞語。

見他猶豫,李正十分乾脆地說道:“我來報到的時候,你跟我說了,明年和白鷹旅就要看我這個當參謀長的,要求我在最短時間裡拿出一份行之有效的方案,我做到了,這就是我的答案——要打贏白鷹旅,必須在一年內落實好這個方案。”

李正十二分認真地告訴面前的萬向東。

“否則到了來年跟白鷹旅對抗,我們還是沒有勝算,現代化戰爭進入了智慧化和無人化,以前的戰術思路已經不適應新條件下的作戰需求,如果不開啟思路,快速磨合,來年的紅藍對抗咱們還是會輸。咱們旅計程車兵軍事素質其實一點不比白鷹旅的差,差就差在戰術思維和方法上,如果不作出改變,哪怕我們的兵天天在訓練場上把軍事科目練出花來,也架不住人家單方面開掛不是嗎?”

李正口中的“開掛”,指的是戰場情報和監控能力。

在實戰中,在資訊情報和戰場監控方面強大的一方等同打遊戲開了地圖,對陣這兩方面弱小的另一方,可以說是碾壓式的存在。

萬向東嘆了口氣:“你的意思是,咱們的問題出在幹部身上?”

李正坦白道:“如果你想聽真話,我可以告訴你——是這麼回事。”

萬向東沉默。

臨了,抖了抖手裡那份方案,指著裡頭的第一個計劃說道:“其他方案都還好說,包括你這個特戰人才調動,我都可以給你打配合,問題在最後一個計劃,你知道一旦實施,對整個旅會造成多大影響嗎?咱們只有一年時間,如果按照你的計劃來,萬一中途造成各營連之間現任主官大批換將,會不會導致指揮不暢?況且,這麼大的動作,就連我這個當旅長都沒那麼大的許可權,得到軍裡去爭取支援,你覺得集團軍領導會怎麼看我們?會不會覺得我們簡直是亂來?”

最後一個計劃叫做“全旅挑戰者計劃”,計劃內容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針對全旅連級以上軍官設定。建立一套指揮業務挑戰制度,每個月舉行一次,物件是4個合成營連級以上主官。

採用的方法是初賽電子兵推、半決賽和決賽實兵模擬營級對抗作戰模式,由旅首長組成導調組評分。

整個計劃實施期為七個月,七個月後,積分最高的前4名如果本身就是營長,可以選擇在4個營裡任何一個營擔任正營主官職務。

4-8名可以選擇在4個合成營裡任何一個擔任副營職職務。

如果現任的營長或者副營長就在前八名範圍內,也可以選擇職務保持不變,根據個人意願安排。

假若沒有進入前4名的營長,就意味著自己的位置會被別人替代。

沒有進入前8名的副營長,也會被人替代。

整個方案就是一個淘汰制,能者上,庸者下,主打一個有能者居之,靠實力說話,誰也彆嘴上逼逼自己多牛,有本事就直接上場實施對抗。

另外一部分的方案是針對士兵。

同樣是開展“兵王”式的比武賽,每月一次,累積積分,七個月後積分最高的前三名立功提幹全安排上。

這第二部分的方案還好說。

問題就在這第一部分。

萬向東感覺到了壓力。

萬一那幾個現任職務的營長副營長沒頂住壓力,最後被淘汰下崗,涉及到的換崗調崗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可不是小事。

尤其是作戰部隊,這種事情不是一個旅能輕輕鬆鬆自行決定的,必須是集團軍以上首長支援。

“旅長,你是下不了手?”

李正揶揄萬向東。

這些都是老部下,真讓淘汰了,萬向東心裡是不好受的。

“慈不掌兵啊。”

萬向東說:“我可不僅僅是考慮私人感情問題,你這個淘汰動作太大,我怕得不到集團軍領導的支援。”

李正說:“方案是我做的,責任我來負。”

意思是很明顯了。

李正負責跟集團軍方面的溝通。

萬向東說:“還有個問題不得不考慮,現任的這些主官都是本部隊培養起來的,很多在原單位待的時間也比較長,威望高,換掉之後,新來的主官指揮起來是否順手?”

李正笑道:“部隊又不是私人的,不存在這個問題,何況只要是靠本事比武上來的幹部,誰會不服?”

萬向東還在遲疑。

李正補刀道:“旅長你是對咱們旅的營長們沒信心?”

萬向東臉微微一紅,忙道:“當然不會,我只是擔心他們臨場發揮不好。”

李正說:“七個月的輪流淘汰制度,計算積分,難道連續七個月都發揮不好?”

這番話徹底問住了萬向東。

的確。

如果七個月的模擬對抗裡都不能保持領先,那就是綜合指揮能力不足,被淘汰似乎也是天公地道,沒什麼可說的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戰:從哈布斯堡的復仇開始

瑪利亞特蕾莎大公

美刀霸權的危機

光錐之內